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求取 ⇩

第五章军事1

第一节兵制1

壹 周代兵制1

贰 春秋齐国兵制2

叁 战国秦国兵制3

肆 秦代兵制4

两汉兵制5

一 京师军(南北军)8

二 郡国兵12

三 屯田兵(边防军)14

三国兵制16

一 魏兵制16

二 吴兵制19

三 蜀兵制19

柒 两晋兵制21

北朝兵制22

一 北魏兵制22

二 北周兵制24

玖 隋代兵制25

唐代兵制26

一 府兵26

二 彍骑29

三 方镇30

四 北衙诸军30

拾壹宋代兵制32

一 禁军34

二 厢军35

三 乡兵36

四 蕃兵36

拾贰 元代兵制37

拾叁 明代兵制39

拾肆清代兵制46

一 牛彔与四旗46

二 八旗47

三 绿营49

四 团练49

五 新军52

六 水师54

七 海军55

拾伍现行兵制56

一 兵役制度56

二 政战制度58

三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制度59

第二节军校60

陆军学校60

一 武备学堂60

二 陆军小学堂63

三 陆军中学堂66

四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67

五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67

六 陆军步兵学校90

七 陆军财务经理学校91

八 陆军工兵学校91

九 陆军通信兵学校92

十 陆军兵工学校92

十一 运输学校93

十二 陆军士官学校93

十三 陆军大学93

十四 陆军炮兵学校94

十五 陆军装甲兵学校94

海军学校95

一 福州船政学堂95

二 黄埔海军学校95

三 水师学堂96

四 烟台海军学校97

五 青岛海军学校97

六 海军电雷学校98

七 海军军官学校98

八 海军陆战队学校99

九 海军士官学校99

空军学校100

一 空军军官学校100

二 空军防空学校100

三 空军机械学校101

四 空军通信电子学校101

五 空军幼年学校102

三军综合学校102

一 国防医学院102

二 宪兵学校103

三 政治作战学校104

四 中正理工学院104

五 国防管理学校105

六 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105

第三节战役106

黄帝106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106

106

一 夏启与有扈氏甘之战106

二 夏少康复国之战107

107

汤伐桀鸣条之战107

西周108

一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108

二 周公东征之役108

三 成王东征之役109

四 犬戎袭破西周之役109

春秋110

一 周郑繻葛之战110

二 鲁齐长勺之战110

三 齐桓公北伐山戎之战110

四 齐桓公伐楚召陵之战111

五 秦晋韩原之战111

六 楚宋泓水之战112

七 晋楚城濮之战113

八 秦晋殽之战113

九 晋楚邲之战113

十 晋齐鞍之战114

十一 晋秦麻隧之战114

十二 晋楚鄢陵之战115

十三 晋楚争郑之战115

十四 晋齐平阴之战116

十五 齐晋太行之战117

十六 吴楚鸡父之战117

十七 吴破楚入郢之战118

十八 吴伐越槜李之战118

十九 越吴夫椒(会稽)之战119

二十 越灭吴之战119

战国120

一 齐魏桂陵之战120

二 齐魏马陵之战120

三 燕乐毅伐齐之战121

四 齐田单即墨复国之役121

五 秦伐韩魏伊阙之役122

六 秦破楚拔郢之战122

七 秦伐赵魏华阳之战123

八 秦赵阏与之战123

九 秦赵长平之战124

十 信陵君救赵之战124

十一 信陵君河外破秦之战125

125

一 秦灭赵之战126

二 秦灭燕之战126

三 秦灭魏之战127

四 秦灭楚之战127

五 秦灭齐之战128

六 蒙恬北逐匈奴之战128

七 章邯击灭陈胜之战128

八 项羽破章邯救赵钜鹿之战129

九 刘邦入秦之战129

西汉130

一 刘邦袭秦之战130

二 楚汉彭城之战131

三 楚汉成皋之战131

四 韩信井陉之战132

五 韩信潍水之战132

六 韩信垓下之战133

七 高帝击匈奴平城白登之战133

八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134

九 卫青出高阙击匈奴右贤王之战134

十 卫青出定襄击匈奴之战135

十一 霍去病出陇西袭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之战135

十二 汉匈奴漠北大决战136

十三 汉与乌孙共击匈奴之战136

