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安徽 上》求取 ⇩

目 录1

总 序1

凡 例1

绪论1

一、兴建淠史杭灌区23

一、安徽全境的解放和皖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的建立31

第一编 总 论31

第一章建立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31

第一节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31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33

三、废除旧保甲制度,建立乡、村政权34

四、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35

第二节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36

一、安徽解放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36

二、开展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斗争,巩固人民政权38

三、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战胜灾荒,恢复生产39

第三节迅速恢复生产,争取财政经济根本好转41

一、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41

二、统一财政工作,平衡财政收支42

三、调整工商业,促进城乡物资交流43

四、开展增产节约,进行“三反”、“五反”运动45

一、一九四九年前安徽农村土地关系基本状况46

第四节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46

二、皖南、皖北土地改革的基本过程47

三、土地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49

四、开展抗美援朝运动51

第五节恢复时期的巨大成就52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2

二、国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53

三、人民生活显著改善53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一五”计划的实现55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高潮55

一、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55

二、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和“一五”计划的制定56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58

第二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58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61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62

第三节工作重点转移与整风、反右派斗争65

一、“八大”路线的贯彻65

二、整风、反右派斗争67

第四节“一五”计划胜利实现68

一、重点基本建设开始起步68

二、经济建设的发展69

三、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面貌70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1

第三章 “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社会经济73

第一节“大跃进”运动的宣传、发动73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宣传73

二、“五至七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提出74

第二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困难、挫折76

一、全民大办钢铁运动76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78

三、问题初步暴露及补救措施80

一、继续“反右倾、鼓干劲”82

第三节“反右倾”与持续“大跃进”82

二、持续“大跃进”84

三、社会经济面临严重困难85

四、克服困难的措施和“责任田”的推行86

一、初步调整国民经济88

第四节 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在曲折中的新发展88

二、初步纠正“左”倾错误90

三、国民经济的发展91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和城乡“四清”运动94

第一节形势开始好转与新问题的出现94

一、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94

二、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开展甄别平反工作96

三、改正“责任田”9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98

一、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农业98

二、压缩重工业战线,调整工业布局99

三、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100

四、加强财政金融统一管理,严格控制财政支出101

五、调整文教事业102

第三节城乡“四清”运动103

一、农村“四清”运动104

二、城市“四清”运动105

三、“四清”运动的经验教训106

第四节调整中的恢复和发展107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110

第一节从夺权到“全面内战”110

一、一九六六年社会经济基本形势110

二、“夺权风暴”席卷全省112

三、“全面内战”及“左”倾错误的发展114

第二节局势相对稳定和经济建设曲折发展116

一、混乱局势的暂时稳定116

二、一九七二年前后的国民经济局部调整116

三、“小三线”建设取得成就118

四、经济建设有所发展118

第三节 全面整顿给经济发展带来好势头120

一、“批林批孔”运动的冲击120

二、全面整顿方针的贯彻121

三、“反击右倾翻案风”对社会经济的破坏122

第四节经济建设在折腾中进行123

一、国民经济缓慢发展123

二、“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干扰、破坏的主要表现125

第一节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127

一、粉碎“四人帮”后的最初八个月12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27

二、中共中央改组安徽省委128

三、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29

第二节 全面拨乱反正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130

一、提出“以生产为中心”,开始纠正“左”的指导思想130

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132

三、全党工作重点转移,调整国民经济134

第三节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业发展137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137

二、农村配套改革的展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140

三、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重视农业科学技术141

四、农村专业户的出现和乡镇企业、小城镇的蓬勃发展142

第四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和开放逐步展开144

一、工商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144

二、城市集体经济的创办和发展146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47

四、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系150

五、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152

六、发展县级经济154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渐趋合理156

第五节 十年改革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变化15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安定团结的局面日益巩固和发展157

