《表1 中班幼儿心理理论、共情和攻击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表1 中班幼儿心理理论、共情和攻击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共情与心理理论在中班幼儿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基于对北京市幼儿观察与测量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幼儿攻击行为三维度的差异,使用2 (性别)×3 (攻击类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auchly球形检验结果表明,Mauchly's W (2)=0.94,p<0.05,球形假设被拒绝,因此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的结果。Multivariate Tests结果表明,幼儿性别和攻击行为三维度之间存在边缘显著的交互作用(F (2,111)=2.84,p=0.06,η2=0.05)。因此我们分别对三种类型的攻击行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描述性统计(见表1)结果发现男孩的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孩(t (92)=2.08,p<0.05),而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均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