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求取 ⇩

1 绪论1

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2

1.2.1 唯物观2

1.2.2 辩证观4

1.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5

1.3.1 整体观念5

1.3.2 辩证论治8

1.4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9

2 阴阳五行11

2.1 阴阳学说11

2.1.1.1 阴阳的对立制约12

2.1.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2

2.1.1.2 阴阳的互根互用13

2.1.1.3 阴阳的消长平衡13

2.1.1.4 阴阳的相互转化14

2.1.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5

2.1.2.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5

2.1.2.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5

2.1.2.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6

2.1.2.4 用于疾病的诊断17

2.1.2.5 用于疾病的治疗17

2.2 五行学说18

2.2.1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8

2.2.1.1 五行的特性18

2.2.1.3 五行的生克乘侮19

2.2.1.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19

2.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2.2.2.1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1

2.2.2.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2

2.2.2.3 用于诊断和治疗23

3 藏象28

3.1 五脏29

3.1.1 心29

3.1.1.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29

3.1.1.2 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30

[附]心包络31

3.1.2 肺31

3.1.2.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32

3.1.2.2 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33

3.1.3 脾34

3.1.3.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34

3.1.3.2 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35

3.1.4 肝36

3.1.4.1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36

3.1.4.2 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38

3.1.5 肾39

3.1.5.1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39

3.1.5.2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41

[附]命门42

3.2.2 胃44

3.2.1 胆44

3.2 六腑44

3.2.3 小肠45

3.2.4 大肠45

3.2.5 膀胱46

3.2.6 三焦46

3.3 奇恒之府47

3.3.1 脑47

3.3.2 女子胞48

3.4.1.2 心与脾49

3.4.1.1 心与肺49

3.4.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49

3.4 脏腑之间的关系49

3.4.1.3 心与肝50

3.4.1.4 心与肾50

3.4.1.5 肺与脾50

3.4.1.6 肺与肝50

3.4.1.7 肺与肾50

3.4.1.8 肝与脾51

3.4.1.9 肝与肾51

3.4.1.10 脾与肾51

3.4.2 六腑之间的关系51

3.4.3.3 脾与胃52

3.4.3.2 肺与大肠52

3.4.3.4 肝与胆52

3.4.3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52

3.4.3.1 心与小肠52

3.4.3.5 肾与膀胱53

4 气、血、津液54

4.1 气54

4.1.1 气的基本概念54

4.1.2 气的生成54

4.1.3 气的生理功能55

4.1.4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56

4.1.5 气的分布与分类57

4.1.5.1 元气57

4.1.5.2 宗气57

4.1.5.3 营气57

4.2.1 血的基本概念58

4.2.2 血的生成58

4.1.5.4 卫气58

4.2 血58

4.2.3 血的功能59

4.2.4 血的运行59

4.3 津液60

4.3.1 津液的基本概念60

4.3.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60

4.3.3 津液的功能61

4.4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61

4.4.1 气和血的关系61

4.4.1.1 气能生血61

4.4.2.2 气能行(化)津62

4.4.2.1 气能生津62

4.4.2.3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62

4.4.3 血和津液的关系62

4.4.1.4 血为气之母62

4.4.1.3 气能摄血62

4.4.1.2 气能行血62

4.4.2 气和津液的关系62

5 经络64

5.1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64

5.1.1 经络的概念64

5.1.2 经络系统的组成64

5.2 十二经脉65

5.2.1 名称65

5.2.2.2 分布规律66

5.2.2.3 表里关系66

5.2.2.1 走向和交接规律66

5.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66

5.2.2.4 流注次序67

5.2.3 循行部位67

5.2.3.1 手太阴肺经67

5.2.3.2 手阳明大肠经67

5.2.3.3 足阳明胃经68

5.2.3.4 足太阴脾经70

5.2.3.5 手少阴心经71

5.2.3.6 手太阳小肠经72

5.2.3.7 足太阳膀胱经72

5.2.3.8 足少阴肾经74

5.2.3.9 手厥阴心包经75

5.2.3.10 手少阳三焦经75

5.2.3.11 足少阳胆经76

5.2.3.12 足厥?肝经77

[附]《灵枢·?脉》十二经脉原文78

5.3 奇经八脉79

5.3.1 督脉79

5.3.2 任脉80

5.3.3 冲脉81

5.3.4 带脉82

5.3.5 阴跷脉、阳跷脉83

5.3.6 阴维脉、阳维脉83

5.4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85

5.4.1 经别85

5.4.2 别络87

5.4.3 经筋88

5.5.1 经络的生理功能89

5.5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89

5.4.4 皮部89

5.5.2 经络学说的应用91

6 病因与发病93

6.1 病因93

6.1.1 六淫93

6.1.1.1 风94

6.1.1.2 寒95

6.1.1.3 暑95

6.1.1.4 湿96

6.1.1.5 燥96

6.1.1.6 火(热)97

6.1.2 疫疠97

6.1.3 七情内伤98

6.1.4 饮食,劳逸99

6.1.5 外伤100

6.1.6 痰饮、瘀血101

6.2 发病原理102

6.2.1 邪正与发病102

6.2.2 内外环境与发病103

7 病机106

7.1 邪正盛衰106

7.1.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06

7.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07

7.2 阴阳失调107

7.2.1 阴阳偏胜108

7.2.2 阴阳偏衰109

7.2.3 阴阳互损109

7.2.5 阴阳亡失110

7.2.4 阴阳格拒110

7.3 气血失常111

7.3.1 气的失常111

7.3.2 血的失常112

7.3.3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113

7.4 津液代谢失常113

7.5 内生“五邪”115

7.5.1 风气内动116

7.5.2 寒从中生116

7.5.3 湿浊内生117

7.5.4 津伤化燥117

7.5.5 火热内生117

7.6.1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118

7.6.2 经络的气血逆乱118

7.6 经络病机118

7.6.3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119

7.6.4 经络的气血衰竭119

7.7 脏腑病机119

7.7.1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119

7.7.1.1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120

[附]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121

7.7.1.2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122

[附]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123

7.7.1.3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123

[附]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124

7.7.1.4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124

[附]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125

7.7.1.5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125

7.7.2 六腑的功能失调126

[附]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126

7.7.3 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128

8 防治原则130

8.1 预防130

8.1.1 未病先防130

8.1.2 既病防变131

8.2 治则131

8.2.1 治病求本131

8.2.2 扶正与祛邪133

8.2.3 调整阴阳134

8.2.4 调整脏腑功能135

8.2.5 调理气血关系135

8.2.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35

名词术语索引138

1984年02月第1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印会河主编 1984年02月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