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求取 ⇩

第一章经学1

第一节 经学总论1

壹 经之名称1

贰 经之种数4

叁 经之次序7

肆 经之简介11

一、周易11

二、尚书25

三、诗经40

四、周礼54

五、仪礼81

六、礼记86

七、春秋三传98

甲 春秋98

乙 左传104

丙 公羊传110

丁 谷梁传116

八、论语118

九、孝经126

一○、大戴礼记130

第二节 经学师儒136

壹 先秦之经师136

贰 两汉之经师141

附 两汉经学师承表162

叁 三国晋南北朝之经学师儒170

肆 隋唐之经学师儒183

伍 宋之经学师儒189

陆 元明之经学师儒193

柒 清之经学师儒197

附 清代经学师承表240

捌 民国六十年来之经学师儒257

壹 易类261

第三节 经学述著261

贰 书类279

叁 诗类300

一、周礼320

肆 礼类320

二、仪礼323

三、礼记325

四、三礼总义类333

伍 春秋类335

陆 孝经类351

柒 四书类356

捌 群经总义类382

壹 周易之旨义393

第四节 群经大义393

贰 尚书之旨义394

叁 诗经之旨义396

肆 周礼之旨义397

伍 仪礼之旨义399

陆 礼记之旨义400

柒 春秋左氏传之旨义402

玖 春秋谷梁传之旨义404

捌 春秋公羊传之旨义404

拾 论语之旨义407

壹壹 孝经之旨义408

壹贰 大戴礼记之旨义409

一、庄子天下篇411

壹 庄子、淮南子、汉书艺文志之诸子起源论411

第二章子学411

第一节 诸子起源411

二、淮南子要略412

三、汉书艺文志413

一、章学诚414

贰 清季以来各家之诸子起源论414

二、龚自珍415

五、梁启超416

四、江瑔416

三、张尔田416

六、蒋伯潜419

七、马浮420

第二节 诸子流别421

六、庄周422

五、关尹、老聃422

壹 庄子天下篇422

一、墨翟、禽滑厘422

二、相里勤、五侯之徒、苦获、己齿、邓陵子422

三、宋?、尹文422

四、彭蒙、田骈、慎到422

(五)惠施、邓析423

(四)慎到、田骈423

贰 荀子非十二子篇、天论篇、解蔽篇423

一、非十二子篇423

(一)它嚣、魏牟423

(二)陈仲、史423

(三)墨翟、宋?423

三、解蔽篇424

二、天论篇424

(六)子思、孟轲424

肆 尸子广泽篇425

二、墨家425

叁 韩非子显学篇425

一、儒家425

陆 吕氏春秋不二篇426

二、尽心篇426

伍 孟子滕文公篇、尽心篇426

一、滕文公篇426

三、墨427

二、儒427

柒 淮南子要略427

捌 史记自序司马谈论六家要旨427

一、阴阳427

六、道428

五、名428

四、法428

一○、小说家429

九、农家429

玖 汉书艺文志429

一、儒家429

二、道家429

三、阴阳家429

四、法家429

五、名家429

六、墨家429

七、纵横家429

八、杂家429

拾 隋书经籍志430

二、道431

一、儒431

四、名432

三、法432

七、杂433

六、纵横433

五、墨433

一○、兵434

九、小说434

八、农434

一三、五行435

一二、历数435

一一、天文435

壹壹 旧唐书经籍志436

一四、医方436

壹贰 新唐书艺文志437

壹叁 宋史艺文志438

壹肆 明史艺文志439

一、子部总叙440

壹伍 四库全书子部440

(一)儒家441

二、子部分类说441

(四)农家442

(三)法家442

(二)兵家442

(七)术数443

(六)天文算法443

(五)医家443

(九)谱录444

(八)艺术444

(一一)类书445

(一○)杂家445

(一四)道家446

(一三)释家446

(一二)小说家446

壹 先秦时期447

第三节 诸子发展447

壹陆 清史稿艺文志447

一、儒家448

二、道家449

四、法家451

三、墨家451

六、阴阳家452

五、名家452

七、纵横家453

八、杂家454

一○、小说家455

九、农家455

一、独自著书立说者456

贰 两汉时期456

二、为先秦诸子作注者458

二、道家460

一、儒家460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460