东汉137

一 光武(秀)破新莽昆阳之战137

二 光武中兴之战137

三 窦固北征匈奴之战138

四 班超平定西域之战138

五 窦宪征北匈奴之役139

三国139

一 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之战139

二 刘备、周瑜破曹操于赤壁之战140

三 刘备入蜀之战140

四 刘备北取汉中之战141

五 吴蜀荆州之战141

六 吴蜀猇亭之战142

七 诸葛亮伐魏之战143

八 魏灭蜀之战143

拾壹两晋143

一 西晋灭吴之战143

二 西晋八王之乱144

三 匈奴刘汉(前赵)灭西晋之战145

四 五胡乱华145

五 桓温灭蜀汉之战146

六 桓温伐秦之战146

七 桓温伐燕之战147

八 前秦灭燕之战147

九 东晋前秦淝水之战148

十 后燕后魏参合陂之战148

十一 后燕后魏平城之战149

十二 桓玄篡晋之战149

十三 刘裕讨桓玄建康之战150

十四 刘裕讨桓玄荆州之战150

十五 刘裕灭南燕之战150

十六 刘裕灭后秦之战151

拾贰南北朝151

一 魏陷滑台虎牢之战151

二 宋北伐魏之战152

三 宋魏盱眙之战152

四 宋明帝讨晋安王子勋之战153

五 萧道成两次平乱之战153

六 魏齐诸战役154

七 魏伐梁之战155

八 魏梁长期战争155

九 东西魏诸战役155

十 北周灭北齐之战156

拾叁157

一 隋文帝灭陈之战157

二 隋炀帝东征高丽之战157

拾肆158

一 唐代开国之战158

二 唐征东突厥之战158

三 唐征薛延陀之战159

四 唐征吐谷浑之战159

五 唐征高昌之战160

六 唐征龟兹之战160

七 唐征西突厥之战161

唐征高丽之战162

九 唐征百济之战162

十 安史之乱163

十一 黄巢之乱163

拾伍164

一 宋开国统一中国诸战役164

二 宋太宗征辽高梁河之战164

三 宋夏好水川之战165

四 狄青平侬智高之战165

五 金灭辽之战166

六 金灭北宋之战166

七 宋金郾城及朱仙镇之战167

八 宋金采石之战168

拾陆168

一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之战168

二 铁木真灭克烈部王罕之战169

三 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169

四 成吉思汗五征西夏之战170

五 成吉思汗侵金乌沙堡、会河堡之战170

六 成吉思汗侵金居庸关、中都之战171

七 木华黎北征辽西171

八 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之战172

九 蒙古灭金之战172

十 拔都征俄罗斯及匈牙利之战173

十一 旭烈兀征波斯之战173

十二 窝阔台侵宋之战174

十三 忽必烈侵大理、鄂州之战174

十四 忽必烈灭宋之战175

拾柒175

一 朱洪武开国诸战役175

二 明太祖北伐统一诸战役176

三 明太祖远征漠北之战177

四 燕王篡夺帝位之战178

五 明成祖北征塞外之战178

六 郑和下西洋之役178

七 明英宗土木之变179

八 明宪宗平定内乱诸战役179

九 明武宗平定内乱诸战役180

十 明世宗攘外抵御俺答诸战役181

十一 明世宗东南沿海平倭寇诸战役181

十二 明援朝鲜抗日本诸战役182

十三 明与后金(清)诸战役182

十四 郑成功抗清复明诸战役183

十五 郑成功东征台湾诸战役183

拾捌184

一 清世祖平定三藩之乱184

二 清平定内外蒙古之战185

三 清平定准噶尔之战185

四 乾隆平定回疆之战185

五 乾隆征缅甸之战186

六 清平定西藏及征廓尔喀之战186

七 乾隆征安南之战187

八 清平捻党之乱187

九 清平太平天国之乱188

十 左宗棠平西北回乱189

十一 中英鸦片战争189

十二 英法联军之役190

十三 中法安南之战190

十四 中日甲午之战191

十五 八国联军攻犯北京之战191

拾玖民国192

创建民国诸战役192

(一)广州之役192

(二)惠州之役193

(三)潮州黄冈之役193

(四)惠州七女湖之役194

(五)钦廉之役195

(六)镇南关之役195

(七)钦廉上思之役196

(八)云南河口之役196

(九)广州新军之役197

(一〇)广州三二九黄花冈之役198

(二)辛亥武昌之役198

北伐统一诸战役199

(一)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之役199

(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之役200

(三)武汉会战200

(四)南昌会战201

(五)龙潭会战201

(六)鲁南会战202

(七)济南会战202

安内剿匪诸战役203

