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求取 ⇩

第三章外交1

第一节春秋之会盟1

会盟之肇因1

一 政治:权力相争1

二 社会:恩怨失调3

三 经济:唯利是图4

会盟之起源及目的6

一 会盟之起源6

二 会盟之目的7

结盟之形式7

一 约会7

二 登坛8

三 发言8

四 歃血8

五 载书9

六 享宴与归饩9

七 盟后朝聘9

列国争霸之外交政策10

一 东西结党10

二 召陵之师10

三 宋襄被执11

四 城濮之战12

五 秦晋交争12

六 辰陵之盟13

七 鞍战挫齐14

八 晋楚争郑14

九 晋城虎牢15

十 陈郑地位15

十一 晋联东吴16

十二 诸夏内争16

十三 平阴之役17

十四 宋盟之局17

十五 申会一变18

十六 吴楚大战18

十七 齐景争霸19

十八 无霸之势20

十九 黄池之会20

霸主领导之会盟20

一 齐霸之会盟20

二 晋霸之会盟21

三 楚霸之会盟21

四 晋楚对峙之会盟22

五 吴霸之会盟22

春秋外交使节简介23

一 管仲23

二 仲孙湫23

三 叔兴24

四 周王阅24

五 范昭25

六 华耦25

七 解阳26

八 刘康公26

九 孙文子27

十 赵武27

十一 吴公子札28

十二 叔弓29

十三 陈无宇29

十四 蹶繇30

十五 韩宣子30

十六 枝如子躬31

十七 子服惠伯31

十八 公孙青32

十九 叔孙婼32

二十 乐祁33

廿一 芋尹盖34

第二节战国之外交34

战国初期之外交34

一 三家分晋35

二 田氏篡齐36

贰 苏秦之合纵38

叁 张仪之连横43

肆 范雎之远交近攻47

战国四公子之外交50

一 齐之孟尝君50

二 赵之平原君51

三 魏之信陵君52

四 楚之春申君55

陆 秦国之统一58

战国时期重要外交使节简介60

一 张孟谈60

二 蔺相如60

三 颜率61

四 陈轸61

五 苏代62

六 苏厉62

七 公孙衍62

八 鲁仲连62

九 蔡泽63

十 淳于髡63

第三节 秦之外交63

第四节汉之外交64

汉对外关系64

一 朝鲜64

二 夫余65

三 高句骊65

四 濊65

五 倭66

六 南越66

七 闽越及东瓯67

八 巴郡、南蛮郡68

九 西南夷69

十 羌70

十一 大月氏72

十二 乌孙74

十三 车师76

十四 莎车76

十五 鄯善77

十六 罽宾78

十七 安息80

十八 康居80

十九 大宛81

二十 龟兹81

廿一 疏勒82

廿二 焉耆82

廿三 匈奴83

廿四 乌桓86

廿五 鲜卑87

廿六 其他88

汉对外机构89

一 典客89

二 大鸿胪90

三 大行令90

四 典乐90

五 典属国91

六 客曹91

汉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91

一 郦食其91

二 隋何92

三 刘敬92

四 陆贾93

五 安国少季93

六 司马相如94

七 终军94

八 苏武95

九 常惠96

十 张骞96

十一 汲黯97

十二 王乌98

十三 郭吉98

十四 傅介子99

十五 冯奉世99

十六 董忠100

十七 谷吉100

十八 韩昌101

十九 文忠102

二十 赵德102

廿一 陈汤102

廿二 段会宗103

廿三 夏侯藩103

廿四 陈饶104

廿五 王咸105

廿六 宋均106

廿七 伏隆106

廿八 来歙107

廿九 郑众108

三十 班超108

卅一 李恂111

卅二 梁讽111

卅三 陈龟111

卅四 马自磾112

卅五 赵岐112

第五节三国时期之外交113

壹 吴蜀连和以抗魏113

贰 吴魏连和以抗蜀118

三国与四夷之关系123

一 乌丸123

二 匈奴124

三 羌125

四 高句丽125

五 带方125

六 鲜卑126

七 倭126

八 濊127

九 交址127

十 扶南、林邑、堂明128

三国对外机构128

大鸿胪128

三国重要外交使节简介128

一 张既128

二 卫觊129

三 魏招130

四 魏邢贞131

五 李佐131

六 孙乾131

七 刘巴132

八 简雍132

九 马良133

十 陈震133

十一 宗预134

十二 伊籍135

十三 李密135

十四 邓芝135

十五 董恢136

十六 费袆137

十七 张纮137

十八 鲁肃137

十九 诸葛瑾138

二十 郑泉138

廿一 赵咨139

廿二 冯熙139

廿三 张温140

廿四 顾徽141

廿五 陈化142

廿六 是仪142

廿七 薛珝142

廿八 张俨143

廿九 纪陟143

三十 沈珩144

第六节晋之外交144

晋与四裔之关系144

一 夫余144

二 马韩145

三 辰韩145

四 肃慎氏145

五 倭人146

六 裨离等十国146

七 焉耆146

八 龟兹146

九 大宛147

十 康居147

十一 大秦147

十二 林邑147

十三 扶南148

十四 匈奴148

晋外交机构149

大鸿胪149

晋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149

