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病毒学》求取 ⇩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与传染免疫1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1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

三、病毒的繁殖过程3

四、病毒的基因、遗传与变异6

五、病毒的传染与免疫6

六、病毒对理化因子的稳定性10

七、病毒的分类和命名12

一、概述17

第二章 病毒学实验常用技术17

二、实验室注意事项18

三、常用洗涤、消毒和处理方法18

四、标本收集、运送和保存20

五、光学显微镜技术23

六、病毒分离25

七、病毒鉴定26

八、病毒的滴定及其应用30

九、血清学实验35

(一) 补体结合试验36

(二) 中和试验36

(三)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38

(四) 凝胶扩散试验39

(五) 免疫荧光技术39

(六) 酶标记免疫技术39

(七) 放射免疫测定法40

(八) 免疫电镜技术40

十、病毒快速诊断41

第三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43

一、电子显微镜43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47

(一) 标本支持膜与金属载网47

(二) 超薄切片技术49

(三) 负染色技术53

(四) 投影技术(真空喷镀)55

(五) 复型法57

(六) 背散射扫描58

(七) 免疫电镜技术59

甲、免疫铁蛋白技术59

乙、简易快速免疫电镜技术64

(八) 酶标记免疫电镜65

(九) 放射自显影技术67

(十) 冰冻蚀刻技术67

(十一) 核酸分子的观察68

第四章 组织培养技术70

一、病毒学实验中使用细胞培养的种类71

二、在细胞培养中测定病毒的繁殖72

三、体外细胞培养物的制备75

(一) 培养液75

(二) 新鲜组织的处理与贮存79

(三) 细胞分散技术79

(四) 细胞计数87

(五) 各种细胞培养物的制备88

1. 人源细胞88

2. 猴源细胞103

3. 啮齿类源细胞105

4. 鸡胚细胞108

5. 蚊虫细胞109

四、用细胞培养物分离病毒110

(一) 标本的处理与接种110

(二) 病毒培养物的孵育112

(三) 在组织培养中病毒作用的识别112

五、在单层细胞上滴定病毒的TCD50终点113

六、病毒蚀斑技术114

七、组织培养系统的中和试验123

八、组织培养制备血清学抗原134

九、细胞培养物的保存、贮藏及运输140

十、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143

(一) 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的检查143

1. 培养基143

2. 分离培养144

3. 检查支原体集落145

4. 支原体的移种145

(二) 防止支原体污染细胞培养物146

(三) 从细胞培养物中清除支原体146

(一) 滤器的型号和用法147

十一、滤器及其使用147

(二) 滤器的清洁法149

十二、组织培养设备151

(一) 玻璃器皿151

(二) 塑料培养瓶152

(三) 橡皮类152

(四) 杂项152

十三、培养液和试剂153

(一) 抗菌素和抗霉素溶液153

(二) 平衡盐溶液及缓冲盐溶液154

1. Earle平衡盐溶液154

3. 磷酸盐缓冲液155

2. Hanks平衡盐溶液155

4. pH7.5磷酸盐缓冲液156

5. 无钙、镁离子的磷酸盐缓冲液156

6. Pucks盐水156

(三) 缓冲溶液-碳酸氢钠157

(四) 细胞分散剂157

(五) 50%鸡胚浸液157

(六) 指示剂及染色液158

(七) 营养培养液158

1. Eagles最低必要成分培养液(MEM)158

2. 水解乳白蛋白--酵母浸液培养液161

3. Leibovitz--15号培养液(L--15)162

4. 199培养液164

5. RPMI1640培养液170

(八) 营养液173

1. 20%葡萄糖173

2. 5%水解乳白蛋白生理盐水173

(九) 血清173

(十) 培养液的除菌过滤173

第一节 病毒的提纯175

一、病毒提纯一般原则175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175

二、物理提纯法176

三、化学提纯法180

四、血清学提纯法182

五、电泳提纯法182

六、液体两相分配系统法182

第二节 病毒的大小及其分子量的测定183

一、超速离心沉淀法184

二、微孔薄膜过滤法186

一、收集细胞188

第三节 细胞成分的分离提纯188

二、细胞粉碎方法189

三、细胞成分分离189