五、治汉诸子469

四、纵横家469

三、杂家469

肆 隋唐五代时期470

一、儒家471

二、道家472

四、法家479

三、墨家479

六、纵横家480

五、名家480

八、治汉诸子481

七、杂家481

一、儒家483

伍 宋(辽、金)时期483

二、道家484

六、治汉诸子488

五、杂家488

三、法家488

四、名家488

一、诸子总论489

陆 元明时期489

二、儒家490

三、道家494

四、墨家507

五、法家510

六、名家515

七、杂家518

八、纵横家523

九、治汉诸子524

柒 清代529

一、诸子总论531

二、儒家532

三、道家538

四、墨家549

五、法家551

六、名家556

七、纵横家557

八、杂家558

九、农家560

一○、治汉诸子561

一、诸子总论564

捌 民国以来564

二、儒家565

三、道家568

四、墨家569

五、法家574

六、杂家576

七、名家577

八、治汉诸子578

(一)晏子581

一、儒家诸子581

第四节 诸子其人581

壹 先秦诸子581

(五)世子582

(四)景子582

(二)漆雕子582

(三)宓子582

(九)孟子583

(八)公孙尼子583

(六)魏文侯583

(七)李克583

(一二)寗越584

(一一)?子584

(一○)荀子584

(一八)徐子585

(一七)俟子585

(一三)王孙子585

(一四)公孙固585

(一五)羊子585

(一六)董子585

(二)太公586

(一)伊尹586

(一九)鲁仲连586

(二○)虞卿586

二、道家诸子586

(六)老子587

(五)管子587

(三)辛甲587

(四)鬻子587

(一一)列子588

(一○)庄子588

(七)文子588

(八)蜎子588

(九)关尹子588

(一七)老莱子589

(一六)田子589

(一二)老成子589

(一三)长卢子589

(一四)王狄子589

(一五)公子牟589

(一)宋司星子韦590

三、阴阳家诸子590

(一八)黔娄子590

(一九)宫孙子590

(二○)鹖冠子590

(二一)孙子590

(八)容成子591

(七)南公591

(二)公梼生591

(三)公孙发591

(四)邹子591

(五)乘丘子591

(六)杜文公591

(一)李子592

四、法家诸子592

(九)邹奭592

(一○)闾丘子592

(一一)冯促592

(一二)将巨子592

(一三)周伯592

(一四)于长592

(五)韩非子593

(四)慎子593

(二)商君593

(三)申子593

(三)公孙龙子594

(二)尹文子594

(六)游栖子594

五、名家诸子594

(一)邓析594

(一)尹佚595

六、墨家诸子595

(四)成公生595

(五)惠子595

(六)黄疵595

(七)毛公595

(六)墨子596

(五)胡非子596

(二)田俅子596

(三)我子596

(四)随巢子596

(二)张子597

(一)苏子597

七、纵横家诸子597

(二)伍员598

(一)孔甲598

(三)庞暖598

(四)阙子598

(五)国筮子598

八、杂家598

(六)尸子599

(五)尉缭子599

(三)子晚子599

(四)由余599

(三)宰氏600

(二)野老600

(七)吕不韦600

九、农家600

(一)神农600

(三)师旷601

(二)鬻子601

一○、小说家601

(一)伊尹601

(三)刘敬602

(二)陆贾602

贰 两汉诸子602

一、西汉诸子602

(一)朱建602

(七)刘德603

(六)贾谊603

(四)贾山603

(五)孔臧603

(一二)吾丘寿王604

(一一)终军604

(八)董仲舒604

(九)儿宽604

(一○)公孙弘604

(一八)刘向605

(一七)桓宽605

(一三)虞丘605

(一四)庄助605

(一五)臣彭605

(一六)李步昌605

(二三)晁错606

(二二)公孙浑邪606

(一九)扬雄606

(二○)曹羽606

(二一)婴齐606

(二六)主父偃607

(二五)邹阳607

(二四)蒯子607

(三○)刘安608

(二九)聊苍608

(二七)徐乐608

(二八)庄安608

(三四)董安国609

