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论稿》
作者 | 方展画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9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03504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461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西方教育科学思潮的演变1
第一节 康德:教育科学思潮的先声4
第二节 赫尔巴特:教育“科学化”的尝试9
第三节 20世纪初:“教育科学运动”17
第四节 杜威与皮亚杰:当代西方教育科学观28
第五节 西方当代关于教育科学性质之争44
第二章 西方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论53
第一节 西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之源——培根53
的“归纳法”53
第二节 实证主义方法论57
第三节 实证主义变种之一:教育理论“心理学67
化”67
第四节 实证主义变种之二:教育“技术化”77
第五节 对实证主义的扬弃:新近的趋势87
第三章 中国教育科学思潮104
第一节 中国教育科学的兴起104
第二节 1949—1966:从教育科学的“以俄为111
师”到“中国化”111
第三节 1977年至今:中国教育科学的新发117
展117
第四节 简短的评述134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性质137
第四章 教育科学的性质与方法论137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149
第五章 教育科学的范畴建构152
第一节 教育科学范畴的规定性152
第二节 教育科学范畴的抽象思路155
第三节 教育科学范畴体系的有机构成161
第四节 关于教育的一般性理论假设163
第六章 知识与能力171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171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173
第三节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180
第四节 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189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201
第七章 认知与情感201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210
第三节 认知与情感的区别217
第四节 认知与情感的相互转化226
第八章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244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244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250
第三节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转化254
附录1 当代中国教学观的嬗变:三种趋势260
附录2 人的发展和教育:假设及构想275
附录3 教育过程的机制和形态296
——从教育范畴的抽象到教育形态的具体之分析307
后记307
1995《教育科学论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展画著 199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教育美学论稿
- 1996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教育科学
- 1987.04 白水社
-
- 教育科学论文集 下
- 1985
-
- 教育科学导论
- 1991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教育科学学引论
- 1997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 语文教育论稿
-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跨学科教育论
- 1991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 音乐教育学论稿
- 199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学论稿
-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科学教育概论
-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教育科学导论
-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科学教育论
-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教育管理科学导论
- 1996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教学论稿
-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