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求取 ⇩

目录1

总序1

凡例1

前言 孙维本1

绪论1

一、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1

(一)行政区划的变迁1

(二)人口及其分布与构成3

(三)民族结构6

二、自然概貌9

(一)地貌基本特点9

(二)河流、湖泊、山脉11

(三)气候15

三、自然资源16

(一)土地资源17

(二)矿产资源18

(三)水利资源19

(四)野生植物资源22

(五)野生动物资源23

(六)土特产品资源24

四、历史沿革25

(一)远古人类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联系25

(二)古代的社会演变及历代王朝的管辖26

(三)俄、日帝国主义入侵和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斗争31

(四)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36

第一编 四十年发展建设的历程45

第一章 创立北满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45

第一节 创立北满革命根据地45

一、同国民党和敌伪匪特展开斗争,建立人民政权46

二、争取教育群众,壮大干部队伍49

三、扩大人民武装,彻底清除匪患51

第二节 实行土地改革,巩固革命根据地55

一、减租减息,分配敌伪土地56

二、贯彻“五四指示”,发动清算分地斗争57

三、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平分土地运动59

一、开展生产运动,改善人民生活62

第三节 发展生产,支援前线62

二、提供人力物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64

三、贯彻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心转变65

第二章 松江、黑龙江国民经济的恢复68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68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69

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70

三、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73

第二节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75

一、增加生产,支援抗美援朝战争75

二、增产节约运动和“三反”、“五反”78

第三节 经济恢复任务提前完成81

一、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81

二、提前完成经济恢复的任务82

第三章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84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84

第二节 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高潮87

一、切实保证重点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企业的潜力88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90

三、实行粮食统购统销91

第三节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3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3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7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9

第四节 贯彻“八大”的正确路线,超额完成“一五”计划102

一、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以工农林业为中心进行经济建设103

二、调整供求关系,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104

三、战胜特大洪水,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05

四、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06

第四章 “大跃进”的失误,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109

第一节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09

一、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运动110

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12

三、纠正“左”倾错误114

四、“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116

第二节 开发大庆油田和开垦北大荒117

一、大庆油田的开发117

二、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119

一、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20

第三节 克服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120

二、克服严重经济困难121

第五章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23

第一节 调整国民经济123

一、贯彻执行“八字”方针123

二、整风整社,纠正“左”的错误125

三、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工业支援农业127

四、压缩重工业,发展轻工业128

五、争取市场供应的更大好转129

第二节 国民经济在继续调整中前进130

一、继续调整初见成效130

二、国民经济全面好转132

三、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成就133

第三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35

一、城市“五反”斗争135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36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对黑龙江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140

第一节 造反夺权,全省动乱140

第二节 两派武斗和反右倾143

第三节 “批林批孔”,再度陷入混乱145

第四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使整顿工作夭折147

第五节 十年浩劫的严重危害149

第七章 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53

第一节 拨乱反正和经济建设的初步恢复153

一、联系本省实际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154

二、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55

三、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经济建设上的新失误156

第二节 全省工作的历史性转折157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57

二、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159

三、继续落实各项政策159

四、贯彻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62

第三节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63

一、在调整中提高163

二、整顿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166

三、制订和实施“六五”计划169

一、提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设想170

第四节 落实“十二大”精神,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70

二、领导班子建设172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172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173

五、超额完成“六五”计划178

第八章 贯彻落实“十三大”精神,实施“七五”计划185

第一节 制订和实施“七五”计划185

第二节 “七五”计划前两年的新成就188

第三节 在中共“十三大”精神指引下阔步前进190

一、深化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经济建设第二步奋斗191

目标起好步191

加快深化全面改革193

二、牢固确立改革是振兴黑龙江的根本出路的思想,193

第二编 经济建设199

第九章 经济发展概况199

第一节 经济实力和经济优势199

一、投资规模较大200

二、技术装备程度较高201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2

四、产品净调出量大202

五、经济实力较强203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204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204

