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
作者 | 王启平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6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3073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0532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1-1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
一、生产过程1
二、工艺过程1
1-2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2
1-3 基准3
一、设计基准3
二、工艺基准3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及夹具设计7
2-1 概述7
一、装夹的概念7
二、装夹的方法7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9
2-2 工件的定位12
一、工件定位原理12
二、定位元件的选择20
三、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29
四、工件定位方案设计及定位误差计算举例47
2-3 工件的夹紧49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及设计要求49
二、夹紧力的确定50
三、夹紧机构设计54
四、夹紧动力装置设计72
2-4 夹具设计76
一、夹具设计的步骤76
二、夹具设计举例78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84
3-1 概述84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84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程序84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所要研究的问题85
3-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毛坯的选择85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85
二、毛坯的选择87
3-3 工艺过程设计89
一、工艺过程的组成89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91
三、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95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96
五、工序的组合99
3-4 工序设计100
一、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100
二、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101
三、切削用量的确定及时间定额的估算120
3-5 工艺文件121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21
二、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22
三、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22
3-6 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22
一、缩短单件工时122
二、实施多台机床看管125
三、进行高效和自动化加工126
四、采用成组工艺128
3-7 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128
3-8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举例129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29
二、选择毛坯131
三、拟定工艺过程131
四、工序设计133
五、填写工艺文件133
第四章 机械加工精度136
4-1 概述136
一、机械加工精度136
二、加工误差136
三、机械加工精度的研究内容139
4-2 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140
一、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140
二、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140
三、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141
4-3 工艺系统的原有误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142
一、工艺系统的原有误差对尺寸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142
二、工艺系统的原有误差对形状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160
三、工艺系统的原有误差对位置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183
4-4 加工过程中其它因素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187
一、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187
二、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200
三、工艺系统磨损的影响及其控制211
四、工艺系统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其控制215
4-5 加工总误差的分析与估算219
一、加工总误差的分析方法219
二、加工总误差的估算224
4-6 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224
一、减少或消除原始误差224
二、补偿或抵消原始误差225
三、转移原始误差228
四、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228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231
5-1 概述231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含义231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232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内容235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降低的工艺措施235
一、切削加工235
二、磨削加工240
三、超精研、研磨、珩磨和抛光加工243
5-3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250
一、表面层的冷作硬化250
二、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251
三、表面层的残余应力252
四、减小残余拉应力、防止表面烧伤和裂纺的工艺措施256
五、表面强化工艺261
5-4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及其控制措施264
一、机械加工中振动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265
二、强迫振动及其控制275
三、自激振动及其控制277
第六章 机器的装配工艺289
6-1 概述289
6-2 装配尺寸链291
一、装配尺寸链的概念291
二、装配尺寸链的种类及查找方法292
三、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294
6-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297
一、完全互换法297
二、选择装配法302
三、修配法304
四、调整法311
6-4 装配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内容与方法318
一、概述318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320
三、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制订方法与步骤320
第七章 成组技术及其在工艺中的应用326
7-1 成组技术概述326
一、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326
二、成组加工的基本形式327
三、成组技术的作用和效果330
7-2 成组技术中的零件编码331
一、零件编码的概念331
二、编码系统简介332
三、分类编码的作用338
四、计算机辅助编码344
7-3 成组技术中零件组(族)的划分346
一、生产流程分析法346
二、编码分类法347
7-4 成组技术在加工工艺中的应用349
一、划分零件组349
二、制订成组工艺353
三、成组夹具360
四、成组刀具的配置361
五、在成组技术基础上实现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365
主要参考文献365
1994《机械制造工艺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启平主编 1994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2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4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9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4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0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5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0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8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7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85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1990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