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冲击 兼并收购、反收购及融投资策略》
作者 | 夏斌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宇航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2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34734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707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悄悄的革命:兼并收购在大陆崛起1
1.1 激动人心的一幕:“宝-延风波”的回顾1
1.2 兼并收购:一夜走红大陆9
1.3 胆子更大一些、思想更解放些11
1.3.1 兼并收购有利于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企业亏损问题12
1.3.2并收购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14
1.4 让股份制真正动起来19
第二章 回顾与借鉴:西方国家的兼并收购24
2.1 高潮迭起:美国的四次公司并购浪潮25
2.1.1 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25
2.1.2 第二次并购浪潮29
2.1.3 第三次并购浪潮31
2.1.4第四次并购浪潮32
2.2 发展的张力:香港经济起飞中的公司兼并与收购37
2.3 他山之石:对我国的几点启示42
第三章 有的放矢: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45
3.1 2+2>4:公司收购与合并的协同效应46
3.1.1 规模效应46
3.1.2 互补效应48
3.1.3 交易费用效应49
3.1.4财务协同效应51
3.2 高效率的扩展机制:谈公司发展的动机54
3.2.1 可以减少投资成本,缩短投入产出的时间差55
3.2.2 兼并收购是突破“进入壁垒”的有效手段56
3.2.3 并购大幅度降低了公司发展的风险56
3.2.4 收购与兼并活动充分利用了经验曲线效应56
3.2.5并收购可充分获取区位优势效应57
3.3 公司兼并收购的另一动机:竞争战略的考虑61
3.3.1 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多角化经营战略目标62
3.3.3 公司通过收购或兼并来获取高新科学技术63
3.3.2公司通过收购或兼并活动实现有效地占领市场的战略动机63
第四章 这边风景独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65
4.1 财务顾问:兼并收购活动中的“智多星”66
4.1.1 协议性并购活动中财务顾问的主要活动66
4.1.2 在协议性并购中卖方(受要约人)的财务顾问的活动主要包括68
4.1.3关于敌意收购与兼并活动中公司财务顾问的工作69
4.2 搜寻猎物:要约目标的选定72
4.2.1 公司自我评估74
4.2.2 备选目标的基本情况74
4.2.3 公司兼并收购依据分析75
4.2.4 公司收购或兼并可能性分析76
4.2.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78
4.3 运筹帷幄;并购方案选择的决策80
4.3.1 目标价格决定81
4.3.2 收购的风险主要在哪里83
4.3.3 并购活动对收益、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84
4.3.4资金筹措的决策86
4.4 一把双刃的剑:谈上市公司收购或合并活动中运用法律武器的问题101
4.4.1 善意收购或合并一家上市公司,主要通过要约人与受要约人之间谈判和协议来进行103
4.4.2敌意收购或兼并活动中的股东表决权争夺战111
4.5 智能的游戏:谈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反收购的谋略114
4.5.1 公司并购的谋略114
4.5.2公司反并购谋略117
第五章 兼并收购的杰作:杠杆并购与控股公司121
5.1 核金融时代的开始:谈杠杆收购121
5.2 惊天动地的想法:高利风险债券127
5.3 贝弗利山庄的创举:密尔肯体系131
5.4 控股公司:金融界的新型鲨鱼133
5.5 杠杆并购的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可转换债券135
5.6 放眼未来:如何开展我国杠杆兼并收购活动144
第六章 你死我活的搏斗:谈公司的反收购151
6.1 寸土必争:最基本的战术151
6.2 抬升本公司股价:一箭双雕的手法154
6.3 帕克曼式防御:以牙还牙156
6.4 互控股份:防患未然的“连环船”157
6.5 毒丸计划:驱鲨式防御158
6.6 准备短兵相接:构筑“巷战”工事160
6.7 以退为进、痛苦的调整162
6.8 不是对策的对策:金降落和锡降落165
第七章 放眼全球:跨国并购漫谈167
7.1 走出国门、逐鹿全世界168
7.2 细致而宏大的工作:跨国收购的决策170
7.3 不打无准备的仗:熟悉你的兼并收购环境175
7.3.1 法律手段178
7.3.1 政手段干预184
7.3.3经济手段185
7.4 现状与展望:谈我国的跨国兼并收购189
第八章 另辟蹊径:非公司型企业的产权并购194
8.1 撩起面纱、始露真容195
8.2 “合纵”与“连横”:两种并购思路198
8.3 点石成金;炒企业的秘诀202
第九章 金钱的陷阱:兼并收购与犯罪208
9.1 知情者的哈哈镜:谈兼并收购活动中的内幕交易现象209
9.2 见利忘法;收购公司的违法行为212
9.2.1 瞒天过海213
9.2.2 呼风唤雨,误导投资者216
9.2.3 目标公司内部的“后院起火”217
9.2.4 公司并购者做市和新型讹诈219
9.2.5做纸面文章219
9.3 中饱私囊:受要约公司犯罪种种220
9.3.1 违反同股同权原则的犯罪221
9.3.2 受要约公司的董事会对股东就要约的利弊作出了有失真实的评判221
9.3.3 不按正常程序和要求批准的配股扩盘犯罪221
9.3.4 高价回购股权犯罪222
9.3.5 损害公司资产或权益的犯罪223
9.3.6 利用不正当手段祈求政府保护的犯罪224
9.3.7 对要约人的人身攻击犯罪225
9.3.8故意阻挠并购行动225
9.4 趁乱打劫:欺市、霸市行为225
第十章 信息的磨坊:兼并收购的会计处理228
10.1 长期股票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228
10.2 长期股权参与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229
10.3 长期股权投资的产权法帐务处理230
10.4 合并财务报表的几种帐务处理方法235
10.4.1 购买资产的帐务处理235
10.4.2 购买股份进行兼并收购的帐务处理236
10.4.3股份交换式兼并的帐务处理236
10.5 全额控制与多数股权并购的会计处理238
10.5.1 全额控制兼并收购的会计处理239
10.5.2多数股权控制兼并收购的会计处理248
10.6 目标公司回购股权的会计处理250
第十一章 走向规范化之路252
11.1 灰色区域;游戏规则的模糊与欠缺所引发的问题252
11.2 也谈“利出一孔”:如何拧紧法制水龙头257
11.2.1 确定立法管理目标259
11.2.2 目标实现的保证259
11.2.3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259
11.3 急需招兵买马:谈中介、机构与专业人员培育267
附录:中、外对公司收购的立法综览271
附录1.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271
附录2.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294
附录3.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302
附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09
附录5.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355
附录6.外国有关公司收购的立法综览358
1994《跨世纪的冲击 兼并收购、反收购及融投资策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夏斌主编 1994 北京:宇航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购并之后 如何整合被收购公司
- 1999 北京:中信出版社
-
- 兼并与收购手册
- 1999年01月第1版
-
- 开放经济中的非均衡宏观经济学
- 1997年07月第1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公司收购与合并 漫画本
- 1999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兼并与收购手册:英文
- 1999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上市、收购、合并
- 1982 万源财经事业公司
-
- 跨国并购论
- 1999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近代四大物理学家
- 198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公司兼并与收购
- 1995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企业兼并收购理论与实务全书
- 1997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大收购 华尔街股市兼并风潮
- 1997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
- 1999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企业海外投资与收购
- 1996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 公司收购兼并财务决策技法
- 1996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 中外公司收购与兼并实务操作
- 199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