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面板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和门槛估计模型的估计结果》

《表3 面板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和门槛估计模型的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对环境影响的空间效应及门槛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fe和re分别表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括号中数值为相应的t值,下同。

面板门槛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3,同时为了将门槛特征与总体水平做比较,本文还报告了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其中,表3第(1)和第(3)列的回归模型中只包含城市空间结构和环境污染变量,表3第(2)和第(4)列加入了控制变量以避免遗漏变量造成的偏误。首先,在不考虑门槛特征时,未加入控制变量时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188和-0.145;而加入控制变量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系数变化不大,分别为-0.201和-0.139,说明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均支持上文提出的假说1的观点,东北地区地级城市处在集聚发展阶段,单中心结构在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4],地级市层面人口、产业和经济等的集聚效应能够促进发展效率提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其次,以城市规模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具体表现为:当城市规模小于门槛值-0.766时,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作用系数为-0.224;当城市规模大于门槛值-0.766时,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产生负向效应,但并不显著,作用系数为-0.048。此估计结果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假说2。东北地区市域空间结构存在规模依赖性[4],规模大小将对空间结构的减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早期城市规模扩大抑制了环境污染,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其跨越门槛值以后,城市中心将产生拥挤效应,空间结构演进对环境污染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效应在不断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