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手册》求取 ⇩

1.安全工程理论基础1

1.1伤亡事故及其致因1

1.1.1 事故致因因素1

1.1.2 安全1

1.1.3 危险源1

1.1.4 危险度1

1.1.5 事故1

1.1.6 事故因果连锁论2

1.1.7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2

1.1.8 强调管理的事故因果连锁2

1.1.9 亚当斯的因果连锁3

1.1.10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4

1.1.11 轨迹交叉论4

1.1.12 变化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5

1.1.13 人的不安全行为6

1.1.14 个性心理特征与不安全行为6

1.1.15 非理智行为6

1.1.16 生活变化单位论6

1.1.17 事故频发倾向7

1.1.18 人失误8

1.1.19 信息处理过程与人失误9

1.1.20 人失误致因9

1.2系统安全工程10

1.2.1 系统安全10

1.2.2 系统可靠性10

1.2.3 危险源辨识11

1.2.4 系统安全分析11

1.2.5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12

1.2.6 故障树分析12

1.2.7 事件树分析13

1.2.8 管理疏忽与危险树分析13

1.2.9 人失误率预测技术14

1.2.10 安全检查表15

1.2.11 安全评价16

1.2.12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16

1.2.13 概率危险性评价18

1.2.14 死亡事故发生概率18

1.2.15 火灾、爆炸指数安全评价法19

1.3安全人机工程学20

1.3.1 人机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20

1.3.2 人机系统类型21

1.3.3 人机学分析检查表21

1.3.4 人机匹配21

1.3.5 人体测量21

1.3.6 人体模型22

1.3.7 人的传递函数22

1.3.8 空间行为23

1.3.9 侧重行为23

1.3.10 捷径反应23

1.3.11 躲避行为23

1.3.12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23

1.3.13 显示装置24

1.3.14 控制装置25

1.3.15 操纵器的人机学设计26

1.3.16 劳动环境26

1.3.17 气体环境28

1.3.18 大气污染浓度计算28

1.3.19 光照环境29

1.3.20 色彩环境29

1.3.21 声音环境30

1.3.22 疲劳及其特征31

1.3.23 防止疲劳的措施32

2.伤亡事故预测与决策33

2.1伤亡事故预测模型与方法33

2.1.1 伤亡事故预测模型33

2.1.2 预测的上限和下限33

2.1.3 典型预测方法34

2.1.4 回归法预测35

2.1.5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36

2.1.6 卡尔曼滤波器原理预测37

2.1.7 专家系统预测38

2.2安全决策39

2.2.1 预测、预防与决策39

2.2.2 决策的类别39

2.2.3 常用决策法40

2.2.4 安全决策原则41

2.2.5 安全决策支持系统42

3.机械安全44

3.1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的一般措施44

3.1.1 机械的危害因素44

3.1.2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44

3.1.3 机械危害的伤害频率和严重率45

3.1.4 机械安全措施分类46

3.1.5 机器设备设计安全要求46

3.1.6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46

3.1.7 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50

3.1.8 机器设备的保养50

3.1.9 设备运转时出现的异常50

3.1.10 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51

3.2金属切削机床安全52

3.2.1 车削加工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52

3.2.2 铣床加工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54

3.2.3 钻床加工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54

3.2.4 镗床加工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55

3.2.5 刨床加工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55

3.3磨削加工安全56

3.3.1 磨削加工危害56

3.3.2 砂轮的选择56

3.3.3 磨料的选择57

3.3.4 粒度的选择57

3.3.5 硬度的选择57

3.3.6 结合剂的选择58

3.3.7 组织的选择58

3.3.8 形状和尺寸的选择58

3.3.9 砂轮的标记60

3.3.10 砂轮装置的安全技术60

3.3.11 砂轮主轴的安全要求60

3.3.12 砂轮卡盘的安全要求61

3.3.13 砂轮防护罩62

