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部门、技术部门的线外质量管理一通向质量工程学的道路》

第一章产品规划和产品质量1

1.1 线内质量管理和线外质量管理1

1.2 质量及其定义1

1.3 品种和质量3

练习(一)5

讨论(一)6

第二章波动损失和容差的确定方法9

2.1 提要9

2.2 日本制和美国制的产品质量水平比较9

2.3 损失函数10

2.4 容差的确定方法12

2.5 单边容差14

练习(二)15

讨论(二)16

第三章容差设计(一)—回归分析的应用—19

3.1 容差设计的简单例子19

3.2 容差分析20

3.3 容差设计22

3.4 一次回归的通用公式23

练习(三)25

讨论(三)25

第四章容差设计(二)—正交多项式及其应用—29

4.1 提要29

4.2 正交多项式29

4.3 正交多项式的展开和误差方差32

4.4 简单的双因素设计例36

练习(四)39

讨论(四)39

第五章容差设计(三)—测量仪器的设计—41

5.1 惠斯登电桥的设计41

5.2 表头设计和试验数据42

5.3 方差分析44

5.4 容差设计46

练习(五)49

讨论(五)49

第六章产品的功能波动及其对策—线内质量管理和线外质量管理—52

6.1 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52

6.2 产品功能及其波动的原因54

6.3 线外质量管理对策55

6.4 线内质量管理对策59

6.5 线内质量管理和线外质量管理65

练习(六)65

讨论(六)66

第七章参数设计(一)—惠斯登电桥的设计—68

7.1 参数设计的目的68

7.2 表头设计和数据分析69

7.3 容差设计74

7.4 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76

练习(七)77

讨论(七)78

第八章参数设计(二)—有关的各种问题—80

8.1 误差因素及其水平80

8.2 设定综合性水平的方法80

8.3 分别设定初始特性和老化特性水平82

8.4 有关分析的各种问题84

练习(八)85

讨论(八)85

第九章SN比及其实验设计88

9.1 偏倚与波动88

9.2 SN比的引入89

9.3 电源电路的计算例91

9.4 参数设计,因素安排和试验数据95

9.5 参数设计,可控因素的分析97

9.6 参数设计,最佳条件的确定100

练习(九)102

讨论(九)103

第十章动态特性和SN比111

10.1 动态特性和信号因素111

10.2 高尔夫球的质量和SN比111

10.3 因素分类114

练习(十)117

讨论(十)117

第十一章动态特性的实验设计120

11.1 外侧正交表因素及其设计120

11.2 内侧正交表因素及其设计121

11.3 SN比的求法122

11.4 内侧正交表因素的方差分析124

11.5 显著性因素的估计和最佳条件的确定126

练习(十一)128

讨论(十一)129

第十二章正交表和SN比132

12.1 使用正交表的目的132

12.2 汽车的操纵性132

12.3 信号因素和误差因素132

12.4 SN比的求法134

12.5 SN比的比较136

12.6 SN比的计算137

12.7 因素的方差分析140

练习(十二)142

讨论(十二)143

第十三章汽车操纵性的实验设计148

13.1 提要148

13.2 汽车操纵性的试验实例148

13.3 SN比的计算151

13.4 SN比的方差分析152

练习(十三)153

讨论(十三)155

第十四章各种SN比和SN比的省略158

14.1 输出特性的控制和SN比158

14.2 特性值越小越好的分贝值159

14.3 磨损试验实例,分贝值的计算和方差分析160

14.4 磨损实例,参数估计162

14.5 SN比的省略163

14.6 蝶形弹簧的寿命试验,方差分析164

14.7 蝶形弹簧的寿命,参数估计168

练习(十四)170

讨论(十四)171

第十五章数字式动态特性174

15.1 数字式特性值及其表示方法174

15.2 熵和方差174

15.3 简单的例子176

15.4 奥米茄变换的理论基础177

练习(十五)182

讨论(十五)182

第十六章存在两种差错时的计算184

16.1 无时间滞后时的差错184

16.2 SN比的定义184

16.3 标准SN比185

16.4 计算实例187

练习(十六)190

讨论(十六)190

第十七章化工方面的应用(一)—分子单位的数据及其分析法—192

17.1 分子单位的数据处理方法192

17.2 计算例194

17.3 胶化率数据的试验实例195

17.4 胶化率数据的方差分析196

练习(十七)200

讨论(十七)201

第十八章化工方面的应用(二)—存在两种差错的情况—202

18.1 存在两种差错时202

18.2 提取成分的简单举例202

18.3 标准SN比204

18.4 采用校正因素的最佳校正问题206

18.5 标准SN比的作用208

练习(十八)209

讨论(十八)209

第十九章化工方面的应用(三)—采用正交表的试验—214

19.1 提要214

19.2 风力分离烟丝、烟梗试验214

19.3 标准SN比的计算分析217

练习(十九)220

讨论(十九)220

第二十章三组以上的特性数据223

20.1 三组以上的特性数据223

20.2 实验设计的方法224

20.3 一般的情况227

练习(二十)229

讨论(二十)229

第二十一章技术规格和容差232

21.1 设计人员的作用232

21.2 子系统的设计234

21.3 零部件的设计开发236

21.4 原材料的开发研究236

练习(二十一)237

讨论(二十一)237

第二十二章质量工程学和实验设计法的作用239

22.1 科学和工程学的差别239

22.2 作为评价尺度的SN比240

22.3 省略SN比的方法241

22.4 精密累积法的分析实例241

22.5 正交表的作用246

讨论(二十二)246

参考文献249

附录250

附表1F表(5%,1%)250

附表2 奥米茄变换表256

附表3 正交多项式260

附表4 正交表和点线图262

1984《设计部门、技术部门的线外质量管理一通向质量工程学的道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科技情报研究所编 1984 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质量工程技术教程(1998 PDF版)
质量工程技术教程
1998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质量工程学概论  设计人员用的质量管理(1985 PDF版)
质量工程学概论 设计人员用的质量管理
1985
线外质量管理(1984 PDF版)
线外质量管理
1984
质量管理与入门课程( PDF版)
质量管理与入门课程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天津分会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入门( PDF版)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入门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工程勘察设计全面质量管理(1989 PDF版)
工程勘察设计全面质量管理
1989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技术质量管理学(1985 PDF版)
技术质量管理学
1985 常洲工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1984 PDF版)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质量管理的经济计算(1982 PDF版)
质量管理的经济计算
1982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质量管理学教程(1996 PDF版)
质量管理学教程
1996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宝钢的一贯质量管理(1995 PDF版)
宝钢的一贯质量管理
199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质量管理教程(1986 PDF版)
质量管理教程
1986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工程学(1990 PDF版)
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工程学
1990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应试指南(1989 PDF版)
中国近代史应试指南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技术与质量管理(1988 PDF版)
技术与质量管理
198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