(一)国民革命军五次剿匪之役203

(二)豫鄂皖三省围剿204

(三)长程追剿204

(四)西北围剿205

对日抗战诸战役205

(一)九一八东北事变205

(二)一二八淞沪之战206

(三)七七卢沟桥事变206

(四)淞沪会战207

(五)徐州会战208

(六)武汉会战208

(七)长沙会战209

(八)上高会战209

(九)常德会战210

(一〇)长衡会战210

(一一)湘西会战211

(一二)桂柳反攻作战211

戡乱复国诸战役212

(一)规复张垣之战212

(二)规复延安之战212

(三)四平街会战213

(四)南麻作战214

(五)平津作战214

(六)徐蚌会战215

(七)上海保卫战215

(八)太原保卫战216

(九)金门古宁头保卫战216

(一〇)一江山防守战217

(一一)八二三金门炮战217

第四节兵家218

兵家小传218

218

(一)姜太公吕尚218

(二)孙武219

(三)管仲220

(四)范蠡220

(五)吴起221

(六)司马穣苴222

(七)乐毅223

(八)李牧223

(九)廉颇224

(一〇)田单225

(一一)孙膑226

(一二)白起226

227

蒙恬228

西汉228

(一)张良228

(二)韩信228

(三)周亚夫229

(四)李广230

(五)卫青231

(六)霍去病232

(七)赵充国232

东汉233

(一)邓禹233

(二)冯异234

(三)吴汉234

(四)马援235

(五)班超235

(六)皇甫嵩236

三国——蜀汉237

(一)诸葛亮237

(二)关羽237

(三)张飞238

(四)马超238

(五)黄忠238

(六)赵云239

三国——魏239

(一)张辽239

(二)司马懿240

三国——吴240

(一)周瑜240

(二)吕蒙240

(三)陆逊241

241

(一)羊祜241

(二)杜预242

(三)陶侃242

(四)谢玄243

北周243

韦孝宽243

244

长孙晟244

245

(一)李孝恭245

(二)尉迟恭245

(三)李靖246

(四)李绩246

(五)薛仁贵246

(六)李光弼247

(七)郭子仪247

248

(一)曹彬248

(二)狄青248

(三)宗泽249

(四)岳飞249

(五)韩世忠250

(六)刘锜250

(七)吴玠251

(八)吴璘251

十一252

(一)拔都(巴秃)252

(二)伯颜252

十二253

(一)徐达253

(二)常遇春254

(三)王守仁254

(四)戚继光254

(五)袁崇焕255

(六)郑成功256

十三256

(一)年羹尧256

(二)林则徐257

(三)曾国藩257

(四)胡林翼258

(五)左宗棠258

(六)李鸿章259

(七)刘铭传259

贰 兵家简表259

第五节兵书276

武经七书提要276

一 六韬276

二 孙子277

吴子277

四 尉缭子278

五 司马法279

六 黄石公三略279

七 李卫公问对280

贰 武经七书注本简表281

叁 兵书简表283

肆 民国以来之兵书302

第六节兵学304

战争与国防304

一 战争304

二 战争十大原则、国军教战总则306

三 战争本质、战争指导、战争计划318

全面战争、局部战争、冷战、热战319

五 总体战、国力总合战320

六 思想战、心理战、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情报战321

七 国防思想、国防要素322

八 国防政策、国防方针、国防计划、国防力量322

九 国防经济、国防资源、国防教育323

十 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基本国家目标、特定国家目标324

十一 国防线、国境守备325

组织与制度325

一 统帅、统帅权、最高统帅325

二 指挥权、指挥基本原则、指挥机构、指挥官326

三 指挥所、指挥部、指挥组328

四 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官329

五 联合指挥权、联合行政指挥部、同盟远征军331

六 命令系统、军令管区、军政府、绥靖区331

战略与战术332

一 战略、大战略、国家战略333

二 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334

三 军事战略、军种战略、野战战略、战区战略335

四 战略单位、战略预备队336

五 战略集中、战略分进、战略攻势337

六 战略正面、战略要地、战略要点、战略要线、战略物资338

七 战役、战役计划、作战序列339

八 绪战、先制、先制战340

九 战区、作战地境341

十 内线作战、外线作战、利害转换线342

十一 会战、会战单位343

十二 战术、战术单位、战斗、战斗区343

十三 主攻、佯攻、佯动、决战、中央突破、迂回345

