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史》
作者 | 曾鲲化著 编者 |
---|---|
出版 | 新化曾宅 |
参考页数 | 954 |
出版时间 | 192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627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绪论1
第一章铁路之肇兴1
第一节 道路进化及铁路之起原1
第二节汽车发明及铁路之发达4
附铁路发明家一览表6
第三节 铁路之意义7
第四节 铁路之种类9
第五节 铁路之制度16
第六节世界各国铁路之起原与其现况18
附各国铁路起原及现况一览表19
第二章铁路之东渐26
第一节淞沪之创办及毁沈26
附沈葆桢等奏上海铁路会议买断办理情形折30
第二节 唐胥之继起31
第三节名臣之倡议33
附刘铭传奏请速开铁路以图自强折34
第三章 反对派之纷起38
第四章清廷之定议筑路42
第一节 李鸿章之力陈大计痛驳谏章42
第二节枢辅之主筑津通与京僚梗阻47
附筹议铁路上谕49
第三节 张之洞之调停言路改修芦汉49
第二编路政52
第一章总务52
第一节铁路管辖机关之递嬗52
附铁路管辖机关统系图52
第一款正式机关53
一 总理海军衙门53
二统辖矿务铁路总局54
附矿物总局奏定矿务铁路公共章程55
三商部通艺司60
附商部奏定重订铁路简明章程60
四邮传部路政司65
附邮传部历年长官一览表66
五交通部管路机关69
附邮传部交通部历年路政长官一览表69
附历年交通总长一览表70
第二款骈枝机关72
一清代铁路总公司72
附设铁路总公司上谕74
二邮传部铁路总局78
附邮传部奏设铁路总局折78
附铁路总局章程80
三 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路政司84
四民国铁路总公司86
附铁路总公司条例89
第二节铁铁政策之变迁92
第一款 华洋合办之一臂93
第二款 外国承办之失计96
第三款 借款官办之丧权剥利96
第四款 官商合办及官督商办之无成100
第五款 官办之不澈底101
第六款 商办之进锐退速102
第七款国有之酿成107
一国有之动机107
附干路均归国有上谕109
二 国有之酿变110
三国有之完成117
附收赎商路内债本息一览表118
附接收商办浙江铁路合约119
第八款国有后之无策121
一 商路收回之停筑121
二 藉路举债之盛行123
第三节铁路官制126
第一款 无制时代之错综127
第二款 民国四年假定官制之议而未行132
第三款民国五年编制通则之颁布132
附国有铁路局编制通则133
第四款 铁路督办职权之制度136
第四节铁路员司137
第一款任用137
第一项取诸学校者137
一 调用137
二 考试〔附铁路实习生试验暂行章程〕138
三 照派141
第二项取诸经验者142
一 招致〔附铁路招致专门学生实习规则及铁路人员资历证明书规则〕148
二 函聘〔附铁路局任用专门人员函约〕148
第三项 客卿之雇用149
第二款服务150
附国有铁路局办事通则150
第三款 值日153
第四款 告假154
第五款 取缔路员私往他路服务154
第六款薪金156
附国有铁路局局员月薪分级章程157
第七款国有铁路出纳员之特别保证金163
附国有铁路职员征缴特别保证金规则164
第八款路员养老金及强制储金166
附养老储金章程167
附强制储金章程168
第九款 旅费172
第十款 住屋174
第十一款 惩奖175
第五节铁路文书176
第一款公文176
附部辖各路暂行公文书程式令177
第二款 关防钤记印章179
第三款 刊行书报180
第六节铁路教育191
第一款 部辖各校191
第二款 非部辖学校194
第三款外国留学及实习196
附交通部派赴外国修习实务员章程197
第七节铁路服制199
第一款路员服制200
附铁路职员服制规则及等级表203
第二款 路警服制210
第八节 铁路统计211
第九节 铁路旗式211
第十节 铁路警察213
第十一节 铁路防疫与卫生216
第十二节 严禁商路藉名诓骗219
第十三节铁路职工221
第一款 铁路工人所得与生活程度221
第二款 各路之同盟罢工223
第三款 政府惠工之设施225
第二章建设227
第一节铁路路线之规画227
第一款 部臣之筹画228
第二款 全国铁路路线意见书之征集229
第三款 全国线路审查会之设而复裁234
第四款筹筑未成铁路委员会之踵兴236
附筹筑未成铁路委员章程236
第二节 测勘全国路线之拟议238
第三节铁路用地243
第一款 土地之收用243
