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上》求取 ⇩

一、祖国医药学发展概况1

第一篇 祖国医学发展简史1

二、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成就4

三、为创造我国新医学新药学而奋斗5

第二篇 基本理论7

第一章 阴阳五行7

第一节 阴阳学说7

一、概述7

(二)阴阳的互根8

(三)阴阳的消长8

(四)阴阳的转化8

三、阴阳间的关系8

二、阴阳的普遍性8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8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9

第二节 五行学说10

一、概念1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0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1

第二章 脏腑13

第一节 脏腑的概念及组成13

第二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13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13

(一)心13

附:心包14

(二)肝14

(三)脾15

(四)肺16

(五)肾17

二、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18

(一)胃18

(二)小肠18

(三)大肠18

(四)胆19

(五)膀胱19

(六)三焦19

三、奇恒之腑:女子胞19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9

(四)肺与大肠20

(一)心与脾20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20

(五)肾与膀胱20

(三)脾与胃20

(二)肝与胆20

(一)心与小肠20

一、脏腑之间的关系20

(二)肝与脾21

(三)肝与肾21

(四)脾与肾21

(五)肺与脾21

(六)心与肾21

(七)肺与肾21

第四节 气血津精22

一、气22

(一)气的生成与作用22

(二)血的功能作用23

(一)血的生成23

(三)血的病理23

(二)气的病理23

二、血23

(四)气血之间的关系24

三、津液24

四、精24

第三章 经络26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26

一、经络的名称和组成26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27

(一)联络全身各组织器官,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7

(二)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气血供应27

(一)在体表循行分布规律28

(二)走向规律28

(三)十二经的气血流注顺序28

第二节 十四经的循行和走向28

一、十四经体表循行和走向规律28

二、十四经的体内外循行29

(一)手太阴肺经29

(二)手阳明大肠经29

(三)足阳明胃经30

(四)足太阴脾经30

(五)手少阴心经31

(七)足太阳膀胱经32

(六)手太阳小肠经32

(八)足少明肾经33

(九)手厥阴心包经37

(十)手少阳三焦经37

(十一)足少阳胆经37

(十二)足厥阴肝经38

(十三)督脉39

(十四)任脉39

一、在病理方面41

第三节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41

三、在治疗方面42

小结42

二、在诊断方面42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43

第四章 病因46

第一节 六淫47

一、风47

(一)风为阳邪,其性开泄47

(二)风性善行而数变47

(三)风性主动48

二、寒48

(一)寒为阴邪,其性清冷,易伤阳气48

(二)寒性收引48

(三)寒性凝滞,主痛48

(一)湿为阴邪,其性重浊49

四、湿49

(二)湿性粘滞49

三、暑49

(三)暑多挟湿49

(二)暑性升散,耗气伤津49

(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49

(三)阻遏气机,伤人阳气50

五、燥50

(一)燥邪易伤津液50

(二)澡易伤肺50

六、火(热)50

(一)火为热极,其性炎上50

(二)消灼津液50

(一)饮食失常51

第三节 其他病因51

一、饮食51

(三)迫血妄行51

第二节 七情51

(二)饮食偏嗜52

二、劳倦52

三、虫积52

四、痰饮52

(一)痰饮的形成53

(二)痰饮所致病证的特点53

五、瘀血53

(一)瘀血的形成53

(二)瘀血所致病证的特点53

小结53

一、一般望诊55

(二)望气色55

(一)望精神55

第一节 望诊55

第五章 四诊55

(三)望形态56

二、舌诊56

(一)望舌质56

(二)望舌苔57