(三三)司马相如609

(三一)东方朔609

(三二)伯象609

(一)桓谭610

二 东汉诸子610

(三五)泛胜之610

(三六)蔡癸610

(三七)臣饶610

(三八)臣寿610

(三九)虞初610

(四)崔实611

(三)王符611

(二)王充611

(七)徐干612

(六)荀悦612

(五)应劭612

一 曹丕613

叁 魏晋至隋诸子613

(八)仲长统613

(九)蔡邕613

五 葛洪614

四 张华614

二 刘劭614

三 傅玄614

第五节 诸子其书615

七 王通615

六 刘昼615

壹 汉志诸子略所志现存诸书616

贰 汉志诸子略今亡佚诸书620

叁 周秦诸子不见汉志诸书636

肆 汉志以外两汉之重要诸子书637

伍 先秦诸子存目表(辑有佚文者亦录之)639

(一)伦理思想667

一 孔子思想要义667

第六节 诸子要义667

壹 儒家思想要义667

(三)教育原理668

2.德化政风668

(二)政治思想668

1.礼治社会668

2.入世之人生669

1.人本精神669

(四)孔子之精神669

(二)说仁义670

(一)道性善670

二 孟子思想要义670

(四)尚养气671

(三)倡仁政671

三 晏子思想要义672

(五)贵自得672

四 荀子思想要义673

(二)天道哲学674

(一)中心思想674

(三)政治哲学675

(四)教育哲学677

(一)形上思想678

一 老子思想要义678

贰 道家思想要义678

(三)人生哲学680

(二)知识论680

(四)政治哲学682

(一)本体论683

二 庄子思想要义683

(二)人生观684

(一)、道之诠释686

三 列子思想要义686

四 关尹子思想要义687

(二)、人生之意义687

一 空间假定688

叁 阴阳家思想要义688

二 时间运转689

(二)相胜690

(一)相生690

(一)礼与法691

一 管子思想要义691

肆 法家思想要义691

(三)为政之道692

(二)刑赏之要692

(四)崇法重令694

(一)顺时宜695

二 商子思想要义695

(五)平抑权险695

(六)严明赏罚695

四 慎子思想要义696

三 申子思想要义696

(二)尚实力696

(三)任法治696

(四)重刑赏696

(五)励农战696

(六)禁诗书696

(一)哲学思想697

五 韩非子思想要义697

(一)人生哲学697

(二)政治思想697

(二)政治思想698

(三)国防思想700

(四)教育思想702

一 邓析子思想要义703

伍 名家思想要义703

二 尹文子思想要义704

(三)讲刑名705

(二)任法705

(一)重道705

(二)白马论706

(一)指物论706

三 公孙龙子思想要义706

(四)通变论707

(三)坚白论707

四 惠子思想要义708

(五)名实论708

(二)思想学说709

(一)中心思想709

一 墨子思想要点711

陆 墨家思想要义711

(二)待人以爱712

(一)律己以俭712

(三)接物以智713

(四)力行之精神714

(五)交相利之社会715

二 墨子之思维理则716

柒 纵横家思想要义717

(二)法天爱民718

(一)尊师718

捌 杂家要义718

一 吕氏春秋要义718

(九)经济思想719

(八)学术统一719

(三)贵贤719

(四)用兵之道719

(五)刑名法术719

(六)合纵719

(七)民主思想719

(三)言性善欲反民心之本物720

(二)循天而与道游720

二 淮南子要义720

(一)以道为宇宙之本体720

玖 农家要义721

(四)杂揉法之无可而治721

拾 小说家要义722

(二)德化之政治主张723

(一)以诗、书六经为治国之本723

壹壹 两汉魏晋诸子要义723

一、陆贾新语要义723

(一)建立汉代外儒内法之政治型态724

二、贾子新书要义724

(三)建立儒、道并行互用之学风724

(三)以儒术作政治之用,不在理论之发挥725

(二)批评黄、老刑名,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先驱725

(二)阴阳五行说727

(一)论天——道德之天727

三、董子春秋繁露要义727

(四)灾异符命728

(三)倡天人相副728

(七)申明春秋义法730