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159

第二编 工业、农业建设165

第七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5

第一节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165

第二节包产到户的出现168

第三节“责任田”的推行169

一、“责任田”的试点170

二、“责任田”的推广171

三、“改正”“责任田”173

四、关于“责任田”的争论175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成功177

一、“六条规定”与“借地度荒”177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179

三、全省推行过程186

第五节农村改革的深化190

一、家庭承包制向其他生产领域扩展190

二、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191

三、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的变革191

五、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变革192

四、农村单一公有制形式的变革192

第六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3

第八章农业生产改革195

第一节五十年代的“三改”195

一、“三改”进程概述197

二、“三改”的主要成绩198

三、“三改”受到挫折200

第二节七十年代以来的生产改革202

一、推广杂交稻和沿淮继续改种水稻202

二、淮北主攻小麦204

三、改沤水田、冬闲田种油菜205

一、历代劳动人民的治水斗争208

第一节 治水兴利的历史回顾208

第九章 水利建设208

二、当代治水兴利过程211

三、四十年水利建设主要成就214

第二节 江、淮治洪斗争216

一、根治淮河216

二、山谷水库的兴建220

三、修筑长江干堤222

第三节 淮北平原区除涝、抗旱的探索225

一、“蓄泄兼筹”方针的贯彻225

二、淮北“河网化”226

三、上中下游团结治水的范例——新汴河的开挖228

四、坚持“蓄泄兼筹”229

第四节兴建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230

二、兴建驷马山引江工程233

三、巢湖综合治理234

四、兴建花凉亭灌区和陈村灌区235

第十章农作物种植业238

第一节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238

第二节棉、麻、蚕桑等经济作物的发展241

一、棉花生产241

二、黄红麻生产242

三、蚕桑生产243

四、名特优产品生产244

第三节基础建设245

一、良种普及245

二、植物保护246

三、土肥建设247

四、发展农业机械250

五、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251

六、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252

第十一章林业254

第一节曲折的历程254

第二节在改革中振兴258

一、纠正“左”的思想改变经营形式258

二、国营林场实现两个转变260

三、重视林业科技,建设林业基地260

四、加强管理,依法治林261

第三节造林四十年的主要成就262

一、国营林场263

三、平原绿化264

二、乡村林场(原称社队林场)264

四、皖东林区265

第十二章畜牧业267

第一节 发展概述267

第二节 建设畜禽商品基地271

一、从“皖北大肥猪”到瘦肉型商品猪基地的建设271

二、缺牛区变为中原肉牛生产基地272

三、建立山羊板皮生产基地273

四、水禽基地的建设273

五、兔毛商品基地巩固发展274

六、创建蜂业生产基地275

七、以发展奶牛、蛋鸡为重点,有计划地实施菜篮子工程276

第三节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277

第四节开发饲料资源281

第五节健全防疫检疫、兽医体系282

第十三章水产业284

第一节发展历程284

第二节三大成就和三大变化290

第三节水产科技工作295

第十四章农垦建设299

第一节艰苦创业299

一、首批国营农场创立299

二、安徽垦区初步形成300

第二节曲折前进301

一、国营农场一度下放301

二、继续开发新场302

五、健全管理体制303

三、进行基本建设303

四、推行技术教育303

第三节动荡徘徊304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动乱304

二、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和撤销304

第四节全面振兴305

一、开始拨乱反正306

二、实行财务包干306

三、兴办家庭农场307

四、农工商综合经营309

五、实行场长负责制313

第十五章 乡镇企业316

第一节 在曲折中发展316

一、家庭企业发展速度快,群体规模大320

第二节有特色的乡镇企业320

二、骨干企业规模、效益较高,扩张力强321

三、资源开发起步迅速322

四、产业结构重点突出323

五、因地制宜,走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路子323

六、注意发展横向联系324

第三节 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25

一、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力军作用325

二、在县级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327

三、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327

四、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329

第十六章煤炭工业331

第一节国家统配煤矿发展历程332

二、曲折发展的二十年333

一、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333

三、稳定发展的新时期335

第二节地方煤炭工业在改革中发展338

一、地方煤炭工业缓慢发展的三十年338

二、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安徽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338

