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数学课堂话语转化频次表》

《表2 数学课堂话语转化频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面向知识建构的课堂对话规律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能够从静态角度展现课堂的互动交流状态,而课堂话语转化频次表则反映了两两对话之间出现的先后顺序。表2-4(1)分别呈现了数学、语文和科学/物理的话语频次转化表,行表示给定事件,即先出现的对话类型;列表示目标事件,即给定对话类型后出现的对话类型,是对给定对话的回应和延续。对于三个科目而言,某种类型的设问都最容易引发相同类型的回答,回应能够有效针对所提问题的核心要义。当教师抛出某种类型的问题时,也有较大可能引发有关该种类型话语的进一步追问,数学科目中进行追问的情况最多,其次为科学/物理课,语文课中追问的次数最少。针对不同类型的回应,一般会引发相同类型的反馈或者相同类型的提问以发起新一轮的对话。对于三个科目而言,当给出涉及课本知识等基础知识的回答(Pk)后,引发最多的回应是延续这一轮话题,给出有关基础知识的答案(Pk)。涉及个体表达的作答(Pi)多推动有关个体表达(Ipi,Pi)或基础知识(Ipk,Pk)的对话。在数学和科学/物理科目中,分析类回答(An)后最容易引发对问题原因的深入探究(An,Ia),其次也有较大可能与基础知识产生联系(Ipk,Pk),还有可能发展到总结和归纳知识(Co)上,对问题进行了精炼与升华;在语文科目中,分析类回应(An)后面多尾随其他分析类回应(An),也有较大可能引发对基础知识的回顾(Ipk,Pk)或者认同类回应(Ag),但是难以引发对原因机理的新一轮设问和探究。归纳类对话后容易出现相同类型的对话,也常伴随分析式对话、基础知识类对话出现。与以上类别对话有所不同的是,推理与迁移类表述后难以引发相同类型的对话,而会终止对话或转移到低阶认知功能的表述上,在语文科目中,当出现推理与迁移的表述时,后面多伴随基础知识类对话,而数学和科学/物理科目中,该表述后多跟随分析式对话。认同、质疑和指导类对话常与涉及基础知识的表述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