3.3.14 砂轮安全速度64

3.3.15 砂轮的检查64

3.3.16 砂轮安装65

3.3.17 砂轮平衡试验65

3.3.18 砂轮修整66

3.3.19 磨削作业安全操作要求66

3.3.20 磨削机械的管理维护66

3.4机械传动安全66

3.4.1 机械传动安全的一般要求66

3.4.2 轴系67

3.4.3 带传动系统67

3.4.4 齿轮、蜗杆、蜗轮传动系统69

3.4.5 链传动系统69

3.4.6 其它零部件69

3.4.7 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69

3.4.8 防护装置的材料要求70

3.4.9 防护装置的外形尺寸要求70

3.4.10 防护装置的强度和刚度要求71

3.4.11 防护装置的制作71

3.4.12 防护装置的安装71

3.4.13 防护装置的检查71

3.5冲压机械安全71

3.5.1 冲压伤害事故频率71

3.5.2 冲压伤害事故的原因72

3.5.3 冲压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72

3.5.4 压力机的基本安全要求72

3.5.5 安全防护栏73

3.5.6 双手操作安全装置74

3.5.7 推(拨)手式安全装置75

3.5.8 拉手式安全装置76

3.5.9 检测制动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76

3.5.10 光线投射式安全装置76

3.5.11 光线反射式安全装置77

3.5.12 红外光安全装置78

3.5.13 电容感应式安全装置78

3.5.14 检测制动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79

3.5.15 防连冲装置80

3.5.16 安全型模具80

3.5.17 手用工具81

3.5.18 冲压作业环境82

3.5.19 温度82

3.5.20 通风82

3.5.21 照度82

3.5.22 噪声83

3.5.23 人机工程83

3.5.24 工作地面83

3.5.25 冲压安全的组织措施84

3.5.26 冲压机的安全操作84

4.锅炉压力容器安全85

4.1锅炉压力容器的危害及预防85

4.1.1 锅炉压力容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85

4.1.2 锅炉压力容器发展概况85

4.1.3 锅炉压力容器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承压设备86

4.1.4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86

4.1.5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的危害性87

4.1.6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的状况预测87

4.1.7 锅炉压力容器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87

4.1.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88

4.1.9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控制和事故预防技术88

4.2锅炉及安全附件90

4.2.1 锅炉90

4.2.2 锅炉分类91

4.2.3 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方法92

4.2.4 锅炉结构型式的发展92

4.2.5 锅壳式锅炉93

4.2.6 小型水管锅炉93

4.2.7 卧式水火管锅炉97

4.2.8 安全阀98

4.2.9 水位表和水位警报器100

4.2.10 压力表101

4.2.11 排污装置103

4.2.12 锅炉的启动104

4.2.13 锅炉运行中的正常调节108

4.2.14 停炉及停炉保养110

4.2.15 水中杂质对锅炉的危害112

4.2.16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113

4.2.17 锅炉水处理114

4.2.18 锅炉除垢117

4.2.19 热水锅炉的特点和分类118

4.2.20 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热水锅炉118

4.2.21 供热网路的水循环119

4.2.22 热水锅炉的安全问题120

4.2.23 运行中锅炉受压元件的常见缺陷122

4.2.24 锅炉检验124

4.2.25 锅炉缺陷的处理原则127

4.2.26 锅炉运行事故的分类128

4.2.27 锅炉爆炸事故及预防128

4.2.28 锅炉重大事故及预防129

4.2.29 锅炉事故的统计报告130

4.3气瓶安全134

4.3.1 气瓶134

4.3.2 气瓶结构134

4.3.3 气瓶分类135

4.3.4 气瓶瓶阀136

4.3.5 气瓶安全附件136

4.3.6 气瓶的漆色138

4.3.7 气瓶的标志139

4.3.8 气瓶爆炸的威力139

4.3.9 气瓶燃烧、爆炸的原因分析141

4.3.10 气瓶的充装144

4.3.11 气瓶的运输147

4.3.12 气瓶的储存147

4.3.13 气瓶的安全使用148

4.3.14 气瓶的定期检验150

4.3.15 气瓶的水压试验153

4.3.16 气瓶检验后的工作154

4.3.17 气瓶改装157

4.3.18 气瓶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157

4.3.19 气瓶事故的调查内容157

