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
作者 | 高明编 编者 |
---|---|
出版 | 中华文化基金会 |
参考页数 | 909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679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政治制度1
第一节 中国政治制度之起源与发展1
第二节中央宰辅制度10
壹秦汉时代之丞相制度11
一 总领百官奏事14
二 总领郡国上计与考课百官、奏行赏罚14
三 任免官吏15
四 封驳与谏诤16
五 主持朝议17
贰 隋唐时代之三省制度18
叁 宋元明清时代之宰相制度25
第三节中央行政制度44
壹秦汉时代之列卿制度45
一 太常46
二 郎中令(光禄勋)49
三 卫尉50
四 太仆51
五 廷尉(大理)52
六 典客(大鸿胪)53
七 宗正55
八 治粟内史(大司农)56
九 少府58
一〇 中尉60
一一 将作少府(将作大匠)61
贰隋唐时代之六部制度74
一 吏部76
二 户部77
三 礼部77
四 兵部77
五 刑部78
六 工部78
叁 宋元明清时代之六部制度92
第四节地方制度96
壹秦汉时代之郡县制度97
一 郡97
二 县107
贰隋唐时代之州县制度111
一 州113
二 县116
叁宋代之府县制度118
一 府州军监118
二 县120
肆明清时代之省府县制度121
一 省122
二 府125
三 县126
第五节文官制度130
壹秦汉时代之文官制度130
一 选举制度130
二 任用制度142
三 考核制度149
贰隋唐时代之文官制度152
一 选举制度152
二 任用制度155
三 考核制度157
叁宋元明清时代之文官制度159
一 选举制度159
二 任用制度164
三 考核制度165
第六节监察制度170
壹秦汉时代之监察制度171
一 御史制度171
二 谏议制度180
贰隋唐时代之监察制度184
一 御史制度185
二 谏议制度187
叁 宋元明清时代之监察制度189
第七节民国以来之政治制度196
壹 国民大会197
贰 总统200
叁中央政府203
一 行政院203
二 立法院210
三 司法院213
四 考试院215
五 监察院216
肆地方政府221
一 省221
二 县225
第二章内政231
第一节内政机构231
壹中华民国内政部之组织231
一 一般权责231
二 现行组织231
三 业务单位职掌233
四 附属机关职掌234
第二节民政234
壹地方行政234
一 先秦地方行政234
二 秦代地方行政238
三 汉代地方行政239
四 魏晋地方行政257
五 南朝地方行政266
六 北朝地方行政270
七 唐代地方行政276
八 五代地方行政284
九 两宋地方行政291
十 元代地方行政300
十一 明代地方行政305
十二 清代地方行政310
十三 中华民国地方行政321
贰中国保甲制度325
一 保甲之形成期325
二 保甲法之演进期339
三 保甲制之确立与演变351
四 民国保甲运动390
叁选举业务431
一 沿革431
二 选举制度436
三 选举机关442
四 选举实务447
第三节户政465
壹户籍行政465
一 中国历代户政465
二 中华民国户政489
贰国籍行政524
一 中国历代国籍问题524
二 中华民国国籍问题531
第四节役政570
壹中华民国现行兵役行政570
一 兵役制度570
二 兵役行政系统与权责580
三 役男之教育程度及体格状况587
第五节社会行政592
壹中国历代社会救济592
一 中国历代灾荒592
二 中国历代救荒政策之实施611
三 中国历代救荒大事年表644
贰近代社会行政656
一 行政院社会部656
二 台湾省社会处658
叁现行社会行政662
一 人民团体663
二 社会福利663
三 社区发展667
肆合作行政671
一 中国历代合作事业671
二 中华民国合作行政684
第六节劳工行政722
壹中国劳工问题722
一 中国劳工问题之发生722
二 中国劳工问题之处理方式722
贰工会组织之发展725
一 工会组织之建立725
二 工会组织之现况725
叁劳工保险及劳工福利728
一 劳工保险之举办728
二 劳工住宅之营建730
三 改善劳工生活733
四 促进劳工安全卫生734
五 增进劳工福利737
六 推展职业训练738
七 办理技能检定738
八 举办技能竞赛740
肆劳资合作743
一 推行团体协约744
二 举行工厂会议744
三 调整劳资关系745
四 国际劳工之联系746
第七节地政748
壹中国历代地政748
一 周代748
二 秦代749
三 汉代749
四 三国时期750
五 晋代751
六 南朝751
七 北朝753
八 隋代755
九 唐代757
十 宋代762
十一 元代763
十二 明代765
十三 清代766
贰中华民国地政770
一 地政机关组织及沿革770
二 农业土地沿革776
三 实施都市平均地权801
四 区域计划815
第八节营建行政818
壹中国历代营建行政818
一 商代818
二 周代818
三 秦代818
四 汉代818
五 魏代819
六 晋代819
七 南朝——宋齐梁陈819
八 北朝——魏、齐、周820
九 隋代820
十 唐代821
十一 宋代824
十二 元代827
十三 明代831
十四 唐代832
贰中华民国营建司833
一 营建司沿革833
二 营建司业务现况834
第九节附属机关——警察机关857
壹警察建制沿革857
一 清以前857
二 清末859
三 民国初期861
四 迁台以后865
贰 警察业务867
一 行政警察867
二 保安警察872
三 刑事警察878
四 交通警察889
五 消防警察894
六 专业警察895
七 民防工作900
八 出入境管理900
叁警察教育902
一 中央警官学校902
肆附录909
中华民国警察组织系统表909
1989《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明编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6册
- 1987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
-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
- 1985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
- 1984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 1983.10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
- 1983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9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8册
-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
-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7册
- 1987 中华文化基金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