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铵盐与二羟丙酮反应生成的APZ种类及含量(占吡嗪总量百分比)》

《表2 不同铵盐与二羟丙酮反应生成的APZ种类及含量(占吡嗪总量百分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羟丙酮羰氨反应体系中烷基吡嗪生成规律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每组测定三次取平均值。“a~c”不同字母代表同行差异性显著(P<0.05);ND:没有检测到;TriM P:2,3,5-三甲基吡嗪;2,3-DMP:2,3-二甲基吡嗪;2,5-DMP:2,5-二甲基吡嗪;2,6-DMP:2,6-二甲基吡嗪;MP:2-甲基吡嗪;EP:2-乙基吡嗪;E-3-MP:2-乙基-3-甲基吡嗪;E-5(6)-MP:2-乙基-5(6)-甲基吡

经检测,五种铵盐底物与二羟丙酮反应皆生成了相应种类的APZ。由表2可以看出,在五种铵盐底物中,与二羟丙酮反应生成APZ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氯化铵>硫酸铵>柠檬酸氢二铵>乙酸铵>过硫酸铵,氯化铵所对应的APZ总含量最高,达到(4.59±0.11)mg/L。氯化铵、柠檬酸氢二铵的反应中产生了10种烷基吡嗪,乙酸铵和硫酸铵则包含了8种,过硫酸铵最少,为6种。相比陈诗佳等[18]和赵洪源等[19]通过培育高产乙偶姻菌株以生成四甲基吡嗪的方法,本研究中二羟丙酮与铵盐的反应生成APZ显示了更多可能性,且操作更加简单,耗时短。乙酸铵、氯化铵、硫酸铵、过硫酸铵这四种铵盐的吡嗪产物中,无支链的吡嗪环均是占比最高的,尤其是过硫酸铵,比例高达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