十四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346

十五 歼灭、扫荡347

十六 制海权、两栖作战、制空权、战略空军、战术空军347

指挥参谋业务348

一 指挥、参谋研究348

二 立案假定、状况判断、作战研究、作战构想349

三 计划大纲、作战计划、行政计划、计划作为训令350

四 政战参谋、后勤、勤务单位、后勤区351

动员与总动员352

一 动员、国家总动员、军事动员352

二 军政管区、兵役管区、军管区、师管区、团管区353

三 服役、延役、退役(伍)、常备兵役、预备役、国民兵役354

四 动员区分、部分动员、特别动员、应急动员、紧急编成356

五 预备干部、留守业务、留守部队、复员357

第六章法律359

第一节中国法学之起源与流变359

壹创始期—自远古迄战国359

总论359

二 法典362

三 刑法366

四 民法368

发达期—自秦迄南北朝370

一 总论370

二 法典372

三 刑法374

四 民法377

确立期—自隋迄清378

一 总论378

二 法典380

三 刑法383

四 民法388

变革期—清末以来393

一 刑律之起草394

二 民法之创制395

三 诉讼法之起草396

四 法院编制法之起草396

五 清末宪政之演进396

第二节历代法典之分类及篇目397

周代397

一 刑事诉讼与刑法398

二 礼制与民法400

贰 秦代403

汉代403

一 汉令403

二 汉科404

三 汉比404

四 春秋折狱405

五 刑罚制度405

六 民法409

魏晋南北朝411

一 魏代411

二 晋代411

三 南朝413

四 北朝415

隋代417

一 开皇元年律417

开皇三年律418

三 大业律418

四 令419

五 格、式419

唐代420

一 唐律420

二 其他423

柒 五代424

捌 宋代424

辽金二代425

一 辽425

二 金426

拾 元代427

拾壹明代427

一 大明律427

二 会典428

拾贰清代429

一 大清律集解附例429

二 会典与则例429

三 大清律例430

四 大清现行刑律430

五 大清新刑律430

六 大清民律草案431

七 商律432

八 大清刑事诉讼法432

第三节历代法学家433

先秦时期433

(一)公孙侨433

(二)邓析433

(三)公孙鞅433

(四)申不害434

(五)慎到434

(六)李悝434

(七)韩非435

两汉时期435

(一)萧何435

(二)张苍435

(三)叔孙通436

(四)晁错436

(五)赵禹436

(六)张叔437

(七)张汤437

(八)杜周437

(九)杜延年438

(一〇)于定国438

(一一)路汤舒438

(一二)郑弘438

(一三)郭躬439

(一四)陈宠439

(一五)马融郑玄440

魏晋南北朝时期440

(一)崔浩440

(二)游雅441

(三)胡方回441

(四)贾充441

(五)刘颂441

(六)裴頠442

(七)卫展442

(八)熊远442

(九)王莹443

(一〇)王亮443

(一一)沈约443

(一二)范云443

(一三)柳恽444

(一四)傅昭444

(一五)乐蔼444

(一六)许懋445

(一七)徐陵445

(一八)宗元饶445

(一九)苏绰446

隋唐时期446

(一)牛弘446

(二)苏威446

(三)柳雄亮447

(四)李谔447

(五)高颎447

(六)郑译448

(七)杨素448

(八)刘文静448

(九)裴寂449

(一〇)房玄龄449

(一一)长孙无忌450

(一二)李敬玄450

(一三)刘仁轨450

(一四)韦安石451

(一五)岑羲451

(一六)许孟容451

(一七)狄兼谟452

(一八)萧瑀452

(一九)崔善为452

宋金元时期453

(一)窦仪453

(二)柴成务453

(三)汪大猷453

(四)蔡洸454

(五)京镗454

(六)尼厖古鉴454

(七)董师中455

(八)奥屯忠孝455

(九)阎公贞455

(一〇)贾铉455

明清时期456

(一)陶安456

(二)李善长456

(三)杨宪456

(四)傅瓛457

(五)刘基457

(六)吴时来457

(七)王诤458

(八)彭韶458

(九)关济458

(一〇)汪广洋459

(一一)胡惟庸459

(一二)宋濂459

(一三)刘惟谦460

(一四)周桢460

(一五)张玉书460

(一六)伍延芳460

(一七)沈家本461

(一八)刘坤一461

(一九)袁世凯461

(二〇)张之洞462

(二一)朱轼462

第四节重要法学典籍462

周代463

一 吕刑463

二 郑子产刑书与晋赵鞅刑鼎463

三 李悝法经463

贰 秦代464

汉代465

一 九章律465

二 傍章465

二 越宫律与朝律465