4.3.20 气瓶破坏形式的鉴别159

4.3.21 气瓶事故分析160

4.3.22 气瓶事故报告160

4.4储气罐安全162

4.4.1 压力容器162

4.4.2 压力容器综合分类163

4.4.3 压力容器安全综合治理163

4.4.4 储气罐164

4.4.5 球形储罐164

4.4.6 圆筒形储罐164

4.4.7 压力容器安全装置的分类及安全附件166

4.4.8 压力容器安全泄压装置类型166

4.4.9 储气罐的安全泄放量166

4.4.10 安全阀167

4.4.11 爆破片装置172

4.4.12 其它安全装置174

4.4.13 储气罐使用中的技术管理176

4.4.14 储气罐的安全使用177

4.4.15 储气罐的定期检验179

4.4.16 储气罐的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182

4.4.17 储气罐安全状况等级评定183

4.4.18 储气罐缺陷的处理183

4.4.19 储气罐安全检验的注意事项184

4.4.20 储气罐事故危害184

4.4.21 储气罐爆破能量184

4.4.22 储气罐爆炸的破坏作用185

4.4.23 储气罐事故分析187

4.4.24 储气罐事故传统分析方法188

4.4.25 储气罐事故系统工程分析方法189

4.4.26 储气罐事故分析程序与内容190

4.5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193

4.5.1 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概况193

4.5.2 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职权193

4.5.3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立法工作193

4.5.4 锅炉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的安全监察194

4.5.5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安全监察195

4.5.6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的安全监察196

4.5.7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安全监察196

4.5.8 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监察196

4.5.9 锅炉压力容器修理、改造的安全监察196

4.5.10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鉴定委员会196

4.5.11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鉴定委员会的机构设置197

5.焊接安全198

5.1焊接安全特点198

5.1.1 焊接的危险性分析198

5.1.2 焊接发生的主要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199

5.2气焊与气割安全199

5.2.1 常用气体的危险性与使用安全199

5.2.2 常用焊接气瓶安全201

5.2.3 乙炔发生器安全202

5.2.4 胶管与管道安全206

5.2.5 焊割炬安全208

5.3电焊安全209

5.3.1 电焊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209

5.3.2 焊接电源安全210

5.3.3 电焊工具安全213

5.4特殊焊接作业安全214

5.4.1 登高焊割作业安全214

5.4.2 水下焊割作业安全215

5.4.3 燃料容器管道焊补安全216

5.5焊接劳动卫生防护217

5.5.1 焊接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217

5.5.2 焊接卫生防护措施222

5.6焊接安全检查要点及技术条件226

5.6.1 电石库226

5.6.2 乙炔站227

5.6.3 厂区乙炔管道和氧气管道229

5.6.4 乙炔瓶库230

6.防火防爆232

6.1燃烧爆炸机理232

6.1.1 燃烧232

6.1.2 燃烧过程232

6.1.3 燃烧波233

6.1.4 引燃和燃点233

6.1.5 引燃的几种形式233

6.1.6 闪燃、闪点和自燃234

6.1.7 燃烧温度235

6.1.8 燃烧热235

6.1.9 燃烧速度236

6.1.10 气体的燃烧速度236

6.1.11 液体的燃烧速度237

6.1.12 爆炸237

6.1.13 爆炸极限237

6.1.14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238

6.2火灾的形成及其预防原理238

6.2.1 火灾产生的原因238

6.2.2 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239

6.2.3 火灾事故的特点239

6.2.4 火灾发生的条件239

6.2.5 防火239

6.2.6 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239

6.2.7 控制和消除引火源240

6.2.8 阻止火焰及爆炸波的扩展242

6.2.9 防止形成爆炸介质243

6.3易燃易爆物质及其管理244

6.3.1 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244

