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学生在家庭SES、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M/SD)》

《表1 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学生在家庭SES、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M/S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谁更有可能受到欺凌:穷孩子还是富孩子——家庭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在三种欺凌方式中,本文将那些自我报告中遭受了至少一种欺凌方式且频率在一个月两三次以上的学生视为遭遇了校园欺凌,赋值为1;其余情况记做0。结果显示,有28.4%的学生属于校园欺凌的牺牲者,未卷入者占71.6%。表1显示了受欺凌者与未受欺凌者在家庭地位、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差异性检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被卷入校园欺凌的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t(647)=-5.655),不但低于总体样本的平均水平(M=0.005),而且与未卷入欺凌学生的家庭SES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0.01)。同样,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正向维度———情感温暖型的得分上(t(649)=-4.546),受欺凌学生平均值低于总体水平(M=2.837),并极其显著低于未卷入欺凌学生得分(p=0.000<0.001)。但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消极维度得分上,被欺凌者均高于样本总体平均值,并显著高于未卷入欺凌学生得分。过分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t(649)=3.130),被欺凌学生平均分显著高于未卷入学生得分(p=0.002<0.01);同样在惩罚型教养方式维度上(t(649)=4.220),被欺凌者得分高于总体平均水平(M=1.475),极其显著高于未卷入学生(P=0.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