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线上教学模式:海洋源细菌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表1 线上教学模式:海洋源细菌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洋源细菌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物机体内普遍存在着1类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统称为抗菌肽,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生物膜表现出抗菌活性。按照来源抗菌肽可分为3个分枝:原核生物来源、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其中由细菌合成的抗菌肽即为细菌素。真核生物产生的抗菌肽多数表现出一定的对哺乳动物的毒副作用。一般而言,细菌素则对哺乳动物基本没有毒副作用,有些乳酸菌益生菌产生的细菌素被公认为是安全的抗菌肽。1925年,科学界报道的第1个由细菌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是分离自大肠杆菌中的Colicin V[18-19],随之细菌素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推出并被认可[11,20-22]。较系统的细菌素四类分类框架由Klaenhammer于1993年提出[23]。随后Cotter和Heng等[24-25]对之进行了完善,形成目前普遍流行的三型分类方法,分别是:I型(羊毛硫细菌素),II型(非羊毛硫或未修饰的细菌素)和III型(高分子量热不稳定肽)(见表1)[26]。近年来报道的海洋源细菌素多集中于第I型和第II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