四、离心分离法189

五、细胞成分提取法190

六、线粒体、溶酶体、微粒体的精制191

七、细胞膜的制备193

1. 概述193

2. 纯度的测定194

3. 细胞膜细片段的制备196

4. 细胞膜大片段的制备199

八、无菌染色体的分离201

九、细胞核和染色质的制备202

十、病毒感染所致染色体畸变与体外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204

第四节 病毒核酸亚单位的分离与测定207

一、病毒DNA的分离和测定207

二、病毒RNA的分离和测定210

第五节 病毒蛋白质亚单位的分离和测定214

一、病毒蛋白质亚单位的分离214

二、病毒蛋白质的测定215

第六节 核酸分子杂交216

一、概述216

二、意义217

三、核酸的分离提取218

四、核酸分子杂交方法222

第七节 RNA-DNA分子杂交法对病毒实验的应用224

一、基本原理225

二、材料226

三、原位杂交法228

四、结果228

第八节 病毒的遗传基因与变异228

一、病毒的基因数228

二、病毒的基因重组229

四、病毒的互补231

三、病毒的基因复活231

五、病毒的突变233

(一) 变异剂与诱导变异233

(二) 温度敏感性变异株的分离和鉴定236

第六章 病毒免疫化学技术24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和提纯241

一、概述241

二、IgG的提取242

三、分泌IgA的提取243

五、IgE的提取246

四、IgM的提取246

六、连续提取免疫球蛋白法248

第二节 凝胶过滤与离子交换层析法249

一、凝胶过滤249

二、离子交换层析法253

第三节 亲和层析纯化法255

第四节 盘状电泳258

第五节 醋酸纤维膜电泳265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的鉴定268

第七章 细胞免疫实验271

第一节 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271

第二节 淋巴细胞有关的实验方法273

第三节 淋巴素实验法278

一、概述284

二、干扰素产生与作用机制284

第八章 干扰素实验284

三、干扰素制备285

四、干扰素测定286

五、干扰素的提纯浓缩288

六、干扰素的应用展望289

第一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病毒学上的应用291

一、概述291

第九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在病毒学上的应用291

二、细胞融合的主要程序292

三、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法297

四、单克隆化299

五、特异性抗体与亚类抗体试验300

六、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301

七、杂交瘤细胞冷藏303

八、试剂配制304

第二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在病毒学上的应用305

一、概述305

二、SPA的制备308

三、SPA在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中的应用309

四、应用SPA提取IgG310

五、SPA琼脂糖珠6MB亲和层析法分离B细胞311

六、SPA在放射免疫中的应用312

七、125碘-SPA放射自显影法313

八、SPA在病毒抗原检测上的应用314

九、SPA在病毒抗体检测上的应用315

十、SPA在免疫电镜上的应用317

第十章 放射免疫测定法319

一、概述319

二、基本原理320

三、测定方法322

(一) 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322

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323

2. 氯胺T碘化法323

3. 气态碘微量扩散标记法326

(二) 抗血清的制备326

(三) 保温326

(四) 分离法326

1. 电泳与层析327

4. 沉淀分离法328

5. 免疫学分离法328

3. 吸附法328

2. 凝胶过滤或凝胶平衡328

6. 固相分离法329

(五) 标准曲线的制作329

(六) 固相免疫吸附剂的制备331

(七) 放射自显影法333

四、对放射免疫测定法的评价333

(一) 敏感性334

(三) 特异性337

(二) 精确度337

五、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在病毒学上的应用338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技术342