四、能源、交通紧张205

三、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低205

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05

五、资金短缺206

六、科技人员少,智力素质差206

七、商品供应不足,物价水平高207

第三节 经济面貌的巨大变化207

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207

粮基地之一207

二、重点突出、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208

重要工业基地208

三、商品流通逐年扩大,城乡市场欣欣向荣,外贸210

出口不断增长210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211

一、资源优势212

第十章 以商品粮为重点的大农业212

第一节 农业的特点和主要成就212

二、不利因素214

三、主要成就215

第二节 种植业219

一、种植业区划220

二、种植业的各种技术服务体系221

三、种植业的主要成就223

第三节 畜牧业225

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历程225

二、畜牧业的主要成就227

一、水产资源231

第四节 水产业231

二、渔业发展历程232

三、水产业的主要成就232

第五节 农垦事业235

一、垦区概况235

二、垦区的发展历程237

三、垦区的主要成就240

第六节 乡镇企业244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244

二、乡镇企业的成就及其作用245

第十一章 以营林为基础,以木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林业249

第一节 林区概况249

一、自然资源249

二、经营概况250

三、林业机构和职工队伍251

第二节 林业建设的发展历程252

一、打基础的时期252

二、全面开发时期253

三、挫折时期254

四、振兴时期255

第三节 森林工业255

一、造林经营257

二、木材采伐258

三、林产工业和综合利用258

五、机械、电力和基本建设259

四、林区农业和多种经营259

六、林业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260

第四节 植树造林与西部防护林体系第一期工程261

第五节 森林经营管理与资源保护263

一、封山育林和森林经理调查263

二、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263

三、坚持依法治林264

四、加强护林防火265

五、防治森林病虫害266

六、建设自然保护区266

第十二章 以煤炭、石油为重点的能源和化学工业267

第一节 煤炭工业268

一、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269

二、发展现状272

第二节 电力工业274

一、发展概况274

二、电力工业系统276

第三节 石油工业277

一、石油开采业278

二、石油加工工业279

三、30万吨乙烯工程280

第四节 化学工业282

一、发展历程283

二、主要行业286

一、发展历程289

第一节 机械工业289

第十三章 机械、建材、电子和冶金工业289

二、基本状况292

第二节 军事工业296

一、发展历程297

二、主要行业299

三、军工科技力量301

第三节 建材工业301

一、发展建材工业有丰富的资源302

二、比较完整的建材工业体系302

三、新型建筑材料基地的诞生和发展304

第四节 电子工业305

一、发展历程305

二、产品优势308

第五节 冶金工业310

一、沿革310

二、基本状况314

第十四章 以食品、纺织为重点的轻工业317

第一节 轻工业317

一、发展历程317

二、基本状况319

第二节 制糖工业320

第三节 乳品工业323

第四节 纺织工业326

一、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326

二、亚麻纺织工业329

三、化学纤维工业330

第五节 造纸工业331

一、发展历程331

二、主要成就332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和通信334

第一节 铁路运输334

一、路网建设335

二、机构和设备336

三、运量和效益336

第二节 公路运输337

一、发展概况337

二、公路运输事业的主要成就341

一、发展概况343

第三节 内河航运343

二、船舶运输345

三、港口建设346

四、航道维护346

五、水运工业347

第四节 民用航空347

一、发展概况347

二、通用航空生产350

第五节 邮电通信351

一、发展历程351

二、主要成就354

一、城市的发展356

第一节 城乡建设356

第十六章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356

二、城市建设358

三、村镇建设362

第二节 建筑业364

一、建筑队伍不断壮大364

二、攻克冬季施工关,提高建筑技术366

三、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显著368

第三节 城乡环境保护369

一、以松花江水系为重点治理污染源370

二、把好“三同时”关,控制新污染371

三、环境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法制管理的轨道372

第四节 测绘事业373

四、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373

第十七章 商业供销376

第一节 商业发展概况376

第二节 国营商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378

一、打破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旧格局,调整社会商业结构378

二、改革商业批发体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纵横交错379

的批发网络379

三、改革商品购销形式,引导和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379

四、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380

第三节 农村供销合作社382

一、扩大流通渠道和经营范围,统一组织供销383

二、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384

三、开展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经营385

第四节 城乡集市贸易387

第五节 粮油购销389