(六)论人性谓有善质而未全善730

(五)历史演变之三统说730

(八)仁义五常之伦理道德观732

(九)合天道之儒家理想之治733

四、桓宽盐铁论要义734

(二)任用贤能735

(一)以正治国735

五、刘向新序要义735

(一)玄为宇宙之本体736

七、扬雄太玄要义736

(三)评点贤臣736

六、刘向说苑要义736

(二)论人性主善恶混737

(一)推崇伦理道德737

(二)阴阳交错为宇宙变化之法则737

(三)易经与老子之杂糅737

八、扬雄法言要义737

一○、王充论衡要义738

九、桓谭新论要义738

(三)政治之因革损益乃视时而定738

(四)反对方士神仙长生之说738

一一、王符潜夫论要义739

(三)命有吉凶性有善恶739

(一)天地合气生杀万物739

(二)天道即自然739

一二、仲长统昌言要义740

一四、荀悦申鉴要义741

一三、崔实政论要义741

一六、刘劭人物志要义742

一五、应劭风俗通要义742

一九、曹丕典论要义743

一八、徐干中论要义743

一七、蔡邕独断要义743

二三、刘书新论要义744

二二、葛洪抱朴子要义744

二○、傅玄傅子要义744

二一、张华博物志要义744

二四、王通文中子要义745

第一节 汉代道家对玄学之影响747

第三章玄学747

壹 黄老与老庄之区别748

贰 道家超越形躯之摄生落为道教执着形躯之养生755

叁 道家之达生观复变为任诞悖俗之狂放行为760

壹 孔孟心性论与汉人天人相应说之区别766

第二节 汉代儒家对玄学之影响766

贰 告子荀子性说对汉儒之影响772

叁 汉儒性说与魏晋才性论之关系779

第三节 玄学之酝酿与形成787

壹 道儒阴阳名法之混杂787

贰 清议品评之兴起792

叁 魏晋名理之兴起797

肆 魏晋玄学之形成804

第四节 玄学之内容810

壹 四本论810

贰 三理814

叁 三玄823

第五节 正始时代之名理学者837

壹 才性论者837

一、傅嘏837

二、钟会840

三、李丰843

四、王广845

贰 玄理论者847

一、何晏847

二、王弼852

三、荀粲857

第六节 何晏王弼之玄学859

壹 何晏之学说861

贰 王弼之学说864

一、以无为本反本为用864

二、得象忘言得意忘象868

三、圣人有情论872

四、王弼大衍义879

第七节 竹林七贤与林下之风883

壹 七贤林下同风883

贰 竹林七贤行思之别887

一、阮籍887

二、嵇康893

三、刘伶与阮咸904

四、山涛与王戎907

第八节 向秀郭象二庄注912

壹 向秀郭象注庄考912

贰 向秀郭象注庄异同917

叁 向郭注庄之要义923

一、向郭之逍遥义927

二、向郭之寄言出意932

三、向郭之迹与所以迹935

壹 张湛与列子939

一、张湛生平著作考略939

第九节 列子张湛注与玄学939

二、张湛与列子942

贰 张湛之思想945

一、阐内宏外以合儒道945

二、命定与肆情之调合948

第十节 葛洪抱朴子与玄学之关系951

壹 葛洪之生平与著作951

贰 葛洪内道外儒之思想955

叁 由道家渡向道教958

肆 对名教之维护964

伍 葛洪对清谈之态度与批评967

第十一节 结论971

壹 玄学与经学971

贰 玄学与佛学976

叁 玄学对後世之影响981

一、佛陀以前印度之思想界987

壹 佛教之成立及其背景987

(一)婆罗门教及其教典987

第一节 中国佛学之缘起987

第四章佛学987

(二)思想界之革新及混乱989

二、佛陀出世前印度之社会990

(一)四姓阶级之不平等990

(二)民族与社会之变迁991

三、佛陀正觉与佛教之成立992

(一)佛陀之年代及族系992

(二)佛陀之出家及正觉994

(三)转法轮及佛教成立995

(四)佛陀之教团及行化995

一、佛陀教说之大纲998

(一)四谛诠释998

贰 原始佛教之基本教理998

二、佛法立义之大本1000

(一)何谓因缘1000

(二)三转四谛1000

(二)十二因缘1001

(三)两重因果1005

三、佛家之修道行持1007

(一)八正道1007

(二)戒定慧1008

四、佛家之正见法印1009

(一)诸行无常1010

(二)诸法无我1011

(三)寂静涅槃1011

五、佛家之心物观察1012

(一)何谓五蕴1012

(二)五蕴和合1014

(一)何谓结集1015

一、结集经律圣典1015