6.3.2 衡量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245

6.3.3 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245

6.3.4 评价易燃与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246

6.3.5 易燃与可燃固体物质的分类246

6.3.6 影响可燃性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因素247

6.3.7 决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因素248

6.3.8 决定易燃与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因素249

6.3.9 遇水燃烧物质250

6.3.10 自燃物质251

6.3.11 氧化剂251

6.3.12 108种物质的燃烧爆炸参数253

6.3.13 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55

6.3.14 禁止共同贮存的物品256

6.3.15 化学危险物品的储藏257

6.3.16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防火要求258

6.3.17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安全管理259

6.3.18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的防火间距259

6.3.19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与易燃、可燃液体贮罐、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260

6.3.20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260

6.3.21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防火防爆260

6.4建筑物火灾与防护262

6.4.1 建筑物室内火灾特征262

6.4.2 烟气的扩散263

6.4.3 烟气的危害263

6.4.4 烟的排放266

6.4.5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特点266

6.4.6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268

6.4.7 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268

6.4.8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68

6.4.9 耐火等级的选择269

6.4.10 耐火等级的检查和评定269

6.4.11 防火分隔274

6.4.12 防火墙275

6.4.13 防火间隔墙276

6.4.14 防火带277

6.4.15 防火门277

6.4.16 防火窗278

6.4.17 防火间距278

6.4.18 厂房的防火间距279

6.4.19 汽车加油柱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280

6.4.20 屋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280

6.4.21 库房的防火间距281

6.4.22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282

6.4.23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和安全环境282

6.4.24 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284

6.4.25 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的依据284

6.4.26 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287

6.4.27 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291

6.4.28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楼梯宽度292

6.4.29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292

6.4.30 高层民用建筑的避难设施295

6.5罐区火灾与防护297

6.5.1 罐区火灾297

6.5.2 石油产品的火灾危险特性297

6.5.3 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298

6.5.4 液化石油气贮罐298

6.5.5 贮罐区的一般防火安全要求299

6.5.6 贮罐的防火安全要求299

6.5.7 贮罐区的消防设施300

6.5.8 易燃、可燃液体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301

6.5.9 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301

6.5.10 易燃、可燃液体贮罐与泵房、装卸设备、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303