一 王骘149

二 俞归150

三 张袆150

第七节南北朝之外交151

南朝与北朝之关系151

一 宋与北魏151

二 齐与北魏152

三 梁与北魏153

四 梁与北齐154

五 陈与北齐155

六 陈与北周155

南朝外交机构156

一 宋——大鸿胪156

二 南齐——鸿胪156

三 梁——谒者台仆射157

四 陈——鸿胪157

北朝外交机构157

一 北魏——大鸿胪、典属国157

二 北齐——鸿胪寺、昭玄寺158

三 北周——宾部中大夫159

南朝与四裔之关系160

一 林邑160

二 扶南161

三 诃罗陁161

四 呵罗单161

五 婆皇161

六 婆达161

七 阇婆达162

八 槃槃163

九 丹丹163

十 干陁利163

十一 狼牙脩164

十二 婆利164

十三 中天竺164

十四 天竺迦毗黎164

十五 师子165

十六 高句丽165

十七 百济166

十八 新罗166

十九 倭国167

二十 河南167

廿一 宕昌167

廿二 邓至168

廿三 武兴168

廿四 荆、雍州蛮168

廿五 高昌169

廿六 滑国169

廿七 白题170

廿八 龟兹170

廿九 于阗170

三十 渴盘陁170

卅一 末国171

卅二 波斯171

卅三 蠕蠕171

北朝与四裔之关系172

一 高丽172

二 百济174

三 勿吉175

四 奚国176

五 契丹176

六 室韦177

七 地豆干177

八 倭国178

九 蛮178

十 獠180

十一 氐180

十二 吐谷浑181

十三 宕昌羌183

十四 稽胡183

十五 西域184

十六 鄯善185

十七 于阗185

十八 车师186

十九 高昌186

二十 悦般187

廿一 波斯188

廿二 嚈达188

廿三 蠕蠕188

廿四 徒何段就六眷191

廿五 高车191

廿六 副伏罗192

廿七 突厥193

廿八 其他194

南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195

一 桓荣祖195

二 萧惠基196

三 明僧皓196

四 江景玄196

五 丘冠先197

六 颜幼明197

七 沈浚198

八 范缜198

九 徐陵199

十 阮卓200

十一 王瑜200

北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200

一 李顺200

二 燕凤初202

三 公孙轨203

四 宋弁203

五 封轨203

六 程骏204

七 李彪204

八 卢昶205

九 高徽206

十 鹿悆206

十一 孟威206

十二 李谐207

十三 朱长生207

十四 元孚208

十五 子简208

十六 子昕209

十七 耿贰209

十八 张华原209

十九 杨荐210

二十 杜杲211

廿一 窦毅212

廿二 王庆212

廿三 贺若谊213

廿四 柳庄213

廿五 申徽214

廿六 袁敞215

第八节隋之外交215

隋与四夷之关系215

一 高丽215

二 百济216

三 新罗217

四 靺鞨217

五 流求217

六 倭国218

七 林邑218

八 赤土219

九 真腊220

十 婆利220

十一 吐谷浑220

十二 党项221

十三 高昌221

十四 突厥221

十五 西突厥222

十六 契丹223

十七 其他223

隋外交机构224

一 鸿胪寺224

二 四方馆225

隋朝重要外交使节简介226

一 长孙晟226

二 常骏226

三 宇文?227

四 虞庆则227

五 崔君肃228

第九节唐之外交228

唐对外关系228

一 东突厥228

二 西突厥231

三 突骑施232

四 吐蕃232

五 回纥237

六 沙陀241

七 高丽、百济、新罗245

八 日本247

九 党项247

十 东女249

十一 高昌250

十二 吐谷浑251

十三 焉耆253

十四 龟兹254

十五 疏勒255

十六 于阗255

十七 天竺256

十八 罽宾257

十九 小勃律257

二十 吐火罗258

廿一 波斯258

廿二 大食259

廿三 南诏260

廿四 两爨蛮263

廿五 康264

廿六 南平獠265

廿七 西原蛮266

廿八 宁远268

廿九 护蜜268

三十 东谢蛮269

卅一 诃陵269

卅二 石270

卅三 个失蜜270

卅四 环王271

卅五 真腊271

卅六 流鬼272

卅七 泥婆罗272

卅八 爨蛮272

卅九 牂柯273

四十 其他273

唐对外机构287

一 鸿胪寺287

二 典客署288

三 掌客289

四 鸿胪寺译史289

唐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289

一 胡证289

二 归崇敬290

三 刘文静290

四 萧昕290

五 相里玄奖291

六 郑元璹291

七 郭元振292

八 陈大德293

九 裴矩294

十 高表仁295

十一 郭降296

十二 源休296

十三 崔汉衡297

十四 李瑰298

十五 蒋俨298

十六 田归道298

十七 殷侑299