(二)五百结集1015

叁 佛陀灭後之印度佛教1015

二、教团根本分裂1016

(一)七百结集1016

(二)大天五事1017

(三)第三结集1019

三、学派枝末分裂1020

(一)学派分裂1020

(二)分化原因1021

(三)枝末分裂1023

(四)分立事由1026

(五)部派学说1028

四、大乘佛教之兴起1032

(一)大乘缘起1032

(二)大乘名义1033

(三)行菩萨道1035

(四)二乘大较1036

(五)大乘分系1037

五、龙树系之大乘1038

(一)龙树之思想1038

(二)龙树之後继1040

(三)中观派末流1040

六、无著系之大乘1041

(一)空观与唯识1041

(二)无著之思想1043

(三)世亲之思想1045

(四)大乘起信论1046

(五)瑜伽行二派1047

七、真心派与密教1048

(一)真常唯心论1048

(二)密教之变迁1050

一、佛教传入之传说1053

肆 佛教之输入及其路线1053

(一)伯益已知有佛1053

(三)佛教灭於印1053

(二)周世佛法已来1054

(三)孔子知佛为圣1055

(四)尸罗来朝燕都1055

(五)古阿育王寺之发现1056

(七)汉初东方朔言劫火1057

(八)张骞使大夏闻浮屠之教1057

(六)室利防?佛经来化1057

(九)汉武帝事休屠王之金人1058

(一○)刘向列仙传叙在佛经者1060

(一一)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1061

(一二)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道1061

二、佛教传入之路线1065

(一)南海之通道1065

(一三)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1065

(二)西域之交通1066

一、汉至西晋为佛法输入播种时期1069

壹 中国佛学之兴起1069

(一)桓灵间为佛教在中国之纪元1069

第二节 中国佛学之发展1069

(二)注经讲经与沙门之西行求法1070

(三)西晋以前弘扬佛法多藉神通1071

二、东晋为佛学在中国生根之时期1072

(一)佛法於东晋始盛中土之原因1072

(二)道安恢宏中土佛学厥功至伟1073

(三)慧远结白莲社盛弘净土法门1075

(四)鸠摩罗什为佛典旧译之泰斗1076

(五)佛驮跋陀罗肇华严宗之端绪1076

三、南北朝为佛教宗派之形成时期1077

(一)扩充译场继前期未竟之余绪1077

(二)昙无谶译涅槃拓展中土佛理1079

(三)佛道二教论争与佛法之厄难1080

(四)性宗传入与南北宗派之形成1081

四、隋唐为佛教中国化之开展时期1082

(一)隋唐译场发展与译业之完成1082

(二)宗师辈出与创宗教判之完成1083

(三)隋唐佛法之所长与其中国化1085

(一)历史1086

一、俱舍宗1086

(二)经论1086

贰 中国佛学之开展与演变1086

(三)教义1087

(四)行证1089

(五)果位1091

(二)经论1092

(一)历史1092

(三)教义1092

二、成实宗1092

(四)行证1093

(五)果位1094

三、律宗1095

(一)起源与法统1095

(二)律典及教判1098

(三)主要之教义1099

(四)行证及果位1101

四、三论宗1102

(一)起源与流传1102

(二)经论及教判1103

(三)主要之教义1105

(四)行证及果位1106

五、天台宗1107

(一)起源与法统1107

(二)经论及教判1109

(三)主要之教义1112

(四)行证及果位1114

六、华严宗1118

(一)起源与法统1118

(二)经论及教判1120

(三)主要之教义1123

(四)行证与果位1128

七、法相宗1132

(一)起源与法统1132

(二)经论及教判1134

(三)主要之教义1135

(四)行证与果位1142

八、禅宗1146

(一)起源与法统1146

(二)经论及教判1150

(三)主要之教义1150

九、净土宗1162

(一)起源与法统1162

(四)行证及果位1162

(二)经论与教判1164

(三)主要之教义1165

(四)行证及果位1168

一○、真言宗1171

(一)名义与经论1171

(二)源流与教判1172

(三)主要之教义1174

(四)行证及果位1177