(三)舌诊的注意事项57

舌诊现代研究简介58

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58

望小儿指纹58

第二节 闻诊60

一、听声音60

(一)语言60

(二)现在症状61

(一)起病61

二、问现病史61

一、问一般情况61

第三节 问诊61

二、嗅气味61

(三)咳嗽61

(二)呼吸61

三、问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和家族史64

第四节 切诊64

一、脉诊64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64

(二)切脉部位和方法65

(三)正常脉象及影响因素65

(四)常见异常脉象与临床意义65

二、触诊68

(一)按肌表68

(二)按腹部68

概说69

第六章 八纲辨证69

一、表证与里证70

(一)表证70

(二)里证70

附:半表半里证70

二、寒证与热证70

(一)寒证70

(二)热证71

三、虚证与实证71

(一)虚证71

(二)实证71

四、阴证与阳证72

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72

小结73

附:八纲辨证病例分析73

二、心气虚与心阳虚75

一、心血虚与心阴虚75

第七章 脏腑证治75

第一节 心与小肠证治75

三、心血瘀阻76

四、心火上炎76

五、心移热于小肠77

第二节 肝与胆证治77

一、肝气郁结77

二、肝火上炎77

三、肝阳上亢78

四、肝阴不足78

五、肝风内动79

(一)肝阳化风79

(二)热极生风79

(三)血虚生风79

一、脾气虚与脾阳虚80

第三节 脾与胃证治80

六、肝胆湿热80

二、脾胃虚寒81

三、寒湿困脾81

四、脾胃湿热82

五、胃气上逆82

六、胃火炽盛82

七、胃阴不足83

第四节 肺与大肠证治83

一、肺气虚83

二、肺阴虚83

三、肺实热84

四、风寒束肺84

五、痰浊阻肺84

二、肾阳虚85

一、肾阴虚85

第五节 肾与膀胱主治85

三、肾虚水泛86

四、膀胱湿热87

第六节 两脏证治87

一、肝肾阴虚87

二、脾肾阳虚87

三、心肾不交88

四、肺肾阴虚88

五、肝脾不和89

小结89

附:脏腑辨证病例举例89

第八章 六经辨证92

第一节 辨太阳病证治92

一、中风证92

一、阳明经证93

二、阳明腑证93

二、伤寒证93

第二节 辨阳明病证治93

第三节 辨少阳病证治94

第四节 辨太阴病证治94

第五节 辨少阴病让治95

一、少阴寒化证95

二、少阴热化证95

第六节 辨厥阴病证治95

一、厥逆证96

二、呕吐下利证96

(一)呕吐证96

(二)下利证96

小结97

一、概念98

二、证治98

第九章 卫气营血证治98

第一节 卫分证治98

第二节 气分证治99

一、概念99

二、证治99

(一)温热在气分99

(二)湿热在气分99

第三节 营分证治100

一、概念100

二、证治100

(一)营分热盛100

(二)热入心包100

(三)热动肝风100

(一)气血两燔101

(三)伤阴虚证101

(二)血分实热101

二、证治101

一、概念101

第四节 血分证治101

小结102

附:病例分析102

第十章 治则104

一、予防为主,防治结合104

(一)未病先防104

(二)既病防变104

二、整体观念105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05

(一)同病异治105

(二)异病同治105

四、标本缓急106

五、扶正与祛邪106

(一)因时制宜107

(二)因地制宜107

六、因时、用地、因人制宜107

(三)因人制宜107

(一)扶正107

(四)先祛邪后扶正107

(三)先扶正后祛邪107

(二)祛邪107

(五)扶正祛邪同时并用107

七、八法的概念和适应证108

(一)汗法108

(二)吐法108

(三)下法108

(四)和法108

(五)温法108

(八)消法109

小结109

(七)补法109

(六)清法109

第三篇 中药与方剂110

第十一章 方药概述110

第一节 方药的基本知识110

一、中药的性能110

(一)四气五味110

(二)升降浮沉111

(三)归经112

二、中药的配伍与禁忌112

(一)配伍112

1.相须112

2.相使112

3.相畏112

1.配伍禁忌113

(二)禁忌113

2.妊娠用药禁忌113

5.相恶113

4.相杀113

6.相反113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114

三、中药的炮制与用量114

1.炮制的目的114

2.常用的炮制方法114

(1)炒114

(2)炙115

(3)煅115

(4)蒸115

(二)中药的用量115

1.确定用量的原则115

2.剂量的书写115

一、方剂的组成116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116

二、方剂的运用117

三、常用的剂型117

1.汤剂118

2.丸剂118

3.散剂118

4.羔剂118

5.丹剂118

