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第2版》求取 ⇩

第一篇生物化学1

第一章绪论1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1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况3

三、生物化学与医药卫生的关系3

第二章蛋白质与核酸化学5

第一节蛋白质化学5

一、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5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6

三、蛋白质的命名与分类16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18

第二节核酸化学22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22

二、核酸的结构27

三、核酸的性质31

第三章34

第一节酶促反应的特点34

一、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一般催化剂相比的共同点34

二、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一般催化剂相比的不同点34

第二节酶的作用机理35

一、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5

二、中间产物学说36

三、诱导契合学说36

第三节酶的命名和分类36

一、酶的命名36

二、酶的分类37

第四节酶的化学本质、组成与结构38

一、酶的化学本质38

二、酶的分子组成38

三、酶的氨基酸组成与肽链结构39

四、酶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39

第五节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41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1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

三、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

四、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5

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5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7

第六节酶与医学的关系47

一、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47

二、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47

三、酶在治疗上的应用48

实验一 酶促反应的特异性48

实验二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50

第四章维生素53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53

一、维生素A53

二、维生素D54

三、维生素E55

四、维生素K56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56

一、维生素B156

二、维生素B257

三、维生素PP58

四、维生素B660

五、泛酸60

六、生物素61

七、叶酸62

八、维生素B1263

九、维生素C64

第五章生物氧化68

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方式与特点68

一、生物氧化的方式68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69

第二节重要的生物氧化体系69

一、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69

二、非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73

第三节生物氧化与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73

一、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73

二、三磷酸腺苷的生成74

三、能量的贮存75

四、能量的利用76

第四节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和利用77

一、二氧化碳的生成77

二、二氧化碳的利用77

实验三 琥珀酸脱氢作用的定性试验78

第六章糖的代谢80

第一节糖的消化和吸收80

一、糖的消化80

二、糖的吸收81

第二节 糖在体内的一般动态81

第三节糖的分解代谢82

一、糖的无氧分解82

二、糖的有氧氧化86

三、磷酸戊糖通路90

第四节糖原的合成和分解92

一、糖原的合成93

二、糖原的分解93

第五节糖异生作用94

一、糖异生的途径94

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95

第六节血糖95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95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96

第七节糖代谢紊乱98

一、低血糖及低血糖症98

二、高血糖、糖尿及糖尿病98

实验四 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99

第七章脂类代谢101

第一节 脂类的分布和生理功能101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02

一、脂类的消化102

二、脂类的吸收104

第三节血脂105

一、血浆中脂类的成分和正常参考值105

二、血浆脂蛋白106

第四节甘油三酯的分解与合成109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109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114

第五节类脂代谢116

一、磷脂的代谢116

二、胆固醇的代谢117

实验五 酮体的生成(肝生酮试验)120

第八章蛋白质与核酸代谢123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23

一、氮平衡123

二、必需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23

三、蛋白质的需要量125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125

一、蛋白质的消化125

二、氨基酸的吸收126

三、蛋白质在肠中腐败126

第三节蛋白质分解代谢126

一、血液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127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一般途径128

三、氨的代谢132

四、血氨与肝昏迷134

五、α-酮酸的代谢134

六、个别氨基酸代谢135

第四节核酸代谢138

一、核酸的消化吸收138

二、核酸的分解代谢139

三、核酸的合成代谢139

第五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43

一、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44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45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147

第六节蛋白质、糖、脂类代谢之间的关系147

一、蛋白质与糖代谢关系148

二、蛋白质与脂类代谢关系148

三、糖与脂类代谢关系148

实验六 氨基移换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纸层析法)149

第九章激素152

第一节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153

一、胰岛素153

二、高血糖素154

第二节氨基酸衍生物激素154

一、甲状腺激素154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155

第三节类固醇激素15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157

二、性腺激素158

第十章血液162

第一节血液的化学成分162

一、血液蛋白质162

二、血浆酶163

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164

四、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165

五、无机盐165

第二节血液在气体运输中的作用166

一、氧的运输166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169

实验七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定性试验)171

第十一章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172

第一节体液172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172

二、体液电解质含量和分布的特点173

三、体液间的交换174

四、体液中电解质浓度的表示方法175

第二节水、钠、氯的代谢177

一、水代谢177

二、钠、氯代谢179

三、水、钠代谢的调节180

四、水、钠代谢紊乱182

第三节钾代谢183

一、钾的主要生理功能183

二、钾的需要量、吸收和排泄184

三、钾代谢紊乱185

第四节钙、磷代谢185

一、钙、磷在体内的含量、分布及主要生理功能185

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186

三、血钙和血磷186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187

五、钙、磷代谢紊乱188

第五节铁代谢189

一、铁的分布和存在形式189

二、铁的吸收189

三、铁的运输189

四、铁的贮存189

五、铁的排泄190

第六节酸碱平衡190

一、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191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192

三、酸碱平衡紊乱197

四、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98

第十二章肝胆生物化学201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特点201

第二节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202

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202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202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203

