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案例表格: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的价值及途径探析》

《表1 案例表格: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的价值及途径探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的价值及途径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众数与中位数》时,对于刚接触统计学的学生来说,众数、中位数的概念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认知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位数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生活情境:“赵老板有一个工厂,管理人员有赵老板和六个亲戚,工作人员有五名领工、十名工人和一名学徒。赵老板招聘一名新工人,小张应征报名。赵老板说:‘我这里工资很高,平均工资每月3000元。’一个月后,小张找老板说:‘你骗了我,这里每个人都不超过3000元,怎么可能平均工资3000元?’”此时,教师展示赵老板及工人的工资总额和人数表格(如表1所示),计算平均工资,并鼓励学生讨论:赵老板的说法是否欺骗了小张?平均工资3000元是否准确反映了工人的平均工资?如果不能,你认为什么方法合适?教师提问后,学生纷纷发言。部分学生认为,平均工资是3000元,老板并未欺骗小张;部分学生认为,因为3000元不能客观反映工人的实际收入,老板的工资过高,所以所有人的平均工资都被提高了;部分学生提出,应当去掉老板和学徒的工资后,计算剩余工人的工资,而2190元基本能够反映工人的实际工资。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继续举例说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既解决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强了数形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