四 其他466

魏晋南北朝466

一 魏代466

二 晋代467

三 南朝467

四 北朝468

隋代471

一 开皇元年律471

二 开皇三年律472

三 大业律472

四 开皇令472

五 大业令473

唐代473

一 高祖武德律典473

二 太宗贞观律典473

三 高宗永徽律典474

四 高宗以后之律典475

五代477

一 后梁477

二 后唐477

三 后晋478

四 后汉478

五 后周478

捌 宋代479

一 唐律479

二 刑统479

三 编敕480

四 法医学480

五 其他481

辽金二代485

一 辽律典485

二 金律典486

元代487

一 金泰和律487

二 至元新格487

三 风宪宏纲487

四 大元通制487

五 元典章488

六 至正条格488

拾壹明代489

一 大明律489

二 问刑条例删定490

三 会典490

拾贰清代490

一 大清律集解附例490

二 康熙会典491

三 雍正会典491

四 大清律例491

五 光绪会典491

六 大清现行刑律492

七 大清新刑律492

八 大清民律草案493

九 商律493

十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494

十一 行政法典494

拾叁民国495

一 刑法之纂修495

二 民法之纂修496

三 诉讼法之纂修497

四 宪法之纂修498

第五节历代典律之内容499

先秦律及法家思想499

一 管仲500

二 商鞅500

三 韩非501

秦律502

一 田律503

二 厩律503

三 仓律504

四 金布律506

五 关市律508

六 工律508

七 徭律510

八 司空律510

九 军爵律512

十 置吏律512

十一 效律512

十二 传食律513

十三 行书律513

十四 内史杂律514

十五 尉杂律515

十六 属邦律515

十七 刑罚律515

汉律516

一 盗律516

二 贼律516

三 囚律516

四 捕律517

五 具律517

六 户律518

七 兴律519

八 厩律519

九 杂律519

魏晋南北朝律519

一 魏律519

二 晋律520

三 南朝(宋齐律)522

四 南朝(梁律)523

五 南朝(陈律)524

六 北朝(北魏律)526

七 北朝(北齐律)528

八 北周律529

隋律530

一 诉讼法制530

二 刑案实例及民刑事法制531

唐律532

一 刑法总则532

二 刑法分则535

三 诉讼法制539

四 民法541

柒 五代律545

捌 宋律546

辽金律549

一 辽律549

二 金律550

元律550

一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550

二 民法及民事诉讼法551

拾壹明律552

一 刑法552

二 诉讼法556

三 民法557

拾贰清律558

一 刑法558

二 诉讼法562

三 民法564

第六节现行法律566

宪法566

一 总纲567

二 人民之权利义务568

三 国民大会570

四 总统572

五 行政573

六 立法575

七 司法577

八 考试578

九 监察578

十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580

十一 地方制度584

十二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586

十三 基本国策587

十四 宪法之施行及修改591

贰 民法592

叁 民事诉讼法596

肆 刑法598

伍 刑事诉讼法602

行政法604

一 内政604

三 军政605

三 地政605

四 财政606

五 经济606

六 人事607

七 教育607

八 专门职业607

九 行政救济及司法服务608

第七章教育609

第一节教育思想609

中国教育思想概述609

一 教育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重要性609

二 中国教育思想之要义611

贰 周代之教育思想620

周代之教育思想家621

一 孔子之教育思想621

二 孟子之教育思想626

三 荀子之教育思想627

四 墨子之教育思想630

五 韩非之教育思想631

肆 秦代之教育思想632

伍 汉代之教育思想634

汉代之教育思想家635

一 贾谊之教育思想635

二 董仲舒之教育思想637

三 刘向之教育思想638

四 王充之教育思想639

柒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思想641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思想家642

