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热动力学》求取 ⇩

第1章 绪论1

1.1 导言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4

第2章 制冷装置不稳定工况分析15

2.1 制冷装置的基本工艺流程和信号框图15

2.2制冷装置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与耦合21

2.2.1 制冷装置参数间相互影响21

2.2.2 制冷装置各参数的耦合与解耦24

第3章 制冷装置各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35

3.1 数学模型的形成原则35

3.1.1 概述35

3.1.2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37

3.1.3 数学模型建立中简化38

3.1.4 常见的制冷装置及部件数学模型的形式41

3.2 单相过程热交换器动态方程的建立44

3.2.1 简化假设44

3.2.2 动态方程式(考虑管壁和壳的比热容)44

3.2.3 方程的线性化46

3.3 叉流传热制冷蒸发器动态方程组推导(分布参数法)48

3.3.1 必要的假设48

3.3.2 流量平衡方程(连续流方程)48

3.3.3 冲量守恒方程50

3.3.4 能量平衡方程51

3.3.5 二相区焓值动态方程56

3.3.6 二相区壁温动态方程56

3.3.7 水侧温度动态方程57

3.3.8 制冷剂过热温度动态方程59

3.3.9 过热区管壁温度动态方程61

3.3.10 若干系数的确定61

3.4 节流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65

3.4.1 热力膨胀阀的数学模型65

3.4.2 毛细管的数学模型74

3.5 制冷压缩机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80

3.5.1 文献简述80

3.5.2 采用计算机仿真作压缩机研究的优越性82

3.5.3 制冷压缩机制冷剂通道数学模型的建立步骤82

3.5.4 基本假设处理与参数的选择83

3.5.5 压缩机数学模型实例84

第4章 制冷装置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95

4.1 传递函数分析法95

4.1.1概述95

4.1.2 传递函数法解制冷装置动态方程95

4.2 差分数值解及特征线法的应用107

4.2.1 差分数值解的若干问题讨论107

4.2.2 特征线法在制冷系统热动力学中的应用111

第5章 制冷装置仿真116

5.1 概述116

5.1.1 仿真技术简介116

5.1.2 仿真与常规设计的比较119

5.1.3 制冷装置仿真的基本现状120

5.1.4 系统的分析与分解123

5.1.5 模型、算法的选择策略125

5.2 换热器模型与解法130

5.2.1 换热器的基本考虑130

5.2.2 换热器的基本方程131

5.2.3 水箱模型132

5.2.4 动态分布参数模型求解方法133

5.2.5 家用冰箱动态仿真与优化计算用蒸发器数学模型137

5.3 制冷剂充注与空泡系数模型139

5.3.1 概述139

5.3.2 空泡系数(空隙率)模型141

5.3.3 制冷装置充注量的计算145

5.3.4 结合试验工作选择合适的空泡系数模型146

5.4 围护结构模型与解法148

5.4.1 概述148

5.4.2 单层和多层平壁热力系统150

5.4.3 反应系数法158

5.4.4 Z传递系数法164

5.4.5 状态空间法求反应系数168

5.4.6 状态空间法求Z传递系数175

5.4.7 基于状态空间的谐波法178

5.4.8 反应系数与传递系数的合成与室温变化计算181

5.5 制冷装置的稳态仿真186

5.5.1 何谓制冷装置的稳态仿真186

5.5.2 为何要进行制冷装置的稳态仿真187

5.5.3 制冷装置的制冷系统分析及制冷装置稳态仿真成败的关键189

5.5.4 制冷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190

5.5.5 制冷装置的稳态仿真思路207

5.6 制冷装置动态仿真的实现210

5.6.1 闭环系统的开环处理210

5.6.2 仿真时间步长研究212

5.6.3 内部温度计算方法研究213

5.6.4 制冷装置动态仿真214

第6章 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试验研究方法221

6.1 概述221

6.2 测量元件选择的原则221

6.2.1 温度传感器选择的原则222

6.2.2 压力传感器和差压变送器选择的原则222

6.2.3 流量计的选择原则223

6.2.4 湿度传感器选择的原则224

6.2.5 功率计选择的原则225

6.3 制冷系统被测参数测量点布置的原则和方法225

6.3.1 测量点布置的原则225

6.3.2 测量点布置的方法227

6.4 干扰信号输入方法的选择232

6.4.1 输入阶跃干扰信号233

6.4.2 输入谐波干扰信号247

6.4.3 输入矩形波干扰信号248

6.5 制冷系统动态特性试验结果分析方法248

第7章 制冷装置的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入门252

7.1 制冷装置的优化原则252

7.1.1 优化目标的确定252

7.1.2 优化参数的选择253

7.1.3 约束条件的选取253

7.2 制冷装置的优化方法254

7.2.1 概述254

7.2.2 建立在动态仿真基础上的制冷装置优化对优化方法的要求254

7.2.3 多维寻优方法的选择255

7.2.4 一维优化方法的选择256

7.2.5 约束条件的处理257

7.3 电冰箱优化计算258

7.3.1 优化目标258

7.3.2 优化参数259

7.3.3 约束条件260

7.3.4 优化方法260

7.3.5 优化设计步骤262

7.4 汽车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的优化计算265

7.4.1 优化目标函数265

7.4.2 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265

7.4.3 优化算法266

7.5 面向空调车室热舒适性的系统优化270

7.6 汽车空调系统的多目标优化272

7.7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汽车空调系统混合离散变量优化276

7.7.1 概述276

7.7.2 模拟退火方法数学描述277

7.7.3 空调系统混合离散设计变量的可行域搜索279

7.7.4 汽车空调系统SA优化数学模型280

7.7.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284

7.8 制冷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入门286

7.8.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286

7.8.2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287

7.8.3 制冷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288

参考文献291

1998《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芝久等著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系统动力学(1983 PDF版)
系统动力学
198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983 PDF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83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1997 PDF版)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1997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与制冷原理(1992 PDF版)
工程热力学与制冷原理
1992 北京:农业出版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991 PDF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91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989 PDF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8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983 PDF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8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红旗照耀小康村(1992 PDF版)
红旗照耀小康村
1992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股份制与股票投资(1993 PDF版)
股份制与股票投资
1993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系统动力学(1988 PDF版)
系统动力学
198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系统动力学(1989 PDF版)
系统动力学
1989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冷连轧机系统振动控制(1998 PDF版)
冷连轧机系统振动控制
199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第4版(1995 PDF版)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第4版
1995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991 PDF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91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液压动力控制系统(1996 PDF版)
液压动力控制系统
199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