第二款地税与验契244
附铁路地亩纳税章程245
第三款 地亩之整理249
第四节 铁路建筑及设备之统一250
第五节铁路轨制255
附邮传部奏请厘定全国轨制折255
附邮传部拟订中国铁路轨制章程257
第六节 车站等级268
第七节 各站添设栅门269
第八节铁路軏枕270
附各种轨枕研究撮要272
第九节铁路材料280
第一款 材料之来源280
第二款材料之购置283
附交通部直辖各路购料条例284
第三款 材料之免税290
第十节 铁路造林292
第十一节 铁路推广农产294
第十二节铁路防水297
附交通部筹防铁路水患委员会章程299
第三章运输301
第一节总则301
第一款 铁路运输之大要301
第二款 铁路运输会议之举行303
第三款 铁路业务研究会之创设303
第四款车辆之支配304
附支配车辆规则306
第二节客运309
第一款 客车运输通则之拟定309
第二款特种客票310
一 国有铁路回数乘车票〔附发行章程〕311
二 国有铁路定期乘车票〔附发售规则〕312
三 团体乘车票314
第三款 四等客车之特设315
第四款 专车及挂车317
第五款免费乘车321
附国有铁路乘车免价条例324
第六款 遣犯减价乘车329
第七款铁路运送邮件329
附铁路代递邮政章程330
第三节货运331
第一款 货车运输通则之拟定331
第二款 货物等第之划清332
第三款 运货负责之实行335
第四款特种货运336
第一项 减价运送者337
第二项 免价运送者〔国币〕351
第五款 禁品输送352
第六款 货物与厘税353
第四节军运362
第一款军运规章362
附民三修改军用乘车及运输执照暂行条例365
附民十二新颁铁路军运暂行条例371
第二款 承办机关379
第三款军用执照379
第一项 军照之用途379
第二项 军照填用之手续382
第三项 严禁伪造军照382
第四款 取缔军人无票乘车383
第五款 外兵运输384
第六款 运送敌侨385
第五节联运386
第一款 联运之起原386
第二款 联运机关之设立387
第三款 国内联运388
第四款 国际联运393
第五款 历年联运进款398
第六节运输障碍399
第一款 军事用车与扣车399
第二款 劫车400
第三款 军人包运商货401
第四章财政403
第一节 铁路财政之概况403
第二节铁路财政与特别会计404
第一款 铁路财政之大纲与特别会计之必要404
第二款 特别会计之沿革与名存实亡406
第三款 今后非力行特别会计不能救路410
第三节铁路资金之种类411
第一款 国帑412
第二款 洋款415
第三款 商股420
第四款 内债425
第五款 铁路定期支付券429
第四节现今之铁路负债430
第一款 股份债款431
第二款 抵押债券431
第三款 有担保债款434
第四款 无担保债款438
第五款 材料债款441
第六款 其他债款442
第七款 赎路债款443
第五节铁路理财449
第一款 赎路储款之经营449
第二款 增收减支之实行450
第三欵 还本付利之惯例451
第四款 治本治标之方略453
第六节铁路会计之整理459
第一款 统一铁路会计委员会及统一铁路会计会之剏立459
第二款铁路会计各项则例之拟定461
附国有铁路会计条例475
第三款 会计报告延滞之亟宜纠正479
第七节 严禁商路擅借外债480
第八节 四路购车公债与借款483
第九节铁路财政与货币489
第一款 行使外币之辱国490
第二款 借金还金之亏耗491
第三款 中交钞票停兑之影响492
第四款 小洋贴水之周折493
第十节 铁路财政与财政部494
第十一节 铁路财政与战事498
第十二节铁路财政与银行团502
第一款 各国银行团502
第二款 中华银行团506
第五章法规507
第一节铁路立法机关之特设507
第一款 路律起草员507
第二款 铁路法规委员会512
第三款 审订铁路法规会515
第二节颁行之铁路法规517
第一款 法律所关者518
第二款 规章所关者521
第三节 民国六年之厉行法令530
第四节 匪徒毁路治罪531
第五节 各路获犯解送法厅之办法533
第六节 铁路犯罪条例之议而未颁534
第六章交涉535
第一节铁路与外交之关系535
第一款 对俄交涉537
第二款 对法交涉556
第三款 对德交涉561
第四款 对英交涉566
第五款 对日交涉579
第二节欧战后我国对于铁路之应付605
第一款 中立绝交宣战三时期之经过605
第二款 和会开后之铁路损失案提出609
第三节 收回中东胶济与段祺瑞之伟勋610
第四节 民八统一铁路问题之起伏612
第五节 万国铁路会议之加入615
第六节 逾期路约缓议取消618
第三编路线621
第一章国有铁路621
第一节已成铁路621
