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国外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表2 国外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外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研究的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综上所述,国外博士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1)博士生流失是学校、同伴、家庭、劳动力市场等外在因素与学生个体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方面,学校作为博士生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主要参与方,对博士生及其流失的影响更为广泛和直接,同伴、家庭和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内因方面,学生心理因素是导致流失的核心与关键。(2)总体而言,学科、毕业要求、导师等因素与博士生流失之间的关系已达成共识,但仍有部分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学习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检验。(3)研究者对各因素影响机制的解读主要是从整合及社会化视角展开的。从廷托(Vincent Tinto)的整合理论来看,对博士生而言,通过参加研讨会、撰写和发表论文等一系列学术活动成为院系和学科一分子的过程,即“学术整合”尤为重要。在博士生就读过程中,导师、经济资助、课程、学生期望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整合程度,而整合程度较低易使学生产生孤立感和不匹配感,进而导致流失。从魏德曼(J.C.Weidman)的社会化理论出发,博士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同时涉及博士学业和未来职业的双重社会化过程,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所在机构制度、文化、人员的互动,融入院校系和学科环境;另一方面,博士生由于受自身背景和职业生涯期望、专业及个人社区等的影响,逐渐为未来从事学术职业进行预备社会化。社会化程度表征学生融入大学环境,习得成为一名博士生和未来学术从业者所需的价值观、技能、知识、态度和规范情况。通常来说,社会化程度越低,博士生流失的可能性越大。导师、经济资助、同伴和家庭支持、学生自身因素会通过影响博士生的社会化程度间接作用于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