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Bi含量的焊点在不同时效时间界面IMC层的总厚度》

《表1 不同Bi含量的焊点在不同时效时间界面IMC层的总厚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SnAgCu-xBi/Cu焊点界面反应及微观组织演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利用SEM对钎焊焊点界面的组织进行观察,图1(a)—(e)分别展示了时效温度为150℃,时效时间为0d、1d、5d、10d、15d的SAC-0.1Bi/Cu钎焊接头界面的横截面组织。时效处理之前(图1 (a)) ,在接头界面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只有扇贝状的Cu6Sn5,Cu6Sn5层表面凹凸不平,为锯齿形。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界面IMC的厚度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从基板扩散出的铜原子与锡原子发生反应,在焊料基板界面和大部分焊料内形成了IMC;期间,铜原子扩散持续通过金属间化合物的通道,而界面反应不能以同样的速度消耗铜原子。未反应的铜原子继续扩散,进而与大部分钎料反应,形成Cu6Sn5化合物,而大部分钎料中铜原子浓度的减少促进了基板上铜原子的扩散,当大部分焊料中铜的溶解度减少时,Cu6Sn5合金化合物沉淀在现存的IMC层上,因此,IMC厚度不断增加[8]。如表1所示,当x=0.1%时,界面IMC厚度从回流之后的3.67μm增加到在150℃高温时效15d后的8.84μm。1d时效处理后(图1 (b)) ,Cu6Sn5层顶部和钎料中出现了颗粒状的Ag3Sn,并随时间的延长Ag3Sn越来越多,这是因为Cu6Sn5在焊接模型中具有形成选择性[8];同时在Cu基板与Cu6Sn5层之间发现了一层薄的Cu3Sn,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其厚度也越来越厚。为了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的组成,采用EDS分析图1(e)中化合物层的原子分数,结果如图2(a)所示,分析得出化合物的Cu和Sn的原子分数分别为52.67%和47.33%,两者之比约为6∶5,所以得出化合物成分为Cu6Sn5。经老化处理后,化合物层中出现一层薄的深色化合物,同样采用EDS分析,结果如图2(b)所示,分析得出化合物为Cu3Sn。而鹅软石状的化合物中Ag和Sn的原子分数之比约为3∶1,结果如图2(c)所示,分析得出该化合物为Ag3Sn,图2(a)、(b)、(c)分别对应图1(e)中的(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