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解读 理论与技术》
作者 | 徐亮著 编者 |
---|---|
出版 |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4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8711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554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何为解读 为何解读 如何解读1
一 何为解读1
消极阅读和积极阅读1
解读:重建本文4
二 为何解读5
传统见解5
为何解读:理解自我6
三 如何解读12
最大限度地向作品开放13
超前领会17
双重关注19
第二章 文学本文的重建30
一 什么是文学本文30
文学本文的所指30
文学本文的自主性40
“诗无达诂”45
二 语境重现与本文关系网络54
语境的重现54
本文关系网络60
三 本文建构过程63
本文重建的条件63
成见的作用71
“猜测—证实”模式81
四 本文建构的标准87
和谐87
充分90
第三章 语言问题95
一 语言与话语95
二 指称与意义97
两种话语的差异97
文学指称101
话语的双重显示110
三 歧义策略114
利用歧义——文学的语言策略114
隐喻——歧义策略的主要体现121
四 语言的空白与浓缩134
语言的空白134
语言的浓缩——微言大义149
第四章 文学作品中的解读成份156
一 叙述者156
叙述者与作家156
叙述者的类型163
二 叙述对象——空间性因素171
场景 事件 人物171
叙述者对叙述对象的影响176
三 叙述对象——时间性因素179
场面与时间179
现场时间182
人物话语所指时间185
叙述者时间188
四 主题192
主题的阐释性192
定义性主题和描述性主题197
主题的矛盾性199
后记204
1992《文学解读 理论与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亮著 1992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 1996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宣读
- 1996 中国兵工学会;光学技术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 阅读理解技巧与训练
- 1999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光纤理论与技术
- 1990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微波理论与技术
- 1987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 理解与建构 语文阅读活动论
- 1998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 阅读与作文 教学理论与实践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骨与关节感染外科学
-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科技英语阅读与理解
- 1989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阅读与理解
- 1995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微波理论与技术
-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微波理论与技术
-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 1997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儿科疑难重症百例
- 1998 北京:北京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