6.酒剂118

四、煎服法118

(一)煎法118

(二)服法120

(一)辛温解表药121

一、解表药121

麻黄121

第十二章 常用中药及方剂121

第一节 解表药和方剂121

桂枝122

荆芥123

苏叶123

防风124

生姜125

(二)辛凉解表药125

薄荷126

桑叶126

菊花127

柴胡127

升麻128

葛根129

(一)辛温解表方130

麻黄汤130

二、解表方130

蝉蜕130

小青龙汤131

桂枝汤132

荆防败毒散132

(二)辛凉解表方133

桑菊饮133

银翘散133

第二节 清热药与方剂134

一、清热药134

(一)清热泻火药134

石膏135

知母135

黄芩136

黄连137

栀子138

黄柏138

龙胆草139

夏枯草140

(二)清热凉血药140

犀角140

生地黄141

玄参143

牡丹皮143

(三)清热解毒药144

金银花144

连翘145

蒲公英146

紫花地丁146

板兰根147

白头翁147

败酱草148

鱼腥草148

二、清热方149

(一)清热泻火方149

白虎汤149

(二)清热凉血方150

清营汤150

犀角地黄汤151

(三)清热解毒方152

五味消毒饮152

清瘟败毒饮152

普济消毒饮153

仙方活命饮153

一、温里药154

附子154

第三节 温里药和方剂154

肉桂155

干姜156

吴茱萸156

高良姜157

艾叶158

二、温里方158

四逆汤158

理中汤159

第四节 祛风湿药和方剂159

黄连解毒汤159

一、祛风湿药160

独活160

羌活161

秦艽162

威灵仙163

络石藤163

豨莶草164

木瓜164

乌梢蛇165

二、祛风湿方166

独活寄生汤166

第五节 泻下药和方剂166

一、泻下药166

大黄166

芒硝168

番泻叶168

火麻仁169

郁李仁169

大戟170

商陆170

二、泻下方171

大乘气汤171

十枣汤172

麻仁丸172

第六节 止咳化痰药和方剂173

一、止咳化痰药173

半夏173

贝母174

瓜萎176

杏仁176

前胡177

桔梗177

百部178

紫苑179

二、止咳化痰方179

二陈汤179

贝母瓜蒌散180

定喘汤180

止嗽散181

第七节 消导药和方剂182

一、消导药182

山查182

神曲182

麦芽183

谷芽183

鸡内金184

莱菔子184

二、消导方185

保和丸185

第八节 祛湿药和方剂185

一、祛湿药186

(一)芳香化湿药186

藿香186

佩兰186

白豆蔻187

(二)淡渗利湿药188

茯苓188

苍术188

猪苓189

薏苡仁189

通草190

(三)清热利湿药191

泽泻191

车前子192

茵陈192

海金砂193

木通194

滑石194

瞿麦195

金钱草195

三仁汤196

藿香正气散196

二、祛湿方196

(一)化湿方196

(二)淡渗利湿方197

五苓散197

(三)清热利湿方198

八正散198

导赤散198

第九节 理气药和方剂198

一、理气药199

陈皮199

青皮200

枳实200

厚朴(附:枳壳)201

木香202

香附203

延胡索204

川栋子204

薤白205

苏子206

郁金206

大腹皮207

乌药207

旋复花208

二、理气方209

金铃子散209

柴胡疏肝散209

旋复代赭汤209

一、理血药210

(一)活血化瘀药210

第十节 理血药和方剂210

川芎211

丹参211

桃仁213

红花213

益母草214

三棱215

莪术216

乳香216

没药217

牛膝218

五灵脂219

(二)止血药219

三七220

仙鹤草221

白芨221

蒲黄222

地榆223

侧柏叶224

小蓟225

白茅根226

茜草根226

二、理血方227

(一)活血化瘀方227

血府逐瘀汤227

失笑散227

(二)止血方228

小蓟饮子228

十灰散228

第十一节 补益药和方剂229

人参230

(一)补气药230

一、补益药230

党参231

白术231

黄芪232

山药233

甘草234

(二)补血药235

当归235

白芍236

熟地237

何首乌238

阿胶238

(三)补阴药239

麦门冬239

沙参240

天门冬241

石斛241

龟板242

女贞子242

枸杞子243

桑寄生243

(四)补阳药244

鹿茸244

巴戟天245

肉苁蓉246

杜仲246

菟丝子247

仙灵脾248

续断248

(一)补气方249

四君子汤249

二、补益方249

补中益气汤250

(二)补血方251

四物汤251

归脾汤251

(三)补阴方252

六味地黄丸252

左归饮252

金匮肾气丸253

(四)补阳方253

右归饮253

第十二节 安神、熄风药和方剂254

一、安神、熄风药254

(一)安神药254

重镇安神药254

朱砂254

琥珀255

磁石255

滋养安神药256

酸枣仁256

柏子仁256

远志257

夜交藤258

二、熄风药258

石决明258

龙骨259

牡蛎259

代赭石260

羚羊角260

白蒺藜261

天麻262