一一、各宗之融合1180

第三节 弘扬佛学之古德1182

壹 凡例1182

贰 东来译经僧俗表1184

叁 西行求法古德表1207

肆 义解弘法高僧表1223

伍 十宗宗师龙象表1271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典籍1314

壹 中国大藏经1314

一、藏经概说1314

(一)藏经之意义1314

(二)三藏之成立1315

二、中国大藏经之编译1317

(一)藏经中译之分期1317

(二)译分新旧之原因1317

(三)藏经中译之次第1321

(四)藏经目录之编辑1336

三、中国大藏经之组织1339

(一)开元释教录之格式1339

(二)至元法宝勘同录之格式1341

(三)明蕅益阅藏知津之格式1342

(四)大正新修大藏经之格式1344

四、中国大藏经之版本1346

(一)历代敕修之写本1346

(二)宋代刊印之版本1347

(三)元代刊印之版本1349

(四)明代刊印之版本1350

(五)清代刊印之版本1351

(六)高丽刊印之中国藏经1352

(七)日本刊印之中国藏经1353

贰 中国佛学典籍提要1355

一、经义1355

二、目录1387

三、总集1391

四、别集1393

五、传记1399

六、史志1412

七、类书1415

八、杂记1417

第一节 绪论1419

壹 理学之义界1419

第五章理学1419

贰 理学之根原1420

叁 理学之勃兴1423

肆 理学之价值1425

伍 理学之前导1427

一、传略1432

壹 周敦颐1432

二、学说1432

第二节 宋代之理学1432

三、述评1436

贰 邵雍1437

一、传略1437

二、学说1438

三、述评1447

叁 张载1448

一、传略1448

二、学说1449

三、述评1456

肆 程颢1457

一、传略1457

二、学说1458

三、述评1464

伍 程颐1465

一、传略1465

二、学说1467

三、述评1475

陆 程门诸子1477

一、谢良佐1477

二、游酢1478

三、杨时1479

四、尹焞1482

五、吕大临1483

六、罗从彦1484

七、李侗1486

八、胡宏1487

柒 朱熹1490

一、传略1490

二、学说1491

三、述评1506

捌 朱门诸子1508

一、蔡元定1508

二、蔡沈1509

三、黄干1509

四、陈淳1511

五、真德秀1512

六、魏了翁1513

七、黄震1514

玖 陆九渊1515

一、传略1515

八、王应麟1515

二、学说1517

三、述评1521

拾 陆门诸子1522

一、杨简1522

二、袁燮1524

三、舒璘1525

壹壹 湘学1526

一、胡安国1526

二、张栻1528

壹贰 浙学1530

一、吕祖谦1530

二、袁溉1533

三、郑伯熊1533

四、薛季宣1534

五、陈傅良1535

六、叶适1536

七、陈亮1539

八、唐仲友1540

第三节 元代之理学1542

壹 赵复1542

贰 许衡1543

一、传略1543

二、学说1544

三、述评1545

叁 刘因1545

肆 吴澄1546

伍 郑玉1549

陆 赵偕1552

第四节 明代之理学1553

壹 吴与弼——门人:胡居仁、娄谅1553

贰 陈献章——门人:湛若水1557

叁 薛瑄——门人:吕楠1564

肆 王守仁1567

一、传略1567

二、学说1569

三、述评1587

伍 王门诸子1590

一、徐爱1590

二、王艮1592

三、王畿1595

四、钱德洪1597

五、邹守益1598

六、薛侃1599

七、聂豹1600

八、罗洪先1602

九、欧阳德1603

十、刘文敏1605

陆 罗钦顺1606

一、传略1606

二、学说1607

柒 刘宗周1610

一、传略1610

三、述评1610

二、学说1612

三、述评1615

壹 黄宗羲1616

一、传略1616

第五节 清代之理学1616

二、学说1617

三、述评1620

贰 顾炎武1621

叁 孙奇逢1625

一、传略1625

二、学说1626

三、述评1628

肆 李颙1629

一、传略1629

二、学说1630

三、述评1632

伍 陆世仪1633

一、传略1633

二、学说1634

三、述评1637

一、传略1638

二、学说1638

