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德国基础教育分流模式》

《表1 德国基础教育分流模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迈向“有差异的优异”——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分流模式与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德国为例,其基础教育分流方面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首先,强调“早期分流”。德国规定,小学生(10岁)在完成小学阶段共4年(1)的学习期后进入第一次分流。分流的方式和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业表现,教师通过推荐信或与学生家长口头交流的方式建议学生进入与其能力水平匹配的不同类型中等教育的学校轨道。[25]其次,注重个人需求,实施“多轨分流”。德国在小学生初次分流后会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提供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选项:主体中学、完全中学、实科中学。一般情况是,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入主体中学,学制为5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培训;文理知识强的进入完全中学,学制为9年,多数直升综合大学;智力在这两者之间的学生进入实科中学,学制为6年,学生可进可退,多数人会进入职业轨道,少数成绩优异者也可转入完全中学,继续谋求上大学。再次,分流时间趋于灵活化,实行“多次分流”。中等教育阶段就读于主体中学、实科中学的学生完成共5~6年的中等教育后进入第二次分流,大部分在此时会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或职业技术学院,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少数学业成绩好且愿意继续深造的实科中学学生可转入完全中学进行第二阶段学习。完全中学学生在完成8~9年学习后,双元制职业教育及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完成学习后,共同进入第三次分流,分流的方向是职业轨道的学生直接就业,完全中学和小部分职业轨道中的优秀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