第十节五代十国之外交299

五代十国对外关系299

一 契丹299

二 吐蕃302

三 回鹘303

四 高丽305

五 党项305

五代十国重要外交使节简介306

一 李振306

二 马嗣勋306

三 李承勋307

四 李严307

五 姚坤308

六 冯道309

七 杜杲309

第十一节宋之外交310

宋对外关系310

宋与辽、金、元及西夏之关系310

(一)契丹310

(二)与辽之议和311

(三)女真之兴及宋约金灭辽312

(四)宋金交战及宋之南渡313

(五)金与南宋之战314

(六)绍兴之和议315

(七)宋会蒙古灭金316

(八)宋元构衅316

(九)宋与西夏之交涉317

二 宋与出他外国之关系318

(一)交址318

(二)大理319

(三)占城320

(四)真腊320

(五)蒲甘国320

(六)邈黎国321

(七)三佛齐国321

(八)阇婆国321

(九)南毗国322

(一〇)勃尼国322

(一一)注辇国322

(一二)丹眉流国322

(一三)天竺323

(一四)于阗323

(一五)高昌324

(一六)大食324

(一七)层檀324

(一八)龟兹325

(一九)沙洲325

(二〇)拂菻325

(二一)琉求325

(二二)安定326

(二三)渤海327

(二四)日本327

(二五)党项327

(二六)吐蕃327

(二七)高丽328

宋之对外政策328

一 宋与辽328

二 宋与金330

叁 宋之外交机构330

宋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331

一 毕仲衍331

二 卫肤敏332

三 张邵333

四 洪皓333

五 王楠334

六 朱弁335

七 曹勋335

八 方信孺336

九 魏杞337

十 高遵裕337

第十二节元之外交338

元对外关系338

一 朝鲜338

二 日本340

三 缅甸341

四 占城、安南341

五 琉求342

六 三屿343

七 南洋诸国343

八 欧州诸国343

九 非洲344

十 中亚344

十一 中南半岛344

十二 泰国345

十三 八百媳妇国346

十四 其他诸小国346

元之外交机构347

一 八府宰相347

元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348

一 铁连348

二 郝经349

三 梁曾350

第十三节明之外交352

明对外关系352

一 朝鲜352

二 鞑靼354

三 卫拉特356

四 乌梁海、朵颜356

五 哈密诸卫357

六 安南357

七 忽鲁谟斯359

八 琉球359

九 吕宋360

十 合猫里360

十一 美洛居360

十二 占城361

十三 真腊361

十四 暹逻361

十五 爪哇361

十六 三佛齐362

十七 浡泥362

十八 满刺拉362

十九 苏门答剌362

二十 须文达那363

廿一 彭亨363

廿二 朵颜363

廿三 佛郎机364

廿四 和兰364

廿五 拂菻365

廿六 意大里亚365

廿七 瓦剌366

廿八 日本366

廿九 其他诸小国367

三十 郑和下西洋370

明外交机构372

一 鸿胪寺372

二 四译馆373

明代重要外交使节简介373

一 汪河373

二 赵秩、沈秩、杨载373

三 傅安374

四 陈诚376

五 周让377

六 郭骥377

第十四节清初之外交378

清初对外关系378

清代与国内各民族之关系378

(一)清与准噶尔之关系378

(二)清与西藏之关系379

(三)清与回部之关系379

(四)清与苗族之关系380

(五)清与台湾之关系381

清与诸属国之关系382

(一)清与朝鲜之关系382

(二)清与尼泊尔之关系383

(三)清与缅甸之关系384

(四)清与暹逻之关系384

(五)清与安南之关系385

(六)清与琉球之关系386

第十五节清末与中华民国之外交387

近世外交概要387

一 外交之名义387

二 外交机关390

三 外交代表393

四 使馆399

五 领事制度409

六 国际会议417

七 条约之缔订420

八 外交特权与豁免425

九 外交礼仪429

附壹国际礼节433

一 绪言433

二 衣444

三 食446

四 住451

五 行451

六 育454

七 乐461

贰 近世外交大事年表462

叁 近世条约一览表507

近世外交机构583

一 清末外交机构583

二 中华民国外交部586

第四章财用625

第一节财经政策与思想625

春秋战国财经思想625

一 当时农工商业状况625

二 儒家之财经思想626

三 法家之财经思想628

汉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30

一 各帝之财经政策630

二 诸家之财经思想634

南北朝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39

一 当时财经概况639

二 当时财税制度640

三 诸家之财经思想640

隋唐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41

