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供中药类专业用》求取 ⇩

第一篇 绪论2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

第一节 中医药的起源2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

第三节 中医学发展简况3

一、基础医学3

二、临床医学4

三、中药学5

四、方剂学6

第四节 中外医药交流简况6

第二章 中医学与古代哲学8

第一节 阴阳学说8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8

(一)阴阳对立8

(二)阴阳依存9

(三)阴阳消长10

(四)阴阳转化10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

(一)说明组织结构11

(二)说明生理活动11

(三)说明病理变化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2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1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4

(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4

(二)五行相生相克15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6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6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7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17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8

第三章 中医学与方法论20

第一节 观察与实验20

一、观察20

(一)观察方法在中医学中的作用20

(二)中医观察的特点20

(三)中医观察的基本原则21

二、实验22

(一)古代的中医实验22

(二)实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作用23

第二节 比较与分类24

一、比较24

二、分类25

第三节 类比25

一、类比的概念25

二、类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5

第四节 归纳与演绎26

一、归纳26

二、演绎27

第五节 分析与综合27

一、分析27

二、综合28

第四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9

第一节 整体观念29

第二节 辨证论治30

第五章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32

第一节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32

第二节 《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32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35

第六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5

第一节 精35

一、精的生成35

二、精的功能36

(一)生殖作用36

(二)促进生长发育36

(三)生髓化血36

(四)滋养作用36

第二节 气37

一、气的生成37

二、气的功能38

(一)推动作用38

(二)固摄作用38

(三)营养作用38

(四)温煦作用38

(五)防御作用39

(六)气化作用39

三、气的运动39

四、气的分类及各自的生成、分布与功能特点40

(一)元气40

(二)宗气41

(三)营气卫气42

第三节 血43

一、血的生成44

二、血的功能44

(一)濡养脏腑经络44

(二)濡养形体官窍45

(三)血液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45

三、血的运行45

第四节 津液46

一、津液的生成46

二、津液的功能47

(一)滋润和营养作用47

(二)化生血液47

(三)运输废物47

三、津液的输布与排泄47

〔附〕五脏化五液48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8

一、精与气的关系49

二、精与血的关系49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49

四、气与血的关系49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50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51

〔附〕关于物质阴阳的概念52

第七章 脏腑54

第一节 五脏54

一、心55

(一)推动血液运行55

(二)主管精神活动55

〔附〕心包络56

二、肝56

(一)疏通全身气机56

(二)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57

三、脾58

(一)主管消化吸收58

(二)统摄血液59

〔附〕胰59

四、肺60

(一)主管呼吸60

(二)辅心行血60

(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60

五、肾61

(一)主管生长发育61

(二)主管生殖62

(三)主管水液代谢62

(四)主管纳气63

(五)濡养温煦脏腑63

〔附〕命门63

第二节 六腑64

一、胆64

二、胃64

三、小肠65

四、大肠65

五、膀胱65

六、三焦66

第三节 奇恒之腑67

一、脑68

二、女子胞68

〔附〕精室69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69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70

(一)心与肺的关系70

(二)心与脾的关系70

(三)心与肝的关系70

(四)心与肾的关系71

(五)肺与脾的关系71

(六)肺与肝的关系71

(七)肺与肾的关系72

(八)肝与脾的关系72

(九)肝与肾的关系72

(十)脾与肾的关系73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73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73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74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74

(三)脾与胃的关系74

(四)肝与胆的关系75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75

第八章 经络76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内容77

一、十二经脉77

二、奇经八脉77

三、十五别络78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78

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78

(一)循行分布规律79

(二)循行分布部位81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89

(一)循行分布规律89

(二)循行分布部位89

三、十五别络的循行分布92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94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94