第一款 株萍铁路621
第二款 广九铁路636
第三款 正大铁路646
第四款 吉长铁路657
第五款 京汉铁路669
第六款 沪宁铁路693
第七款 沪杭甬铁路〔含浙路苏路〕708
第八款 道清铁路〔含清孟〕725
第九款 京奉铁路738
第十款 京绥铁路748
第十一款 津浦铁路763
第十二款 胶济铁路〔政府渐管〕776
第十三款 四洮铁路781
第十四款 漳厦铁路〔交通部代管〕786
第十五款 广三铁路791
第十六款 宁城铁路〔一名下关〕793
第十七款 清滦铁路794
第十八款 京苑轻便铁路795
第十九款 武昌币麻铁路796
第二节现修线796
第一款 汉粤川铁路及湘鄂叚〔含鄂路湘路川路〕796
第二款陇海铁路812
第一项 本线812
第二项 归并各线816
第三款 沧石铁路824
第四款 烟潍铁路828
第三节已订合同未筑名线829
第一款 浦信铁路829
第二款 同成铁路〔合同蒲〕832
第三款 沙兴铁路〔附广渝云大〕837
第四款宁湘铁路〔含徽杭及南武〕841
第一项 本线845
第二项 皖路之归并845
第五款钦渝铁路〔含成都叙州及南宁龙州二线〕846
第一项 本线851
第二项 滇路〔滇蜀腾越〕之归并851
第六款株钦铁路852
第一项 本线856
第二项 广西〔桂全桂邕〕铁路之归并856
第七款 周襄铁路857
第八款 滨黑铁路859
第九款 吉会铁路863
第十款 满蒙四路864
第十一款 济顺高徐铁路865
第四节 计画线866
第五节 国有营业线之历年总况872
第二章民业铁路872
第一节普通铁路872
第一款广轨线872
第一项 广东粤汉铁路872
第二项 潮汕铁路876
第三项 新宁铁路878
第四项 南浔铁路879
第二款狭轨线884
第一项 吉林双城884
第二项 云南个碧886
第三项 福建龙溪888
第四项 福建程漳889
第五项 黑龙江齐昂890
第六项 广东东龙893
第七项 福建泉东894
第八项 四川井富894
第二节专用铁路895
第一款运煤线896
第一项 江苏贾汪896
第二项 山东台枣896
第三项 直隶坨清周长高架线898
第四项 直隶柳江902
第五项 直隶通裕904
第六项 直隶怡立906
第七项 山东博山907
第八项 京兆大丰908
第九项 直隶民兴909
第十项 直隶宝昌910
第十一项 浙江长兴912
第十二项 直隶齐堂913
第二款运铁线915
第一项 湖北大治915
第二项 安徽桃荻916
第三项 安徽益华宝兴918
第四项 直隶军三〔即龙烟铁矿铁路〕920
第三章外国承办铁路922
第一节 东清铁路〔现名中东归我国代管〕922
第二节 南满铁路〔含安奉〕931
第三节 龙州铁路947
第四节 滇越铁路951
1924《中国铁路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鲲化著 1924 新化曾宅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铁路会计学
- 1935 商务印书馆
-
- 中国铁路问题
- 1936 新知识书店
-
- 铁路史话
- 1965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1949
- 1986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1863-1911
- 1963 北京:中华书局
-
- 谈谈阶级分析的方法
- 195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铁路建设
- 1988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铁路问题
- 195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铁路发展史
- 195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铁路桥梁史
- 198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中国铁路信号史
-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中国铁路运输
- 199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中国铁路改革之路
-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