一、概述342

二、气相色谱仪342

(一) 基本部件343

1. 载气343

2. 注射器343

3. 色谱柱与加热炉343

4. 检测器344

2. 积分仪346

3. 质谱仪346

1. 记录仪346

(二) 辅助部件346

4. 数据处理装置347

三、微生物气相色谱分析法348

(一) 微生物化学成分的分析349

1. 热解法349

2. 水解和提取350

3. 多组分分析352

(二)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析352

(三) 临床标本的气相色谱鉴定352

四、病毒的气相色谱鉴定352

(一) 病毒成分的分析353

(二) 对体外组织培养物的分析354

(三) 对体内的血清和其他体液的分析355

五、气相色谱数据的分析358

第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技术360

一、概述360

二、电子计算机360

(一) 计算机的基本构造361

1. 运算器361

2. 存储器362

3. 输入装备362

4. 输出装备362

5. 控制器362

(二) 计算机中的运算方法363

(三) 计算机的程序编制365

三、微生物的电子计算机鉴定366

(一)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366

(二) 微生物的图象分析366

四、病毒感染细胞电子计算机鉴定367

(一) 细胞分光光度测量法368

(二) 电子计算机鉴定结果370

五、文献检索379

六、怎样评价计算机系统的质量381

一、荧光显微镜383

第十三章 免疫荧光技术383

二、免疫荧光染色原理385

三、免疫荧光技术程序386

四、免疫荧光试剂准备386

(一) 材料386

(二) 方法387

1. 荧光素387

2.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387

3. 荧光素标记抗体方法387

4. 去除非特异性荧光染色的方法389

五、荧光抗体染色法392

六、荧光显微镜检查410

七、荧光分带技术410

第十四章 酶标记免疫技术414

一、概述414

二、原理与分类414

(一) 不均一酶标记免疫试验416

(二) 均一酶标记免疫试验419

三、器材与试剂420

(一) 固相载体420

(四) 抗原结合段片(Fab)的制备422

(三) 抗体422

(二) 抗原422

(五) 血清(样品)423

(六) 洗涤液423

(七) 酶423

(八) 酶结合物制备425

(九) 底物431

(十) 间接法测定抗体所需的器材与试剂433

四、酶标记免疫试验方法435

(一) 均一酶标记免疫试验435

(二) 不均一酶标记免疫试验436

1. 酶结合物最适浓度测定438

(三) 预备试验438

2. 抗原最适浓度测定439

3. 底物最适时间测定439

(四) 正式试验439

1. 间接法检测抗体439

2.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441

3. 酶标记抗原竞争法检测抗原441

4. 竞争性酶标记免疫试验检测抗原442

5. 特定抗原基质球(DASS)法443

6. 酶标记免疫组织抗原定位法448

7. 无标记抗体酶(NLAbE)法449

8. 可溶性酶-抗酶复合物(PAP)法450

9. 四步抗体法451

10. 组织固定法452

11. 免疫球蛋白桥免疫显色法455

12. 可溶性酶-抗酶显色法456

五、在病毒学中的应用456

第十五章 鸡胚培养法458

一、概述458

二、具材458

四、接种与收获459

(一) 绒毛尿囊膜接种法459

三、鸡卵的选择与孵育459

(二) 尿囊腔接种法462

(三) 卵黄囊接种法463

(四) 羊膜腔接种法463

第十六章 动物实验法464

一、概述464

二、动物实验室的设施与工作制度464

三、实验动物的选择465

四、啮齿类实验动物的病毒感染467

五、动物接种法470

(一) 接种标本的准备470

(五) 腹腔接种471

(六) 脑内接种471

(二) 接种动物的准备471

(四) 皮下接种471

(三) 皮内接种471

(七) 静脉接种472

(八) 鼻腔接种472

六、动物采血法473

(一) 心脏采血473

(二) 羊和小牛颈外静脉采血473

(三) 羊和小牛颈动脉放血473

七、动物解剖法473

腺病毒科475

第二篇 各论475

第十七章 腺病毒477

一、概述477

二、病毒的特性477

三、实验程序487

四、病毒分离487

五、病毒鉴定488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492

八、免疫电镜技术493

九、血清学实验493

七、免疫荧光快速诊断493

疱疹病毒科495

第十八章 单纯疱疹病毒499

一、概述499

二、病毒的特性499

三、实验程序502

四、病毒分离503

五、病毒鉴定504

六、单纯疱疹病毒-肿瘤-相关抗原(Ag-4)试验506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507