一 颜之推之教育思想642

二 傅玄之教育思想644

玖 隋唐之教育思想644

隋唐之教育思想家645

一 王通之教育思想645

二 韩愈之教育思想646

拾壹 宋元明之教育思想647

拾贰宋元明之教育思想家649

一 胡瑗之教育思想649

二 周敦颐之教育思想650

三 张载之教育思想651

四 王安石之教育思想652

五 程颢之教育思想654

六 程颐之教育思想(附二程比较)654

七 朱熹之教育思想657

八 吕祖谦之教育思想661

九 陆九渊之教育思想(附朱陆比较)663

十 许衡之教育思想(元)665

十一 吴澄之教育思想668

十二 吴与弼之教育思想(明)668

十三 陈献章之教育思想669

十四 薛瑄之教育思想671

十五 王守仁之教育思想672

十六 刘宗周之教育思想674

拾叁 清代之教育思想675

拾肆清代之教育思想家677

一 黄宗羲之教育思想677

二 顾炎武之教育思想678

三 王夫之之教育思想680

四 戴震之教育思想682

五 章学诚之教育思想684

六 张之洞之教育思想685

拾伍 近代之教育思想688

拾陆 民国以来之教育思想690

拾柒民国以来之教育思想家692

一 梁启超之教育思想692

二 蔡元培之教育思想696

拾捌 附中国历代教育家生卒年表699

第二节教育制度709

壹 虞、夏、商之教育概述709

西周之教育制度710

一 教育政策(宗旨)710

二 教育行政(官署)711

三 学制系统712

东周(春秋、战国)之教育状况721

一 官学之不振721

二 私学之兴起721

三 养士制之产生722

四 学术发达之原因723

秦代之教育制度723

一 综论723

二 学制724

两汉之教育制度725

一 教育政策725

二 教育行政726

三 学制系统726

魏晋南北朝之教育制度731

一 综论731

二 曹魏之国学与乡学731

三 两晋之国学与乡学732

四 南朝之国学与乡学733

五 北朝之国学与乡学734

六 此时期之私学状况735

隋代之教育制度735

一 教育政策735

二 教育行政736

三 学制系统737

唐代之教育制度740

一 教育政策740

二 教育行政741

三 学制系统741

宋代之教育制度750

一 教育政策750

二 教育行政750

三 学制系统751

元代之教育制度760

一 教育政策760

二 教育行政761

三 学制系统761

拾壹明代之教育制度767

一 教育政策767

二 教育行政768

三 学制系统769

拾贰清代之教育制度773

一 教育政策773

二 教育行政774

三 学制系统775

拾叁近代之教育制度784

一 近代教育之产生784

二 近代教育之特色785

三 新教育之进展786

拾肆民国以来之教育制度796

一 教育之发展796

二 教育政策801

三 教育行政809

四 学制系统826

第三节国民教育834

幼稚教育834

一 萌芽期834

二 成长期835

三 现行期836

四 行政组织841

五 教育目标842

六 课程范围843

七 幼稚师资844

八 教育方法847

国民小学教育848

一 民国以前国民小学教育概述848

二 民国成立以后推行国民小学教育状况850

三 国民小学教育之改革851

四 国民义务教育之延长855

五 国民小学之行政组织(附县市现行图)856

六 国民小学之课程864

七 国民小学之教学目标871

八 国民小学之训育目标872

九 国民小学之师资876

国民中学教育878

一 国民中学设置之缘起与宗旨878

二 国民中学实施纲要879

三 国民中学实施条例881

四 国民中学教育之施行884

五 国民中学之设置原则887

六 国民中学之行政组织888

七 国民中学之课程890

八 国民中学之师资898

九 国民中学教育实施以来之成效902

十 国民教育法之比较903

第四节中等教育912

壹 中等教育之重要性912

贰 民国以前中等教育之形成912

叁 民国以后中等教育之演进913

中等教育目标之改进920

一 民国以前920

二 民国以后921

伍 中等学校之行政组织(附系统图)923

中等学校之课程929

一 修订缘起930

二 修订原则930

三 教学科目和时间931

四 修订之特点936

柒 中等学校之师资940

捌 中等教育之训育944

第五节专科、职业教育948

专科教育948

一 专科教育制度之演进948

二 专科教育之行政组织957

三 专科学校之课程960

四 专科学校之师资969

五 专科学校之训育973