一 隋代国计富足之因641

二 唐代财政金融之进步642

三 隋唐诸家之财经思想与政策642

宋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50

一 宋代财政金融政策与农工商业之兴起650

二 宋代诸家之财经思想651

元代之财政与财经思想656

一 元代之财政656

二 耶律楚材之财经思想与政策657

三 其余诸家之财经思想658

明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58

一 明代之财政政策658

二 张居正之财经思想与政策659

三 其余诸家之财经思想660

清代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61

一 清代之财政概况661

二 诸家之财经思想662

三 清末民初之实业家665

国父与总统蒋公之财经思想665

一 国父孙中山先生之财经思想665

二 总统蒋公之财经思想667

民国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69

民元至十六年之财经政策669

(一)当时财政状况669

(二)诸家之财经思想与政策670

民十六至二十六年之财经政策671

(一)当时财政状况671

(二)诸家之财经政策672

抗战时期之财经政策674

(一)当时财政状况674

(二)诸家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75

复员戡乱时期之财经政策677

(一)当时财政状况677

(二)当时之财经政策678

中兴复国时期之财经政策680

(一)当时财政状况680

(二)各家之财经政策与思想682

第二节田赋684

上古田赋684

一 原始田赋之意义与方法684

二 贡助彻685

三 履亩税之开始688

四 战国时期田赋制度之进步689

秦汉之田赋——薄赋论之形成及其实际690

一 自重赋至薄赋690

二 附加税及以钱物为赋694

三 清丈与亩税694

魏晋六朝之赋税696

一 三国时期之田赋696

二 户调697

三 南朝田赋698

四 均田制以前北方之田赋699

五 均田制为从口税700

唐五代之赋税702

一 租庸调制之实际702

二 租庸调制之维持704

三 两税705

四 与两税同时之田赋情弊706

五 五代田赋708

两宋之赋税709

一 宋初田赋709

二 方田与首实711

三 南宋经界法713

四 南宋田赋弊事714

辽金元之田赋715

一 辽之田赋715

二 金之田赋716

三 元田赋制之演进718

四 元经理与自实之法719

明代之田赋720

鱼鳞册及清丈720

(一)明初鱼鳞册720

(二)鱼鳞册之破湮及历次清丈721

明代田赋之沿革722

(一)征收与观念之进步722

(二)明田赋弊薮722

一条鞭与加派723

(一)一条鞭与田赋723

(二)明季加派724

清代之田赋725

清前叶赋制之因革725

(一)清初赋制之沿袭与创制725

(二)地丁制度726

(三)清丈理论之转变726

清赋制之开展727

(一)用银与火耗727

(二)征收方法之进步728

三 晚清之田赋728

民国之田赋730

一 民国初年赋制之因革730

北伐前后之田赋状况732

抗战前田赋之动向734

(一)地价税之成立734

(二)土地陈报735

(三)土地清丈736

(四)附加税之裁限737

(五)征收制度之改良738

抗战期间之田赋措施739

(一)战区土地租税措施739

(二)征收制度之改革740

(三)整理赋籍741

五 政府迁台后之田赋742

第三节财务行政组织746

壹 周之前与财政有关之官制746

周代财务行政组织747

一 官制747

二 财政制度748

财务行政组织748

(一)周代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48

(二)周代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50

秦代财务行政组织750

一 统一国家财政之措施750

财务行政组织751

(一)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51

(二)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52

汉代财务行政组织75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53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54

魏晋财务行政组织757

一 魏代财务行政组织757

二 晋代财务行政组织758

南北朝财务行政组织759

一 南朝财务行政组织759

二 北朝财务行政组织760

隋代财务行政组织76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62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63

