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782年在任督抚出任疆臣的资历》

《表1 1782年在任督抚出任疆臣的资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选边与同级竞争之间——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案中皇帝与督抚的“表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参考资料: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中华书局:《清实录·高宗实录》;台湾“中研院”清代职官资料库,网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FUNC2。

上述两次督抚表态的事件,一件上意明显,表态之前无须观望,不表错态难度不大,但要卓然群侪就很不容易了。在这一批督抚中年龄偏小的毕沅(1730年生)则凭着独一无二的以静制动的奏议,在一片形式性表态的奏复当中获得了首肯。而在李侍尧案件中,在九卿与军机处意见相持,而前15位督抚意见一边倒的情形下,闵鹗元和陈辉祖的意见显系最少数,但最少数的意见与乾隆相合,更说明督抚之表态没那么简单。两次督抚表态事件中,成功出头的督抚相比起其他督抚,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奖,但也说明在乾隆朝,一般意义上的“观望”似乎并不是获得最优结果的好策略。而这个问题在案情并不复杂的海富润案中是不是也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