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2 中医护理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及权重》

《续表2 中医护理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及权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柯氏模型的中医护理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13]指出,50%左右的培训效果体现在护士返回临床岗位后所发生的改变。本研究显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58、0.314、0.398、0.130,可见“行为层”的权重系数最高,说明专家认为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或促进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实际的中医护理行为,进而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本研究构建的行为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管理行为、教学行为、科研行为和职业发展行为。其中,“能运用中医思维对患者准确评估及护理”“能多角度思考并发现临床中医护理问题”“能熟练开展中医特色康复与宣教”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5.00、4.92、4.92,反映出专家更加关注护士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中医护理思维与措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3]明确指出,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因此,该行为层的评价对临床具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层主要评估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技能、思维意识等在临床中运用和结合的程度,当然这些行为的转化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及时间。这种从培训到行为结果迁移时间上的滞后称为“睡眠效应”[14],建议该层次的评价可在培训结束半年后进行,并可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