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抽象层次的“分析阶级”》

《表2 不同抽象层次的“分析阶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马克思阶级范畴再阐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表内各抽象层次限于阶级社会以来的人类历史范围。(2)表内代表性文本的列举仅就文本主题、核心观点和关于阶级问题的主要论点而言,文本全部内容总是“阶级分析”与“分析阶级”在一定主题下的交织并存。

无论是赖特的“概念断裂”指认,还是达仁道夫的“实证分析”判读,都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总是面向具体历史实践的特点。然而,他们的分析却提示我们,区分“阶级”概念的双重所指,解析相互交织的不同理论维度,有助于澄清一些误读。譬如,不少学者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指认为“两极思维下对社会结构的简化式理解”,或认为马克思将“阶级”视作同质化的主体。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称,“马克思在发现以无产阶级的身份出现的工人阶级之后,坚信阶级关系趋向于简单化,久而久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将存在两个阶级,而且只有两个”[8]。其实,这种“两极化社会结构预测”是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分析代替了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具体分析,是一种逻辑错释。当“阶级”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出场时,分析对象可以是从生产方式到具体历史事件的不同抽象层次,而在不同的抽象层面上又可以形成对不同阶级主体的研究,这时的“阶级”则作为认识对象出场,是实体指称(不同分析维度的内容详见表1、表2)。生产方式层面上的“阶级分析”,居于较高的抽象层次,是从阶级分化的角度认识不同生产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讨论该生产方式下的核心矛盾运动及其所决定的主体结构状况,容易呈现“两极”的样态,但就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整体而言,既不存在只有两个阶级的现实社会,也不存在完全同质化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