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通用KSC分类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表1 通用KSC分类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资历框架维度划分的基础:学习成果分类理论及其应用探析——以欧洲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Winterton,Jonathan,Delamare,Franoise,Stringfellow,Emma.Typology of Knowledge,Skills and Competences: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Prototype[M].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6:62.

通用KSC分类法框架从横向(可分为“职业的”和“个人的”)、纵向(可分为“概念性”和“操作性”)对能力进行划分,见表1。从水平方向来看,该框架侧重于呈现学习成果获得以及运用的情境,并将其划分为“职业的”和“个人的”两大情境,其中,该框架将“认知能力”与“功能能力”归于职业的情境,将“元能力”与“社会能力”归于个人的情境。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展现出了在KSC分类法框架视角下不同情境中最重要的能力。从垂直方向来看,四种能力的“概念性”和“操作性”二维划分意在表明能力的展现方式,其中,“概念性”的能力存在于个体的心智之中,“操作性”的能力则外显于个体的行为之上。一般来说,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知能力”获取知识、通过“功能能力”获取技能、通过“元能力”获取学习能力和通过“社会能力”获取行为和态度。其中,“元能力”不同于前三种能力维度,其主要是促进其他实体能力的获得,出于操作方便的角度考虑,将“元能力”纳入到“社会能力”之中,将“社会能力”表述为“能力”。通过此种方式,个体的学习成果从知识(K)、技能(S)、能力(C)的三维类型得以合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