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非正式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

《表4 非正式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该回归是对(18)式的估计,表中汇报的回归系数均为标准化系数,括号内是估计量的标准差。*、**和***分别表示估计系数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与之前的顺序一致,我们先对方程(17)的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方法是用成本消耗和综合排名代替时间花费来衡量各省正式制度的质量。表6将同一组回归中使用这三个变量的估计结果放在一起以便于比较。在回归(I)中,第2列和第3列的结果表明即使更换了制度质量的量化手段,交互项ziQ1p仍然十分显著,且参数估计值非常接近。我们在回归(II)中又控制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尽管制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有所下降,但无论在统计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上,它都是最强的解释因素。对非正式制度质量与制度性比较优势关联的稳健性分析,我们用居民调查问卷中各省受访者关于题A33和题B6应答的平均得分(分别记为A33p和B6p)统计分别代替了原来的综合平均得分(Trustp)后对(18)式进行了重新估计。正如表7呈现的那样,回归(I)中交互项ziQ2p在对非正式制度质量三种不同的测度方式下依然未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在控制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后,它们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但制度变量的表现依然很弱。这再次证明了表4得出的结论:非正式制度质量并不能独立地决定比较优势。最后,我们对两种制度质量的联合效应也基于上述变量替换的方式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列于表8。可见,无论采用哪一种量化方案,三阶交互项至少在5%显著水平下表现显著,且在同组回归中的参数估计值波动较小,这意味着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质量的提高对契约密集型产品出口存在联合促进效应是强有力的可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