(一)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94

(二)通行气血阴阳94

(三)感应与传导95

(四)调节机能活动95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95

(一)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95

(二)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阳95

(三)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96

三、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96

(一)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间在肢体的联系96

(二)加强十四经脉与躯体组织之间的联系96

第九章 形体官窍98

第一节 五体98

一、脉98

二、筋98

三、肌肉99

四、皮肤99

五、骨100

第二节 五官九窍100

一、舌100

二、目101

三、口101

四、鼻102

五、耳102

六、二阴103

〔附〕五脏外华103

第十章 体质105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106

一、先天因素106

二、后天因素107

三、影响体质的其他因素109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111

一、阴阳平和质111

二、偏阳质111

三、偏阴质112

第三节 体质的演化112

一、体质演化的条件112

二、体质演化的一般规律113

第三篇 病因病机117

第十一章 病因117

第一节 外感病因118

一、六淫118

(一)风119

(二)寒120

(三)暑120

(四)湿121

(五)燥121

(六)热(火)122

二、疫疠122

(一)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24

(二)影响瘟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125

第二节 内伤病因125

一、七情125

(一)喜126

(二)怒127

(三)忧127

(四)思127

(五)悲127

(六)恐127

(七)惊128

二、饮食失宜128

(一)饥饱无度128

(二)饮食不洁129

(三)饮食偏嗜129

三、劳逸失当130

(一)过劳130

(二)过逸130

第三节 其他病因130

一、外伤因素130

(一)损伤131

(二)烧烫伤131

(三)冻伤131

(四)虫兽咬伤131

二、胎传因素132

(一)胎弱132

(二)胎毒132

三、病理性因素133

(一)痰饮134

(二)瘀血135

第十二章 病机138

第一节 发病机理139

一、正气邪气与发病139

(一)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139

(二)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141

(三)邪正斗争与发病缓急142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143

(一)外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43

(二)内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45

第二节 病变机理147

一、邪正盛衰147

(一)邪盛147

(二)正衰148

二、阴阳失调148

(一)阴阳偏盛148

(二)阴阳偏衰149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150

(一)精失常150

(二)气失常151

(三)血失常151

(四)津液失常152

四、脏腑经络失常152

(一)脏腑失常153

(二)经络失常157

〔附〕内生五变159

第三节 病程演变机理159

一、病位传变160

(一)表里之间传变160

(二)内脏之间传变160

二、病性转化161

(一)虚实转化161

(二)寒热转化162

三、疾病转归162

(一)痊愈162

(二)死亡163

(三)缠绵163

(四)后遗163

四、疾病复发164

(一)食复164

(二)劳复164

(三)情志复165

(四)重感复165

第四篇 诊法辨证168

第十三章 诊法168

第一节 望诊168

一、望神168

(一)得神168

(二)失神168

(三)少神169

(四)假神169

(五)神志错乱169

二、望面色169

(一)常色170

(二)病色170

三、望形态171

(一)望形体171

(二)望姿态172

四、望头颈五官172

(一)望头面172

(二)望颈项173

(三)望五官173

五、望皮肤175

(一)望水痘175

(二)望斑疹175

(三)望白?175

(四)望痈疽疔疖175

六、望二阴175

(一)望前阴176

(二)望后阴176

七、望舌176

(一)望舌质176

(二)望舌苔179

(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180

〔附〕危重病舌象的诊法181

八、望小儿食指络脉182

(一)观察方法182

(二)临床意义182

九、望排出物183

(一)望痰涎涕唾183

(二)望呕吐物184

(三)望二便184

第二节 闻诊184

一、听声音184

(一)正常声音185

(二)病变声音185

二、嗅病气188

(一)病体之气188

(二)病室之气188

第三节 问诊189

一、一般问诊189

(一)主诉190

(二)现病史190

(三)既往史190

(四)个人生活史190

(五)家族史191

二、问现在症191

(一)寒热191

(二)汗193

(三)饮食口味194

(四)大小便195

(五)疼痛196

(六)睡眠197

三、妇科问诊198

(一)月经198

(二)带下199

(三)胎产199

四、儿科问诊199

(一)出生前后情况199

(二)预防接种与传染病史199

(三)发病原因199

第四节 切诊200

一、脉诊200

(一)切脉的部位200

(二)切脉的方法201

(三)正常脉象201

(四)常见病脉201

(五)相兼脉的主病规律203

(六)脉症顺逆与从舍205

二、按诊205

(一)按肌肤205

(二)按手足206

