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求取 ⇩

总序1

凡例1

序言1

绪论 韩倍信1

自然概貌1

政区沿革2

经济的发展3

人口的变迁11

人文荟萃13

光荣的斗争传统16

第一编 江苏三十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25

第一章 江苏全境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普遍建立25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苏境内的解放区25

第二节 江苏北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27

第三节 江苏全境的解放31

第四节 苏北、苏南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建立44

第五节 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成立49

第一节 接管南京、无锡等城市,没收官僚资本51

第二章 江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51

第二节 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江苏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53

第三节 苏南等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59

第四节 江苏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7

第五节 江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3

第六节 江苏“一五”计划建设任务的提前完成83

第三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90

第一节 全面建设的开始和新道路的探索90

第二节 “大跃进”期间江苏城乡经济的急剧变动和挫折92

第三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江苏的贯彻执行102

第四节 全省城乡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成就111

第四章 十年内乱中的江苏经济118

第一节 从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一九七四年,江苏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118

第二节 一九七五年对国民经济的整顿,江苏的经济发展出现好势头126

第三节 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江苏经济又一次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129

第四节 十年内乱期间江苏经济曲折发展的原由132

第五章 新的发展时期的江苏经济137

第一节 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恢复和发展江苏经济137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141

第三节 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147

第四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152

第五节 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积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58

第六节 胜利实现“六五”计划,江苏经济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163

第二编 经济建设173

第六章 农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基础173

第一节 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173

第二节 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战线的领导181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深刻变化189

第一节 粮食生产197

第七章 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197

第二节 棉花生产209

第三节 油料生产218

第四节 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221

第五节 渔业生产226

第六节 蔬菜生产231

第七节 蚕桑生产233

第八节 林茶果和花木生产238

第一节 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44

第八章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技术的改造244

第二节 土壤改良251

第三节 肥料建设255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能源利用259

第五节 建立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264

第六节 农业技术推广网的建立和农业技术队伍的培养270

第九章 水利273

第一节 治水兴利的光辉历程273

第二节 波澜壮阔的治洪斗争280

第三节 建设排涝灌溉新水系295

第四节 江水北调和淮水北调303

第五节 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服务308

第十章 江苏工业的发展和管理314

第一节 工业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314

第二节 省不直接管理企业,市、县积极办工业322

第三节 在进行计划管理的同时注意市场调节328

第四节 重视发集体所有制工业332

第五节 促进专业化协作和横向经济联合337

第六节 推动工业技术进步342

第十一章 江苏工业的支柱346

第一节 纺织工业346

第二节 轻工业356

第三节 机械工业368

第四节 化学工业376

第五节 电子工业386

第十二章 矿产资源和基础工业396

第一节 矿产资源396

第二节 煤炭工业401

第三节 电力工业406

第四节 石油工业412

第五节 冶金工业417

第六节 建筑材料工业420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的崛起425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426

第二节 立足农业,振兴农村经济436

第三节 依托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43

第四节 面向市场,搞活乡镇企业的经营449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460

第一节 得水独厚 航运发达461

第二节 公路运输 城乡畅通466

第三节 铁路运输 效益显著472

第四节 港口众多 形成群体481

第五节 民航事业 日益兴起487

第六节 联合运输 逐步发展492

第七节 邮电通信 建成网络494

第一节 江苏基本建设的规模和特点505

第十五章 基本建设和建筑业505

第二节 基本建设的成就511

第三节 基本建设的经验和教训515

第四节 建筑业的发展521

第五节 建筑队伍的特点527

第六节 建筑技术的进步532

第十六章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538

第一节 江苏城镇概述538

第二节 城市的规划和管理540

第三节 江苏的城乡建设543

第四节 小城镇的建设561

第五节 环境保护事业开拓前进566

第六节 控制工业污染的对策和成就573

第七节 农业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577

第八节 长江、太湖水质保护581

第九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83

第十七章 财政和金融587

第一节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持续增长588

第二节 探索和建立经济与财政之间的良性循环599

第三节 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607

第四节 调整、改革财政体制610

第五节 金融事业和货币流通615

第六节 信用事业促进经济发展621

第七节 基本建设投资拨款的管理627

第八节 发展保险事业630

第十八章 商业、物价和工商行政管理632

第一节 江苏商业的发展632

第二节 国营商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635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其他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641

第四节 江苏商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作用648

第五节 粮食和其他主要商品的购销政策656

第六节 物价的基本稳定和价格的初步改革664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671

第十九章 物资流通和省际经济技术协作679

第一节 江苏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的发展和演变679

第二节 物资协作和市场调节688

第三节 从经济技术协作到横向经济联合696

第二十章 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706

第一节 从货源调拨到直接经营进出口贸易707

第二节 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718

第三节 对外援助和互利合作726

第四节 对外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730

第二十一章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736

第一节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36

第二节 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保护749

第三节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757

英文目录772

1989《当代中国的江苏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浙江  下(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浙江 下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广西 (上册)(1992年10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的广西 (上册)
1992年10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湖北  上( PDF版)
当代中国的湖北 上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西 上
北京市: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下(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江苏 下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江苏简史(1999 PDF版)
当代江苏简史
1999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河北  上(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河北 上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陕西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陕西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安徽  上(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的安徽 上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四川下(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四川下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云南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云南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贵州  上(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贵州 上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1991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黑龙江 上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