6.5.11 可燃气体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303

6.5.12 氧气贮罐的防火间距304

6.5.13 液化石油气贮罐或罐区的防火间距305

6.6灭火与消防305

6.6.1 灭火方法305

6.6.2 灭火剂306

6.6.3 灭火机307

6.6.4 扑救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须知308

6.6.5 扑救无机毒物和易燃、易爆液瓶、气瓶的火灾须知308

6.6.6 扑救电气火灾须知309

6.6.7 消防水源309

6.6.8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309

6.6.9 消火栓给水系统312

6.6.10 自动喷水消防给水系统314

6.6.11 水幕消防给水系统317

6.6.12 气压消防给水系统318

6.6.13 空气泡沫消防给水系统319

6.6.14 抗溶性泡沫灭火系统320

6.7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安全措施320

6.7.1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320

6.7.2 测爆仪器321

6.7.3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321

6.7.4 建筑防爆322

6.7.5 消除引火源322

6.7.6 防爆泄压设施322

6.7.7 有爆炸危险性厂房的布置323

6.7.8 有爆炸危险性厂房的构造325

6.7.9 建筑物其他设备和设施的防爆要求326

6.7.10 煤气站的防火防爆与防中毒326

6.7.11 焦炉煤气制气的防火安全措施327

6.7.12 炭化炉煤气制气的防火防爆措施327

6.7.13 水煤气炉制气的防火安全措施328

6.7.14 发生炉煤气制气的防火安全措施328

6.7.15 煤气发生炉及管道的检修动火329

6.7.16 氧气站及供氧系统的防火330

6.7.17 制氧生产流程中的防火防爆330

6.7.18 制氧生产的安全操作332

6.7.19 喷漆与烘燥过程的防火332

6.7.20 蓄电池室的防火防爆333

6.8粉尘爆炸与防护333

6.8.1 可燃粉尘333

6.8.2 粉尘爆炸的特点334

6.8.3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334

6.8.4 粉尘火灾的监测334

6.8.5 防止粉尘处理过程中的爆炸火灾335

6.8.6 粉尘危险性混合物控制336

7.爆破安全338

7.1爆炸及爆破安全338

7.1.1 爆炸及其分类338

7.1.2 化学爆炸的要素338

7.1.3 炸药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338

7.1.4 炸药的种类339

7.1.5 炸药感度及其起爆347

7.1.6 火雷管起爆方法348

7.1.7 电力起爆法350

7.1.8 导爆管系统起爆法360

7.1.9 导爆索起爆方法365

7.1.10 其它起爆方法367

7.1.11 爆破事故类型368

7.2爆破器材的加工、储存及运输安全368

7.2.1 炸药加工368

7.2.2 爆破器材库369

7.2.3 爆破器材库的防火防爆377

7.2.4 爆破器材运输的一般要求378

7.2.5 爆破器材的运输方法及其安全要求379

7.3电力起爆安全381

7.3.1 电雷管有关参数381

7.3.2 检测仪器的安全要求383

7.3.3 检测引起早爆的预防384

7.3.4 杂散电流的来源和危害384

7.3.5 杂散电流的特点385

7.3.6 杂散电流的测量385

7.3.7 杂散电流的预防385

7.3.8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386

7.3.9 静电危险性的判别386

7.3.10 压气装药的防静电措施386

7.3.11 雷电引起电雷管早爆的形式387

7.3.12 避免雷电引起早爆的措施387

7.3.13 射频电的危害及预防387

7.3.14 高压感应电的预防388

7.4起爆安全390

7.4.1 早爆的危害及原因390

7.4.2 早爆的预防391

7.4.3 延迟爆炸的预防391

7.4.4 导爆管起爆安全391

7.4.5 导爆索起爆安全391

7.4.6 其它起爆安全392

7.4.7 导火索一次点火方法392

7.5特殊爆破安全393

7.5.1 硫化矿中的药包自爆393

7.5.2 硫化矿中的高温爆破394

7.5.3 硫化矿矿尘爆炸394

7.5.4 煤矿爆破安全395

7.5.5 煤矿用爆破器材及仪表396

7.5.6 煤矿爆破注意事项396

7.5.7 拆除爆破安全396

7.5.8 拆除爆破的基本原理397

7.5.9 金属爆破安全397

7.6爆炸有害效应398

7.6.1 爆破地震效应398

7.6.2 爆破地震危害的估算398

7.6.3 爆破地震波的观测400

7.6.4 爆破振动灾害的预防400

7.6.5 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401