(三)按脘腹206

(四)按俞穴20

〔附〕研究发展207

一、舌诊研究207

二、脉诊研究209

第十四章 辨证212

第一节 八纲辨证212

一、表里辨证213

(一)表证213

(二)里证213

〔附〕半表半里证214

(三)表证和里证的关系214

二、寒热辨证214

(一)寒证215

(二)热证215

(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215

(四)寒热证与表里证的关系217

三、虚实辨证217

(一)虚证217

(二)实证218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218

(四)虚实证与表里寒热证的关系220

四、阴阳辨证221

(一)阴证221

(二)阳证221

第二节 气血阴阳病辨证222

一、气病辨证222

(一)气虚证222

(二)气陷证222

(三)气滞证223

(四)气逆证223

二、血病辨证223

(一)血虚证223

(二)血证223

(三)血热证224

(四)血寒证224

三、气血同病辨证224

(一)气血两虚证224

(二)气不摄血证225

(三)气虚血瘀证225

(四)气滞血瘀证225

(五)气随血脱证225

四、阴病辨证226

(一)阴虚证226

(二)亡阴证226

五、阳病辨证226

(一)阳虚证226

(二)亡阳证226

第三节 脏腑病辨证22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227

(一)心气虚证227

(二)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228

(三)心血虚证228

(四)心阴虚证228

(五)心火亢盛证229

(六)心脉痹阻证229

(七)痰迷心窍证229

(八)痰火扰心证230

(九)小肠实热证23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230

(一)肺气虚证231

(二)肺阴虚证231

(三)风寒束肺证231

(四)风热犯肺证231

(五)热邪壅肺证232

(六)燥邪犯肺证232

(七)痰湿阻肺证232

(八)大肠湿热证232

(九)大肠津亏证233

三、脾与胃病辨证233

(一)脾气虚证233

(二)脾气下陷证234

(三)脾不统血证234

(四)脾阳虚证234

(五)寒湿困脾证235

(六)湿热蕴脾证235

(七)胃阴虚证235

(八)胃热证236

(九)胃寒证236

(十)食滞胃脘证236

四、肝与胆病辨证237

(一)肝气郁结证237

(二)肝火上炎证237

(三)肝血虚证237

(四)肝阴虚证238

(五)肝阳上亢证238

(六)肝风内动证239

(七)寒滞肝脉证240

(八)肝胆湿热证240

(九)胆郁痰扰证24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240

(一)肾阳虚证240

(二)肾阴虚证241

(三)肾精不足证241

(四)肾气不固证241

(五)肾不纳气证242

(六)膀胱湿热证242

六、脏腑兼病辨证243

(一)心肾不交证243

(二)心脾两虚证243

(三)心肝血虚证243

(四)心肾阳虚证244

(五)心肺气虚证244

(六)脾肺气虚证244

(七)脾肾阳虚证244

(八)肺肾阴虚证244

(九)肝肾阴虚证245

(十)肝脾不调证245

(十一)肝胃不和证245

(十二)肝火犯肺证246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246

一、六经辨证246

(一)太阳病证246

(二)阳明病证247

(三)少阳病证248

(四)太阴病证248

(五)少阴病证248

(六)厥阴病证249

二、卫气营血辨证249

(一)卫分证250

(二)气分证250

(三)营分证250

(四)血分证251

三、三焦辨证251

(一)上焦病证251

(二)中焦病证252

(三)下焦病证252

〔附〕研究进展253

一、八纲的研究253

二、血瘀证的研究254

三、脏虚证的研究255

第五篇 预防治则康复260

第十五章 预防260

第一节 未病先防260

一、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260

(一)重视精神调养260

(二)加强身体锻炼260

(三)注意生活起居260

(四)人工免疫261

二、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261

(一)药物杀灭病邪261

(二)讲究卫生261

(三)避免病邪侵害262

(四)防范各种外伤263

第二节 既病防变263

一、早期诊治263

二、控制疾病的传变263

第十六章 治则265

第一节 扶正祛邪265

一、扶正266

二、祛邪266

三、扶正与祛邪兼用266

第二节 标本先后267

一、缓则治本267

二、急则治标267

三、标本兼治268

第三节 正治反治268

一、正治268

(一)寒者热之269

(二)热者寒之269

(三)虚则补之269

(四)实则泻之269

二、反治269

(一)热因热用269

(二)寒因寒用270

(三)塞因塞用270

(四)通因通用270

第四节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270

一、因人制宜271

二、因地制宜271

三、因时制宜272

第十七章 康复273

第一节 康复的基本原则273

一、形神共养273

(一)养形重在养精血保胃气273

(二)养神重在调神爱神274

二、调养气血阴阳274

(一)调养气血274

(二)调养阴阳274

(三)协调脏腑274

(四)疏通经络275

第二节 常用康复医疗法275

一、药物康复法275

二、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276

(一)针灸康复法276

(二)推拿康复法276

(三)气功康复法276

三、体育娱乐康复法277

(一)体育康复法277

(二)娱乐康复法277

四、自然康复法277

(一)泉水疗法277

(二)泥土疗法278

(三)热砂疗法278

(四)日光疗法278

第三节 康复医疗的适应范围279

一、残疾者279

二、老年病证279

三、慢性病证279

四、急性热病瘥后诸证279

1995.7《中医学基础 供中药类专业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新华主编 1995.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