八、免疫荧光快速诊断508

九、血清学实验509

第十九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510

一、概述510

二、病毒的特性510

三、病毒分离511

四、病毒鉴定512

五、显微镜检查513

六、免疫荧光快速诊断514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514

八、血清学实验514

二、病毒的特性516

一、概述516

第二十章 巨细胞病毒516

三、病毒分离517

四、病毒鉴定521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523

六、病毒的DNA测定524

七、血清学实验524

第二十一章 EB病毒528

一、概述528

二、病毒的特性528

三、实验方法528

(一) 病毒分离528

(二) EBV感染引起的细胞转化529

(三) EBV持续感染细胞株的建立530

(四) EBV基因组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531

(五) EBV的定量法532

(六) 免疫荧光试验533

(七) 酶标记免疫试验535

(八) 嗜异性凝集素试验537

(九) 血清学实验537

(十) EB病毒的致癌性538

一、概述540

二、病毒的特性540

第二十二章 马立克病疱疹病毒540

三、实验程序541

四、病毒分离541

五、病毒鉴定542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542

七、血清学实验544

细小病毒科545

第二十三章 胃肠炎病毒547

一、概述547

二、病毒的特性547

三、挪华克病毒实验指标548

痘病毒科549

第二十四章 天花病毒与痘苗病毒553

一、概述553

二、病毒的特性554

三、实验程序556

四、病毒分离556

五、病毒鉴定559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562

七、血清学实验563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564

二、病毒的特性567

一、概述567

第二十五章 多瘤病毒567

三、细胞学569

四、电镜观察569

五、免疫电镜技术570

六、免疫荧光试验570

七、病毒分离570

八、病毒鉴定571

九、血清学实验571

虹彩病毒科572

三、病毒分离573

二、病毒的特性573

一、概述573

第二十六章 非洲猪瘟病毒573

四、病毒鉴定575

五、血清学实验575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577

第二十七章 脊髓灰质炎病毒582

一、概述582

二、病毒的特性582

三、实验程序586

四、病毒分离587

五、病毒鉴定589

六、免疫荧光快速诊断598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599

八、血清学实验600

第二十八章 柯赛基病毒601

一、概述601

二、病毒的特性601

三、病毒分离601

四、病毒鉴定603

五、血清学实验605

四、病毒鉴定607

三、病毒分离607

二、病毒的特性607

一、概述607

第二十九章 艾可病毒607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609

六、血清学实验609

第三十章 鼻病毒610

一、概述610

二、病毒的特性610

三、病毒分离610

四、病毒鉴定615

(一) 中和试验615

(二) 补体结合试验616

(三) 生物学特性测定617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619

第三十一章 肝炎病毒620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621

一、概述621

二、病毒的特性621

三、实验方法621

(一) 甲型肝炎病毒测定621

(二) 甲型肝炎抗原测定624

1. 抗原提取法624

2. 免疫粘连血凝试验625

4. 酶标记免疫试验626

3. 免疫电镜检测62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628

一、概述628

二、病毒的特性628

三、实验方法632

(一)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颗粒与相关DNA聚合酶的测定632

(二)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的测定634

一、概述648

二、病毒的特性648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648

三、实验方法649

(一) 微量双相琼脂扩散(MO)法649

(二) 固相放射免疫与免疫电镜观察649

第三十二章 口蹄疫病毒650

一、概述650

二、病毒的特性650

三、病毒分离651

四、病毒鉴定653

五、血清学实验654

披膜病毒科657

二、病毒的特性664

第三十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664

一、概述664

三、实验程序666

四、病毒分离666

五、病毒鉴定668

六、免疫荧光快速诊断669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670

八、血清学实验671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684

二、病毒的特性684

一、概述684

第三十四章 春夏型脑炎病毒684

四、血清学实验685

第三十五章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686

一、概述686

二、病毒的特性686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688

四、血清学实验690

第三十六章 登革热病毒692

一、概述692

二、病毒的特性692

三、实验程序693

四、病毒分离694

五、病毒鉴定697

六、免疫荧光试验698

七、放射免疫测定702

八、血清学实验704

第三十七章 风疹病毒706

一、概述706

二、病毒的特性707

三、实验程序708

四、病毒分离708

五、病毒鉴定711

六、血清学实验713

第三十八章 猪霍乱病毒721

一、概述721

二、病毒的特性721

三、病毒分离722

四、病毒鉴定722

五、免疫荧光试验723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724

七、直接蚀斑形成试验725

八、血清学实验728

本杨病毒科729

第三十九章 本杨病毒734

一、概述734

二、病毒的特性734

三、病毒分离736

四、病毒鉴定737

五、血清学实验737

砂粒样病毒科738

第四十章 砂粒样病毒741

一、概述741

二、病毒的特性741

三、病毒分离743

四、病毒鉴定745

五、免疫荧光试验746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747

七、血清学实验747

正粘病毒科749

第四十一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751

一、概述751

二、病毒的特性751

三、流感病毒新的命名法759

四、实验程序761

五、病毒分离761

六、病毒鉴定765