钩藤263

僵蚕264

全虫264

蜈蚣265

地龙266

二、安神、熄风方266

(一)安神方266

重镇安神方267

朱砂安神丸267

滋养安神方267

酸枣仁汤267

(二)熄风方268

羚角钩藤汤268

镇肝熄风汤268

天麻钩藤饮269

第十三节 固濇药和方剂269

一、固濇药270

山茱萸270

五味子271

诃子272

金樱子272

芡实273

桑螵蛸274

麻黄根274

二、固濇方275

牡蛎散275

金锁固精丸275

第十四节 开窍药和方剂276

一、开窍药276

赢香276

冰片277

苏合香277

石菖蒲278

安宫牛黄丸279

二、开窍剂279

苏合香丸280

第十五节 驱虫药和方剂280

一、驱虫药281

使君子281

苦栋皮282

槟榔283

南瓜子284

雷丸284

贯众284

二、驱虫方285

乌梅丸285

胆蛔汤286

驱蛔汤286

附:方剂索引287

(一)外感咳嗽295

(二)内伤咳嗽295

二、病因病机295

三、辨证论治295

第四篇 常见病证治295

第一节 咳嗽295

第十三章 内科常见病证治295

一、概说295

(一)外感咳嗽296

(二)内伤咳嗽297

四、验方、草药297

第二节 胃脘痛298

一、概说298

二、病因病机298

(一)饮食不节298

(二)情志失调298

(三)素体阳虚298

(二)脾胃虚寒299

三、辨证论治299

(一)肝气犯胃299

(三)瘀血阻络300

(四)胃阴不足300

四、验方、草药300

第三节 黄疸301

一、概说301

二、病因病机301

(一)湿热发黄301

(二)寒湿发黄302

三、辨证论治302

(一)阳黄302

(三)阴黄303

四、验方、草药303

(二)急黄303

第四节 痹证304

一、概说304

二、病因病机304

三、辨证论治304

(一)行痹304

(二)痛痹305

(三)着痹305

(四)热痹305

四、验方、草药306

(二)感受水湿307

(五)劳倦体虚307

(四)饮食不当307

(三)疮毒内归307

二、病因病机307

一、概说307

第五节 水肿307

(一)风邪袭表307

三、辨证论治308

(一)阳水308

(二)阴水309

四、验方、草药310

(二)饮食所伤311

(四)体虚久病311

(三)饮食失调311

第六节 泄泻311

(一)感受外邪311

二、病因病机311

一、概说311

三、辨证论治312

(一)急性泄泻312

(二)慢性泄泻313

四、验方、草药314

第七节 血证315

一、概说315

二、病因病机315

(一)感受外邪315

(二)恣食辛燥315

(三)七情内伤315

(四)劳伤体虚315

(五)瘀血停积315

三、辨证论治316

(一)实热证316

(二)阴虚证316

(三)气虚证317

(四)瘀血证317

一、概说318

二、病因病机318

第八节 胸痹318

四、验方、草药318

(一)寒邪内侵319

(二)饮食不节319

(三)情志失调319

三、辨证论治319

(一)阴寒证319

(二)痰浊证319

(三)血瘀证320

四、验方、草药320

第九节 感冒321

一、概说321

二、病因病机321

三、辨证论治321

(一)风寒321

四、验方、草药322

(二)风热322

一、概说323

二、病因病机323

(一)外邪侵袭323

(二)饮食不当323

(三)痰饮内伏323

(四)肺脾肾虚323

第十节 哮喘323

三、辨证论治324

(一)发作期324

(二)缓解期326

四、验方、草药326

(一)思虑太过,劳倦内伤327

(四)素体虚弱327

(三)饮食不节,脾胃受伤327

(二)暴受惊骇,精神创伤327

一、概说327

第十一节 不寐327

二、病因病机327

三、辨证论治328

(一)心脾不足328

(二)阴虚火旺328

(三)心胆虚怯328

第十二节 心悸329

一、概说329

四、验方、草药329

(四)痰热329

二、病因病机330

(一)情志失调330

(二)体质虚弱330

(三)邪舍于心330

三、辨证论治330

(三)阴虚火旺331

(一)心神不宁331

(二)心血不足331

(四)心气不足332

(五)心阳虚弱332

(六)心血瘀阻332

(七)风湿入侵333

四、验方、草药333

第十三节 呕吐333

一、概说333

(三)情志不和334

三、辨证论治334

(一)实证334

(一)外邪犯胃334

二、病因病机334

(二)饮食失调334

(二)虚证335

四、验方、草药336

第十四节 胁痛336

一、概说336

(三)久病体虚337

(二)肝胆郁热337

(一)肝气郁结337

三、辨证论治337

(一)情志不畅337

(二)饮食不节337

二、病因病机337

(三)肝阴不足338

(四)瘀血留络338

四、验方、草药338

(三)肾精亏耗339

(四)气血虚弱339

(二)饮食不节339

三、辨证论治339

第十五节 眩晕339

二、病因病机339

一、概说339

(一)情志失调339

(一)肝阳上亢340

(二)痰浊中阻340

(三)肾虚340

(四)气血两虚341

四、验方、草药341

二、病因病机342

(二)内伤头痛342

(一)外感头痛342