7.6.6 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危害401

7.6.7 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参量及观测402

7.6.8 爆炸空气冲击波破坏作用的预防403

7.6.9 爆破飞石404

7.6.10 爆破有害气体405

7.7瞎炮及其处理406

7.7.1 瞎炮的产生及预防406

7.7.2 瞎炮的检查及处理方法406

7.8爆破器材的检验与销毁407

7.8.1 爆破器材的检验内容和要求407

7.8.2 爆破器材的检验方法409

7.8.3 爆破器材的销毁方法413

7.8.4 销毁爆破器材的一般要求414

8.电气安全416

8.1人体电流效应416

8.1.1 触电416

8.1.2 电击机理416

8.1.3 电击分类416

8.1.4 电伤类别416

8.1.5 50~100Hz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17

8.1.6 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19

8.1.7 100Hz以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19

8.1.8 特殊波形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20

8.1.9 冲击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21

8.1.10 人体阻抗422

8.2直接接触电击防护423

8.2.1 绝缘破坏423

8.2.2 绝缘常规检测424

8.2.3 绝缘指标424

8.2.4 屏护426

8.2.5 遮栏426

8.2.6 间距426

8.2.7 线路间距426

8.2.8 变配电设备间距429

8.2.9 用电设备间距431

8.2.10 检修间距431

8.2.11 防火间距431

8.3间接接触电击防护432

8.3.1 IT系统基本名词术语432

8.3.2 IT系统安全原理432

8.3.3 保护接地应用范围433

8.3.4 保护接地电阻允许值433

8.3.5 TT系统限压原理433

8.3.6 TT系统速断条件433

8.3.7 TN系统基本名词术语433

8.3.8 TN系统安全原理434

8.3.9 保护接零应用范围435

8.3.10 熔断器保护特性436

8.3.11 断路器保护特性436

8.3.12 重复接地436

8.3.13 工作接地436

8.3.14 接地装置设计要点437

8.3.15 流散电阻计算438

8.3.16 接地测量443

8.3.17 保护导体444

8.3.18 等电位联结445

8.3.19 单相短路电流计算445

8.3.20 相零回路测量451

8.4加强绝缘和安全电压452

8.4.1 加强绝缘结构452

8.4.2 加强绝缘安全条件452

8.4.3 不导电环境452

8.4.4 安全电压限值和额定值453

8.4.5 安全电压电源和回路配置453

8.4.6 功能特低电压453

8.4.7 电气隔离453

8.4.8 隔离变压器453

8.5漏电保护454

8.5.1 漏电保护装置454

8.5.2 漏电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电压454

8.5.3 漏电保护的不动作电流454

8.5.4 漏电保护的动作时间454

8.5.5 漏电保护装置的接通分断能力454

8.5.6 电流型漏电保护的原理和性能455

8.5.7 电流型漏电保护设计455

8.5.8 漏电保护装置选用456

8.5.9 漏电保护的误动作和拒动作456

8.5.10 电压型漏电保护456

8.5.11 中性点型漏电保护458

8.5.12 泄漏电流型漏电保护458

8.5.13 中性线接地保护458

8.6防雷458

8.6.1 雷电种类458

8.6.2 雷电参数459

8.6.3 雷电危害459

8.6.4 建筑物和构筑物防雷分类460

8.6.5 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460

8.6.6 接闪器460

8.6.7 引下线462

8.6.8 防雷接地装置463

8.6.9 消雷装置464

8.6.10 防直击雷设计464

8.6.11 防雷电感应设计466

8.6.12 防雷电侵入波设计466

8.7静电安全468

8.7.1 静电定义468

8.7.2 静电导体和非导体468

8.7.3 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468

8.7.4 静电起电序列468

8.7.5 静电起电469

8.7.6 静电放电470

8.7.7 静电泄漏470

8.7.8 静电爆炸和火灾471

8.7.9 静电电击472

8.7.10 静电对生产的危害474

8.7.11 静电抑制技术474

8.7.12 静电泄漏技术475

8.7.13 静电消除技术476

8.7.14 静电特征参数测量478

8.7.15 静电物理参数测量479

8.7.16 静电关联工艺指标480

8.7.17 静电带电量指标481

8.7.18 静电检测管理481