四、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204

五、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204

六、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204

第三节胆汁和胆汁酸207

一、胆汁207

二、胆汁酸及其代谢208

第四节胆色素代谢与黄疸210

一、胆色素代谢210

二、血清胆红素及黄疸213

第五节常用肝功能试验215

一、常用肝功能试验的主要临床意义215

二、常用肝功能试验的选择217

第十三章肾脏生物化学219

第一节 肾脏的泌尿功能219

第二节肾功能测定与尿液的异常成分220

一、肾功能测定220

二、尿液的异常成分221

第二篇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总论)223

第十四章生化检验的基本知识223

第一节生化实验室工作的一般守则223

一、实验室规则223

二、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224

第二节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容量检测224

一、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224

二、常用容量玻璃仪器的规格及校正226

三、可调移液器229

第三节试剂的配制与保存229

一、化学试剂的品质规格230

二、化学(原料)试剂的保管230

三、实验试剂的配制231

四、实验试剂的使用232

第十五章质量控制233

第一节实验数据的处理233

一、有效数233

二、计算规则233

三、逸出值的舍弃234

第二节实验结果的变异(误差error)235

一、实验误差的概念235

二、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237

第三节生化实验方法的评价237

一、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237

二、评价的方法237

第四节生化实验方法可接受性决定240

一、性能标准241

二、判断指标242

第五节生化实验方法的质量控制242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措施242

二、各实验室室间的质量控制246

第六节实验室管理247

一、行政管理247

二、技术管理248

第十六章光谱光度分析技术251

第一节 光谱光度分析基本原理251

第二节比色分析和标准曲线的制备253

一、原理253

二、测定方法255

三、标准曲线及标准曲线制作256

第三节其他光谱光度分析技术简介258

一、荧光分析法258

二、火焰光度法259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61

四、比浊法262

实验八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校正和吸收曲线的制作264

附: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266

实验九 标准曲线的制备(O—TB法测定血糖)270

第十七章电泳技术274

第一节 电泳基本原理274

第二节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275

一、样品275

二、电场275

三、缓冲液276

四、支持介质276

第三节区带电泳的分类277

一、按支持介质的物理性状不同分类277

二、按支持介质的装置形式不同分类277

三、按电泳系统中pH的连续性不同分类278

第四节电泳的一般操作技术278

一、仪器设备278

二、常用支持介质的制备和特点278

三、电泳的一般操作过程279

第五节特殊电泳技术279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79

二、高压电泳283

三、免疫电泳284

实验十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285

实验十一 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86

第十八章层析法288

第一节 层析法概况288

第二节 层析法基本原理288

第三节纸层析技术290

一、原理290

二、器材和试剂290

三、方法和注意事项291

四、临床应用292

第四节凝胶层析技术292

一、原理292

二、器材和试剂294

三、方法和注意事项295

第五节亲和层析技术296

一、原理296

二、器材和试剂296

三、方法和注意事项296

四、临床应用297

实验十二 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及DNP-糜蛋白酶297

第十九章其他生化分析技术299

第一节电位分析299

一、基本原理299

二、实验条件300

三、电极类型300

四、仪器与测量302

第二节超速离心分析303

一、一般原理303

二、仪器设备305

第三节生化自动分析技术305

一、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示教)305

二、管道流动式生化自动分析仪307

三、离心式自动分析仪309

实验十三 参观生化自动分析仪(示教)310

第三篇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各论)311

第二十章血浆蛋白质测定311

第一节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311

第二节 血清清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314

第三节 血清蛋白电泳测定(醋酸纤维素膜法)315

第四节 血清粘蛋白测定(酚试剂法)320

第五节脑脊液和尿液蛋白定量测定(磺基水杨酸比浊法)322

一、脑脊液蛋白质定量测定322

二、尿液蛋白定量测定323

第二十一章酶类测定325

第一节血清转氨酶测定326

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赖氏法)326

二、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329

第二节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330

第三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332

第四节 淀粉酶测定336

第五节 乳酸脱氢酶测定(琼脂糖电泳法)337

第二十二章糖类测定340

第一节血液葡萄糖测定340

一、邻甲苯胺法340

二、血清葡萄糖氧化酶(GOD)法342

第二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344

第二十三章血脂测定347

第一节血清胆固醇(Chol)测定347

一、异丙醇提取高铁冰醋酸-硫酸显色法(修改的LRC法)347

二、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348

第二节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349

一、异丙醇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349

二、分溶抽提乙酰丙酮显色法350

三、酶法测定(一步终点比色法)350

第三节 血清脂蛋白电泳测定351

第四节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磷钨酸-镁法)354

第五节 血清载脂蛋白AI及B(ApoAI及ApoB)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355

第二十四章蛋白质代谢产物测定及有关肾功能试验357

第一节 尿素氮测定(二乙酰一肟显色法)357

第二节 肌酐(Cr)测定(碱性苦味酸法)358

第三节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361

第二十五章电解质测定363

第一节血清钾、钠测定363

一、火焰光度法363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法365

第二节 血清氯化物测定367

第三节 血清钙测定369

第四节 血清无机磷测定371

第五节 血清铁测定372

第二十六章血气酸碱分析375

第一节血液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及临床意义375

一、pH375

二、PaCO2375

三、TCO2375

四、SB376

五、AB376

六、BB376

七、BE376

八、PaO2377

九、SaO2377

第二节血液酸碱平衡测定方法(直接法)377

一、仪器简介377

二、操作程序381

三、计算382

第二十七章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386

尿17-酮类固醇测定(间二硝基苯法)386

第二十八章肝功能试验390

血清总胆红质和结合胆红质测定390

一、改良J-G法测定390

二、胆红质氧化酶法测定392

1986《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同明主编;王同明,李玉岭,宋德璋,顾洛编写 1986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