职业教育974

一 职业教育之意义975

二 学制与规程之演进976

三 职业教育之分类984

四 职业教育之改进989

五 课程与教材991

六 师资1002

七 训育1004

第六节高等教育1007

壹 高等教育之要义1007

贰 高等教育制度之演进1008

叁 高等教育之发展1025

肆 大学之行政组织1029

伍 大学课程之沿革1035

陆 大学课程之现状1041

柒 大学教职员之编制1044

捌 提高大学教师素质之措施1045

玖 大学之训导工作1047

拾 高等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中之地位1047

第七节社会教育1051

壹 社会教育之意义1051

贰 社会教育之演进1053

叁 社会教育之实施原则1064

肆 社会教育之行政机构及职掌(附系统图)1070

补习教育1072

一 补习教育概要1072

二 补习学校1078

视听(电化)教育1081

一 沿革述要1081

二 社会视听教育1083

三 实验空中学校(附系统图)1088

语文教育1092

一 推行经过1092

二 实施之成效1098

第八节特殊教育1099

壹 特殊教育之意义1099

贰 特殊教育之沿革述要1100

盲教育1108

一 台北市立盲聋学校(盲科)1108

二 省立台中启明学校1110

聋教育1111

一 台北市立盲聋学校(聋科)1111

二 省立台南启聪学校1113

三 省立台中启聪学校1115

伍 肢体残障教育1117

陆 其他特殊教育1122

第九节师范教育1125

壹 师范教育之缘起及演进1125

现行师范学制1130

一 小学师资之训练1130

二 中等学校师资之训练1131

高等师范教育1132

一 设置沿革1132

二 行政组织1138

三 课程之设计1139

四 中等教育之辅导1140

专科师范教育1145

一 设置述要1145

二 行政组织1150

三 课程设计1152

四 训练标准1159

五 实习规程1162

六 服务要点1164

师资训练1165

一 中等学校部分1165

二 国民小学部分1170

1989《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明编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7册(1987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7册
1987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1982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1982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1985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
1985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1984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
1984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1983.10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1983.10 中华文化基金会
环华百科全书  第13卷( PDF版)
环华百科全书 第13卷
儿童教育出版社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1983 PDF版)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
1983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9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9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8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8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