七、免疫荧光快速诊断766

八、酶标记免疫试验767

九、血清学实验769

(一) 血凝试验769

(二) 血凝抑制试验772

(三) 血凝抑制试验加敏法774

(四) 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774

(五) 神经胺酸酶及其抑制试验776

(六) 补体结合试验780

(七) 单扩溶血试验786

副粘病毒科795

第四十二章 麻疹病毒801

一、概述801

二、病毒的特性801

三、病毒分离802

四、病毒鉴定802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802

六、血清学实验803

(一) 血凝抑制试验803

(二)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805

(三) 补体结合试验812

四、病毒分离813

三、实验程序813

(一) 标本采取与处理813

第四十三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813

一、概述813

二、病毒的特性813

(二) 组织培养分离法814

(三) 鸡胚培养分离法814

五、病毒鉴定814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816

七、血清学实验817

(二) 血凝抑制试验818

(三) 单扩溶血试验818

(一) 补体结合试验818

第四十四章 副流感病毒819

一、概述819

二、病毒的特性819

三、病毒分离821

四、病毒鉴定822

五、酶标记免疫试验824

六、血清学实验826

(一) 抗原制备826

(四) 中和试验828

(二) 血凝试验828

(三) 血凝抑制试验828

(五) 补体结合试验829

第四十五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830

一、概述831

二、病毒的特性831

三、实验程序831

四、病毒分离831

五、病毒鉴定833

六、血清学实验833

二、病毒的致病力和病毒株分类835

一、概述835

第四十六章 新城疫病毒835

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836

四、病毒分离与鉴定838

五、血清学实验839

日冕形病毒科842

第四十七章 日冕形病毒845

一、概述845

二、日冕形病毒的特性845

三、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848

四、实验程序850

五、病毒分离851

六、呼吸道感染病毒的鉴定855

七、血清学实验855

呼肠孤病毒科858

第四十八章 呼肠孤病毒862

一、概述862

二、病毒的特性862

三、病毒分离862

四、病毒鉴定866

五、血清学实验868

一、概述869

第四十九章 轮状病毒869

二、病毒的特性870

三、病毒分离871

四、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872

五、免疫荧光试验872

六、酶标记免疫试验873

七、血清学实验873

弹状病毒科876

第五十章 水泡性口膜炎病毒878

一、概述878

二、病毒的特性878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879

四、血清学实验880

第五十一章 狂犬病毒881

一、概述881

二、病毒的特性881

三、实验程序882

四、病毒分离883

五、病毒鉴定885

六、免疫荧光快速诊断885

七、酶标记免疫试验886

(二) 补体结合试验887

(三)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887

(一) 中和试验887

八、血清学实验887

逆转录病毒科888

第五十二章 肿瘤病毒890

一、概述890

二、肿瘤病毒亚科的类型和特性890

(一) 病毒类型892

(二) 肿瘤病毒的特性892

三、人肿瘤病毒病因与研究方案895

(一) 研究人肿瘤病毒的方案896

(二) 几类可疑的人肿瘤病毒898

(一) 流行病学904

四、研究人肿瘤病毒的有关技术904

(二) 电镜检查905

(三) 细胞培养905

(四) 免疫学方法906

(五)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907

(六) 病毒的诱导或活化907

(七) 病毒鉴定907

(八) 病毒的致癌性907

(九) 疫苗预防908

三、实验程序909

四、病毒分离909

第五十三章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909

二、病毒的特性909

一、概述909

五、病毒鉴定910

六、血清学实验910

附录915

一、人、畜的主要病毒科索引915

二、脊椎动物病毒培养细胞一览表926

后记935

1983《新实验病毒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戴华生等编著 1983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常见病毒病实验技术(1978 PDF版)
常见病毒病实验技术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医学和实验病毒学( PDF版)
医学和实验病毒学
病毒性疾病的实验诊断(1973 PDF版)
病毒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1973
增评补图  石头记( PDF版)
增评补图 石头记
上海商务出版社
诊断病毒学的新进展(1988 PDF版)
诊断病毒学的新进展
1988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英汉病毒学词典(1997 PDF版)
新英汉病毒学词典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实验毒理学基础(1987 PDF版)
实验毒理学基础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病毒实验诊断技术(1993 PDF版)
医学病毒实验诊断技术
1993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1986 PDF版)
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袖珍手册  外科(1995 PDF版)
临床袖珍手册 外科
1995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免疫毒理学实验技术(1985 PDF版)
免疫毒理学实验技术
1985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朊病毒和朊病毒病(1997 PDF版)
朊病毒和朊病毒病
1997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卫生防疫检验  病毒检验(1977 PDF版)
卫生防疫检验 病毒检验
197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快速实验室病毒诊断手册(1982 PDF版)
快速实验室病毒诊断手册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工业毒理学实验方法(1979 PDF版)
工业毒理学实验方法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