8.8电气防爆482

8.8.1 危险温度482

8.8.2 电火花和电弧482

8.8.3 危险物品分类482

8.8.4 危险物品分组和分级482

8.8.5 危险区域划分483

8.8.6 防爆电气设备特征484

8.8.7 防爆电气设备选用485

8.8.8 防爆电气线路488

8.8.9 电气防爆技术489

8.9电磁辐射防护490

8.9.1 电磁波参数490

8.9.2 电磁辐射危害491

8.9.3 电磁辐射安全限值491

8.9.4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493

9.物流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技术494

9.1基础零部件494

9.1.1 起重机的利用等级494

9.1.2 起重机的载荷状态494

9.1.3 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494

9.1.4 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级别的划分494

9.1.5 机构利用等级495

9.1.6 机构载荷状态495

9.1.7 机构工作级别495

9.1.8 起重机的计算载荷496

9.1.9 起重机载荷组合499

9.1.10 钢丝绳股的类型和捻向500

9.1.11 钢丝绳芯的类型501

9.1.12 钢丝绳的质量级别和标记方法501

9.1.13 钢丝绳破断拉力的计算502

9.1.14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502

9.1.15 钢丝绳直径的计算502

9.1.16 钢丝绳的报废标准503

9.1.17 吊运熔化或炽热金属的钢丝绳选择505

9.1.18 钢丝绳绳端连接的安全要求506

9.1.19 钢丝绳的维护506

9.1.20 麻绳使用安全要求506

9.1.21 焊接环形链的构造和材料507

9.1.22 焊接环形链的计算及安全系数507

9.1.23 焊接环形链的检验和报废508

9.1.24 卷筒最小许用直径508

9.1.25 钢丝绳尾在卷筒上的固定508

9.1.26 钢丝绳在卷筒上绕进绕出的允许偏角508

9.1.27 卷简的绳槽508

9.1.28 多层卷绕509

9.1.29 卷筒的报废509

9.1.30 卷筒设计及使用应注意的问题509

9.1.31 滑轮直径509

9.1.32 滑轮绳槽的形状及光洁度509

9.1.33 钢丝绳在滑轮上绕进绕出的允许偏角509

9.1.34 滑轮的报废509

9.1.35 吊钩的类型和材料509

9.1.36 吊钩的检验510

9.1.37 吊钩的报废510

9.1.38 制动器的用途510

9.1.39 制动器的种类511

9.1.40 制动轮511

9.1.41 块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分类511

9.1.42 制动距离及制动时间511

9.1.43 制动器常见的故障512

9.1.44 制动器安全技术检验要点512

9.1.45 制动器的报废513

9.1.46 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制动器安全系数513

9.1.47 车轮513

9.1.48 轨道513

9.1.49 钢轨的固定方法514

9.1.50 车轮的许用轮压值514

9.1.51 车轮安全技术检验要点514

9.1.52 车轮报废标准514

9.1.53 轨道安装应满足的技术要求514

9.1.54 轨道安全技术检验内容516

9.1.55 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及要求516

9.1.56 安全防护装置在各种起重机上设置的要求516

9.1.57 起重机防风装置519

9.1.58 起重机防风抗滑安全性519

9.1.59 缓冲器520

9.1.60 碰撞载荷520

9.1.61 缓冲器的设计520

9.1.62 超载保护装置的功能型式521

9.1.63 超载保护装置综合误差和动作误差的区别521

9.1.64 调整超载保护装置设定点要考虑的因素521

9.1.65 取力传感器主要型式521

9.1.66 起重机倾翻事故521

9.1.67 按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划分组别522

9.1.68 抗倾覆必须验算的工况522

9.1.69 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方法522

9.1.70 起重机金属结构件525

9.1.71 起重机金属构件材料安全系数及许用应力525

9.1.72 起重机焊缝的许用应力525

9.1.73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525

9.1.74 起重机结构疲劳强度的计算526

9.1.75 起重机构件稳定性的计算526

9.1.76 起重机结构件许用的长细比526

9.1.77 起重机的结构刚度要求526

9.1.78 栏杆527

9.1.79 直立梯527

9.1.80 斜梯527

9.1.81 起重机上的走台527