(三)血瘀头痛342

第十六节 头痛342

一、概说342

(四)胃虚不降343

三、辨证论治343

(一)外感头痛343

(二)内伤头痛344

(三)瘀血头痛345

四、验方、草药345

(二)脾肾两虚346

(一)热淋346

三、辨证论治346

第十七节 淋证346

(一)湿热蕴结346

二、病因病机346

一、概说346

(二)血淋347

(三)石淋347

四、验方、草药348

(四)膏淋348

(五)劳淋348

第十八节 消渴349

一、概说349

二、病因病机349

(一)情志郁结349

(二)姿食肥甘349

(三)体虚过劳349

三、辨证论治350

(一)上消350

(二)中消350

(三)下消351

(四)并发病治疗351

第十九节 厥证352

一、概说352

四、验方、草药352

二、病因病机353

(一)七情内伤353

(二)体虚久病353

(三)饮食不节353

三、辨证论治353

(一)气厥353

(二)血厥354

(三)痰厥355

(四)暑厥355

四、验方、草药356

第二十节 膨胀356

一、概说356

二、病因病机356

三、辨证论治357

(四)感受虫毒357

(一)气滞湿阻357

(一)湿热久恋357

(二)酒食不节357

(三)癥积致臌357

(二)湿热蕴结358

(三)寒湿困脾358

(四)肝脾血瘀359

(五)肝肾阴虚359

四、验方、草药360

第五篇 针灸疗法361

第十四章 概述361

第十五章 输穴363

第一节 输穴的概念363

第二节 输穴的分类363

第三节 输穴的性能与特定穴364

第四节 输穴的体表定位法369

(一)手太阴肺经371

第五节 常用输穴371

一、十四经输穴371

(二)手阳明大肠经374

(三)足阳明胃经377

(四)足太阴脾经382

(五)手少阴心经385

(六)手太阳小肠经386

(七)足太阳膀胱经389

(八)足少阴肾经396

(九)手厥阴心包经399

(十)手少阳三焦经401

(十一)足少阳胆经404

(十二)足厥阴肝经409

(十三)任脉411

(十四)督脉415

二、经外奇穴419

第十六章 针灸法429

第一节 针法429

一、常用针具的种类和规格429

(一)毫针429

(二)三棱针429

(三)皮肤针430

(四)皮内针430

二、毫针刺法430

(一)针前准备430

(二)操作方法431

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435

(一)晕针435

(二)弯针、滞针和折针435

一、艾灸法分类437

四、针刺注意事项437

第二节 灸法437

二、操作方法438

三、作用及适应症439

四、注意事项440

第十七章 其他疗法441

第一节 拔罐疗法441

一、用具441

二、操作方法442

三、适应症443

四、注意事项443

第二节 耳针疗法443

一、用具443

二、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443

三、耳针的穴位及分布445

四、操作方法446

五、注意事项447

附:常用耳针治疗选穴归纳表448

第三节 头针疗法449

一、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449

二、针具、体位和操作方法452

三、适应症453

四、注意事项453

第四节 穴位注射疗法453

一、常用药物453

二、操作方法453

一、用具454

(一)针刺法454

二、操作方法454

第五节 淋巴结刺激疗法454

四、注意事项454

三、适应症454

(二)注射法455

三、适应症455

四、注意事项455

第六节 腕踝针疗法455

一、用具456

二、操作步骤456

(一)查区456

(二)选点457

(三)操作方法458

三、适应症458

四、注意事项459

二、远隔(道)取穴460

第二节 针灸处方基本原则460

一、局部、邻近取穴460

第一节 针灸辨证施治原则460

第十八章 临床治疗460

三、特定穴的应用461

四、经验取穴461

第三节 常见病证治疗461

一、昏厥461

二、休克462

三、中暑462

四、咳嗽462

五、胃脘痛463

六、呕吐463

七、泄泻464

八、头痛464

九、中风465

十一、心悸466

十、胁肋痛466

十二、不寐(附健忘)467

十三、痹证467

十四、漏肩风468

十五、腰腿痛468

十六、癃闭468

十七、痛经469

十八、耳鸣、耳聋469

十九、齿痛470

廿、目赤肿痛470

廿一、咽喉肿痛(附喉蛾)470

廿二、小儿麻痹后遗症471

廿三、针刺抗炎471

廿四、急性胆道疾患472

廿五、针刺退热473

廿六、针灸治疗白血球减少症473

1980《中医学基础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医学基础  上(1990 PDF版)
医学基础 上
1990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医学基础  上(1997 PDF版)
医学基础 上
1997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