第三节煤炭工业的主要成就341

一、基本摸清了煤田地质和资源情况342

二、开发建设了两淮煤炭基地342

三、培养了一支技术熟练的设计、施工队伍344

四、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346

五、煤矿机械制造与修配业发展壮大346

六、机械化程度和装备水平提高347

第十七章 电力工业349

一、恢复、改造和大规模建设350

第一节快速的发展350

二、在曲折中发展353

三、重点开发,稳步发展354

第二节 电站、电网建设356

一、大型火力发电工业的崛起356

二、从零起步的水电工业359

三、大规模的电网建设361

四、农电事业的蓬勃发展362

第十八章 冶金工业364

第一节恢复生产,艰苦创业365

第二节大办钢铁,调整发展369

一、钢铁企业的大规模兴建和扩建369

二、有色金属企业的兴建和扩建371

三、冶金工业在调整中曲折发展373

第三节 十年动乱中迂回前进374

第四节在改革中稳定、持续发展377

第十九章石油化学工业382

第一节在曲折中发展382

一、从兴办化学肥料工业起步382

二、化工建设全面铺开383

三、在十年动乱中艰难发展384

第二节在改革中前进386

一、保证重点项目建设386

二、调整化工产品结构386

三、全面整顿,深化改革387

第三节石化工业的主要行业388

一、化学肥料工业388

二、化学农药工业389

三、化学矿山工业390

四、基本化工原料工业391

五、橡胶工业391

六、有机化学工业393

七、石油勘探395

第四节 现代石油化工城——安庆石油化工总厂396

第二十章 机械工业398

第一节 安徽机械工业的发展398

一、从薄弱的基础上起步398

二、在调整中发展400

三、在整顿中提高402

四、在改革中稳步前进404

一、生产能力不断增强405

第二节 机械工业的成就405

二、产品水平和质量有提高407

三、五十类机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408

四、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大有提高409

五、科技成果不断涌现410

六、机械工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411

第二十一章 电子工业413

第一节 发展历程413

一、起步和初创413

二、大办电子工业415

三、调整和整顿418

四、稳步发展419

一、改革管理体制420

第二节 走上振兴之路420

二、调整工业布局421

三、进行技术改造422

四、推动横向经济联合423

五、加速人才培养424

六、借部属研究所的力量促地方企业发展424

第三节 具有优势的电子工业425

一、生产门类和生产能力425

二、生产成绩与产品质量426

三、新产品开发428

四、外向型经济建设429

五、向社会提供大量的电子产品430

第二十二章 轻工业432

一、恢复时期433

第一节恢复、改造和初步发展433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434

第二节曲折前进437

一、“大跃进”运动的冲击438

二、第一次调整439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缓慢发展441

第三节调整改革,持续发展442

一、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443

二、开展横向经济联合444

三、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446

第四节 四十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447

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供、销体系447

二、花色品种增多,质量提高448

三、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外汇451

四、科学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较快452

第二十三章纺织工业454

第一节纺织工业发展历程455

一、恢复、改造和初步发展455

二、快上、急下调整的“马鞍形”发展时期456

三、停顿、徘徊和缓慢发展459

四、调整、改革、提高,较快发展459

第二节 安徽工业的一个支柱产业462

第二十四章建材工业467

第一节建材业的变迁468

一、从小到大稳步增长468

二、十年徘徊468

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469

四、蓬勃发展470

第二节 建材工业的主要行业471

一、安徽建材工业的龙头——水泥471

二、平板玻璃473

三、墙体屋面材料473

四、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475

五、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476

第二十五章医药工业478

第一节前进中的医药工业479

一、初创时期479

二、曲折前进481

三、在调整整顿中发展482

一、医药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长485

第二节 医药生产的主要成就485

二、创造出一批优质产品486

第三节 发展产品,培养人才487

一、医药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487

二、发展医药教育,培养医药人才488

第二十六章 交通事业489

第一节公路建设490

一、公路运输事业的恢复和高速发展490

二、在挫折和失误中艰难发展493

三、改革开放,持续发展495

第二节铁路建设499

一、铁路事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499

二、铁路建设加快发展500

一、水运事业的恢复和发展503

第三节水运事业503

二、曲折发展505

三、全面发展,走向海洋506

第四节民用航空事业508

一、航空事业的恢复508

二、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509

第二十七章 邮电通信事业512

第一节逐步发展的五个时期513

一、三年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513

二、“二五”计划和三年经济调整时期514

三、十年动乱时期515

四、“五五”和“六五”计划时期516

五、“七五”计划时期518

二、电信通信进步迅速520

第二节 邮电通信事业主要成就520

一、城乡邮政网络已经构成520

三、邮电科研、教育和工业从无到有522

第二十八章地矿勘探业523

第一节地矿勘探业的起步和发展523

一、艰难创业523

二、“大跃进”运动和全面调整525

三、十年动乱中曲折发展526

四、铁矿勘探大会战527

五、发展的新时期528

第二节 成果丰硕,远景喜人529

一、探明的资源及其特点529

三、基础地质和地质科技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531

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已发挥巨大作用531

四、地质队伍壮大,勘查能力不断提高532

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开始走上法治轨道533

六、矿产资源远景储量可观533

第二十九章建筑业535

第一节 安徽建筑业的兴起和发展535

一、艰苦创业的历程535

二、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活力增强发展加快538

第二节 行业体系形成和施工技术能力加强541

一、建筑业管理体制得以完善,行业管理初步形成网络541

二、建筑施工专业工种发展,配套能力增强542

三、出省和出国承担任务545

一、“徽派”建筑的特色546

第三节“徽派”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扬546

二、“徽派”建筑传统的继承和发扬547

第三十章环境保护549

第一节新兴的环境保护事业549

一、萌发阶段549

二、起步阶段551

三、发展阶段551

第二节综合整治城市工业污染553

一、治理和控制工业污染成效明显553

二、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554

第三节保护自然环境工作556

第四节 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558

人名索引561

外文目录567

1992《当代中国的安徽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民政  上(1994 PDF版)
当代中国的民政 上
1994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广西 (上册)(1992年10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的广西 (上册)
1992年10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湖北  上( PDF版)
当代中国的湖北 上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北京市: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安徽( PDF版)
中国安徽
安徽画报社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河北  上(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河北 上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陕西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陕西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四川下(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四川下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云南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云南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安徽纪年  1949-1990(1992 PDF版)
当代安徽纪年 1949-1990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贵州  上(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贵州 上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浙江  上(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浙江 上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