一、发展历程389

二、粮食工作的发展393

第十八章 对外贸易和横向经济联合398

第一节 对外经济贸易398

一、出口贸易400

二、进口贸易402

三、对苏边境易货贸易402

第二节 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403

一、利用外资403

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404

第三节 横向经济联合405

一、发展历程405

二、主要形式408

三、横向经济联合的作用412

第十九章 财政金融和工商管理415

第一节 财政415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415

二、财政管理体制沿革416

第二节 金融419

一、金融机构沿革419

二、金融业务有较大发展420

三、外汇管理426

四、货币流通427

五、保险业务428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429

一、城乡集市贸易和个体工商业管理429

二、工商企业管理430

三、经济合同管理431

四、商标、广告管理432

五、打击投击倒把432

第二十章 劳动工资和物价434

第一节 劳动工资434

一、劳动力管理与待业人员安置435

二、工资奖励制度437

三、职工保险和福利制度441

四、劳动保护和安全监察443

第二节 物价444

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444

二、市场零售物价447

三、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450

四、价格补贴451

第二十一章 人民生活453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453

一、职工收入逐步增加453

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454

第二节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456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456

二、消费结构发生了新变化457

第三节 城乡居民居住水平458

一、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458

二、农民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459

第三编 文教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和旅游事业463

第二十二章 教育463

第一节 基础教育463

一、小学和幼儿教育463

二、普通中学465

三、特殊教育466

四、少数民族教育466

五、基础教育中的几个特点467

一、中等师范教育469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469

二、中等专业教育470

三、技工教育471

四、职业中学471

第三节 高等教育473

一、发展概况473

二、高等院校476

第四节 成人教育484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490

第一节 自然科学490

一、科学技术事业490

二、科技研究成果493

三、科技进步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494

第二节 社会科学502

一、社会科学机构的建立与发展502

二、学术活动日趋活跃505

三、科研成果喜获丰收507

第二十四章 文化510

第一节 文学艺术510

第二节 群众文化514

第三节 新闻出版517

一、报纸517

二、出版事业519

第四节 广播电影电视521

一、广播事业历史悠久521

二、电影发行放映523

三、电视524

第五节 图书档案事业525

第六节 文物考古528

第二十五章 医疗卫生532

第一节 防病治病532

一、医疗卫生工作532

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监督534

三、控制传染病535

四、防治地方病536

第二节 中医中药537

第三节 妇幼保健540

第四节 计划生育542

第五节 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543

第二十六章 体育546

第一节 基本情况547

第二节 群众体育549

第三节 主要项目的成绩552

第四节 新的发展555

第二十七章 旅游事业557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58

第二节 旅游设施的充实和改善560

第三节 旅游客源的招徕和接待562

人名索引565

英文目录571

1991《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1991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黑龙江(民国22.03 PDF版)
黑龙江
民国22.03 商务印书馆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北京市:当代中国出版社
黑龙江( PDF版)
黑龙江
北京:商务印书馆
黑龙江志稿  中(1992 PDF版)
黑龙江志稿 中
199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黑龙江公路交通(1986 PDF版)
当代黑龙江公路交通
1986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航行在黑龙江上(1981 PDF版)
航行在黑龙江上
1981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黑龙江中药(1959 PDF版)
黑龙江中药
195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1998 PDF版)
黑龙江
1998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黑龙江(1985 PDF版)
黑龙江
1985 北京:民族出版社
黑龙江古代文物(1979 PDF版)
黑龙江古代文物
197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新编古代文学精解(1992 PDF版)
新编古代文学精解
1992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黑龙江古代简史(1987 PDF版)
黑龙江古代简史
1987 北方文物杂志社
黑龙江当代名人(1989 PDF版)
黑龙江当代名人
198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