唐代财务行政组织764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64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66

三 使769

宋代财务行政组织769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70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72

元代财务行政组织774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74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75

拾壹明代财务行政组织776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77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79

拾贰清代财务行政组织782

一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83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86

拾叁 民国财务行政组织789

中央财务行政组织789

二 地方财务行政组织794

第四节俸给制度795

周代俸给制度795

一 俸给制度之作用796

二 周代以前无俸禄之制796

三 周代行分田定禄之制797

汉代俸给制度797

一 汉代俸给制度之特点797

二 汉代俸给制度797

魏晋俸给制度799

一 魏代俸给制度799

二 晋代俸给制度800

南北朝俸给制度800

南朝俸给制度800

(一)宋俸给制度801

(二)齐俸给制度801

(三)梁俸给制度801

(四)陈俸给制度802

北朝俸给制度802

(一)北魏俸给制度803

(二)北齐俸给制度804

(三)北周俸给制度804

隋唐俸给制度804

一 隋代俸给制度805

二 唐代俸给制度806

陆 宋代俸给制度808

柒 元代俸给制度811

捌 明代俸给制度813

玖 清代俸给制度814

民国俸给制度816

一 公务人员之俸给种类817

二 公务人员之俸给核叙823

第五节审计制度825

壹 我国审计制度之特质825

中国历代审计制度826

一 周代审计制度826

二 秦代审计制度827

三 汉代审计制度827

四 魏晋南北朝审计制度827

隋唐五代之审计制度828

六 宋代审计制度828

七 辽金审计制度829

八 元代审计制度829

九 明代审计制度830

十 清代审计制度830

民国审计制度之沿革831

一 民初北京政府审计制度831

二 军政时期审计制度833

三 训政时期审计制度834

四 行宪以后审计制度836

现行政府审计机关837

一 中央审计机关837

二 省市地方审计机关838

三 驻在机关审计机构839

第六节公有财产839

夏代公有财产839

一 唐虞公有财产840

二 夏代公有财产840

贰 商代公有财产840

叁 周代公有财产841

肆 春秋战国公有财产842

伍 秦代公有财产843

陆 汉代公有财产843

柒 魏代公有财产844

捌 晋代公有财产845

南北朝公有财产846

一 南朝公有财产846

二 北朝公有财产847

拾 唐代公有财产849

拾壹 宋代公有财产851

拾贰 元代公有财产855

拾叁 明代公有财产858

拾肆 清代公有财产863

拾伍民国国有财产867

一 国有财产之定义867

国有财产范围及类别868

三 国有土地概况868

四 国有财产管理机关873

第七节公营事业882

壹 周代公营事业882

春秋战国公营事业883

一 公营商业883

二 专卖事业884

三 公营事业885

叁 秦代公营事业885

汉代公营事业886

一 专卖事业886

二 公营商业888

唐代公营事业889

一 独占事业889

二 专卖事业891

宋代公营事业896

一 独占事业896

二 专卖事业897

三 公营商业904

元代公营事业904

一 独占事业905

二 专卖事业905

明代公营事业910

一 专卖事业910

二 专营事业915

清代公营事业916

一 专卖事业917

二 交通事业923

三 金融事业926

四 其他公营事业927

民国公营事业927

一 金融事业927

二 生产事业943

三 专卖事业958

第八节度量衡967

中国度量衡制度之标准967

一 以黄钟为度量衡之标准969

以秬黍为度量衡之标准971

三 三黍四律法972

四 以货币为度量衡之标准973

五 以圭璧为尺度之标准974

六 以自然物为度量衡之标准976

中国历代度量衡标准之变迁978

一 变迁之分期978

二 长度标准之变迁978

三 容量标准之变迁980

四 重量标准之变迁982

五 地亩标准之变迁984

中国历代划一度量衡之政策985

一 五帝三代之世985

二 秦汉之际986

三 新莽之时987

四 唐代990

五 宋元二代991

六 明代992

七 清代994

中国近代度量衡之紊乱996

一 紊乱之原因996

二 度之紊乱997

三 量之紊乱999

四 衡之紊乱1000

五 亩之紊乱1001

伍 民初度量衡之整理1002

陆 国民政府之划一度量衡1003

1989《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明编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6册(1987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6册
1987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1982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1982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1985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
1985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1984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
1984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1983.10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1983.10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1983 PDF版)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
1983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9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9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8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8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7册(1987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7册
1987 中华文化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