陆 汤斌1638

柒 陆陇其1640

一、传略1640

三、述评1640

二、学说1641

捌 颜元1644

一、传略1644

三、述评1644

二、学说1645

三、述评1649

一、传略1650

二、学说1650

玖 戴震1650

三、述评1657

第六节 理学书目提要1658

第七节 理学家生卒年表1671

第六章哲学1685

第一节 绪论1685

第二节 蜕旧变新期之中国哲学1690

壹 概说1690

贰 龚自珍、魏源1692

叁 康有为1696

肆 谭嗣同1702

伍 梁启超1707

陆 章炳麟1714

柒 总评1720

第三节 全盘西化派之中国哲学1722

壹 概说1722

贰 严复、王国维1725

叁 胡适1734

肆 金岳霖1750

伍 冯友兰1754

第四节 回归传统时之中国哲学1763

壹 概说1763

贰 马浮1766

叁 梁漱溟1769

肆 熊十力1791

伍 张君劢1808

陆 陈大齐1811

柒 陈立夫1814

捌 钱穆1816

玖 方东美1820

拾 唐君毅1822

壹壹 牟宗三1827

壹贰 其他1839

1982《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0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化学  (1—2册)(1989 PDF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 化学 (1—2册)
1989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1982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2册
1982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1985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5册
1985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1984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4册
1984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1983.10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1983.10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国文学百科全书  第1册( PDF版)
中国文学百科全书 第1册
中国学典馆复馆筹备处
中华新版常识百科全书  第2册(1981 PDF版)
中华新版常识百科全书 第2册
1981 台湾中华书局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1983 PDF版)
中华百科全书 第1-10册
1983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中国文化小百科全书  1(1999 PDF版)
中国文化小百科全书 1
1999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25(1988 PDF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25
198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4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3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2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1989 PDF版)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1册
1989 中华文化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