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来华留学生学习经验的“作用力”部分编码结果》

《表1 来华留学生学习经验的“作用力”部分编码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来华留学生学习经验是否有“轨迹”可循——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的抽样方式是理论性抽样,抽样时只依赖每一案例所具有的理论性意涵,以对建立理论的贡献作为选择样本的考量。[7]本研究通过留学生的不断介绍和推荐的“滚雪球效应”,研究参与者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然而,为了使生成的扎根理论更为稠密,研究者随后放弃了继续“滚雪球”的途径,先后来到5所城市,主动去留学生公寓和留学生活动区找寻那些能够促进更多类属和面向生成的留学生。当资料里的类属已发展得比较丰厚,在条件、脉络、行动、结果的各个部分联结紧密,类属间的关系都建立稳妥且验证属实,且再也没有新的或有关的资料出现,即实现了理论上的饱和时,本研究理论性抽样结束。研究者自2013年开展来华留学生学习情况研究以来,走访5所城市的11所高校,从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先后对118位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进行时长1—1.5小时的深度访谈,并通过课堂观察、与其一起就餐等课外场所的互动,试图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情况。有时为了加强访谈的深度和把握动态性特征,研究者对留学生进行了多次访谈。118位留学生中,所在学校既包括“双一流”高校(4所),也包括非“双一流”高校(7所),生源国籍广泛分布于亚洲(61人)、欧洲(29人)、北美洲和南美洲(12人)、大洋洲(2人)以及非洲(14人),学段覆盖本科(44人)、硕士在读(60人)、博士在读(14人)。本研究以访谈资料为基础,依次进行了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与选择式编码。在对不同类属间的关系进行比照和分析后,得出“与留学生发生作用的载体”“个体特征”“对载体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四个类属,最终归纳出两个编码类属,即留学生学习经验的“作用力”、留学生学习经验的“反作用力”,以及一个核心范畴,即“来华留学生学习经验”。本研究编码结果展示(见表1和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