9.1.82 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报废527

9.1.83 起重机电气设备安全技术528

9.1.84 起重机电气系统中采取的主要安全保护措施528

9.1.85 照明及信号529

9.1.86 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530

9.1.87 起重机设备的管理531

9.1.88 起重机的检查与维修531

9.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532

9.2.1 桥式起重机的组成和分类532

9.2.2 门式起重机的组成和分类532

9.2.3 桥、门式起重机主要受力构件的制造532

9.2.4 桥、门式起重机主要受力构件的报废标准533

9.2.5 主梁的上拱度及下挠值533

9.2.6 门式起重机主梁悬臂的上翘度533

9.2.7 主梁水平弯曲533

9.2.8 起升机构533

9.2.9 小车运行机构533

9.2.10 小车车轮打滑533

9.2.11 小车运行的“三条腿”533

9.2.12 小车轨道534

9.2.13 大车运行机构534

9.2.14 运行机构的啃道534

9.2.15 起重机轨道安装要求534

9.2.16 反滚轮与安全钩、安全支架534

9.2.17 桥、门式起重机防风装置534

9.2.18 桥、门式起重机主要安全保护装置534

9.2.19 桥、门式起重机的载荷试验项目535

9.2.20 塔式起重机的特点及分类535

9.2.21 塔式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535

9.2.22 塔式起重机的常见事故535

9.2.23 塔式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535

9.2.24 影响塔式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535

9.2.25 塔式起重机的防风抗滑安全性536

9.2.26 塔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536

9.2.27 塔式起重机的基础与轨道536

9.2.28 塔式起重机的主要安全装置536

9.2.29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和试验536

9.2.30 有关塔式起重机的主要技术标准536

9.2.31 流动式起重机的分类及特点537

9.2.32 流动式起重机的主要参数537

9.2.33 起重特性曲线和起重特性表537

9.2.34 流动式起重机的稳定性537

9.2.35 流动式起重机的主要组成538

9.2.36 流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安全检验内容538

9.2.37 水平仪和稳定器538

9.2.38 流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538

9.2.39 流动式起重机变幅机构538

9.2.40 流动式起重机回转机构和臂架伸缩机构538

9.2.41 流动式起重机的主要安全装置538

9.2.42 流动式起重机的载荷试验539

9.2.43 流动式起重机的主要安全技术标准539

9.2.44 电梯安全技术539

9.2.45 电梯的分类及基本规格参数539

9.2.46 电梯的主要性能指标540

9.2.47 电梯常见的不安全状态540

9.2.48 对电梯井道的要求540

9.2.49 电梯轿顶安全高度和轿底安全高度540

9.2.50 对电梯机房的要求540

9.2.51 对电梯轿厢的要求541

9.2.52 电梯轿厢的结构组成和要求541

9.2.53 对电梯轿顶的安全要求及轿顶安全区541

9.2.54 对电梯轿厢安全窗和安全门的要求541

9.2.55 对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要求542

9.2.56 对电梯曳引钢丝绳的要求542

9.2.57 曳引钢丝绳破坏的原因及报废标准542

9.2.58 电梯的主要安全防护装置542

9.2.59 电梯限速器及其技术要求542

9.2.60 电梯安全钳及其技术要求543

9.2.61 电梯缓冲器及其技术要求543

9.2.62 电梯轿厢的超载保护装置543

9.2.63 电梯门安全装置544

9.2.64 对电梯的电气设备的主要要求544

9.2.65 电梯安全技术检验的标准和主要项目544

9.2.66 电梯安全运行544

9.3连续搬运设备安全技术544

9.3.1 带式输送机544

9.3.2 带式输送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要求546

9.3.3 载人输送机547

9.3.4 移动带式输送机547

9.3.5 干燥粉状物料的输送547

9.3.6 被运物料块度的限制547

9.3.7 人工加载或卸载的要求547

9.3.8 零部件的维护调整与报废547

9.3.9 输送线547

9.3.10 带式输送机的操作与维护549

9.3.11 斗式提升机549

9.3.12 斗式提升机输送有害物料壳体的密封要求549

9.3.13 斗式提升机安全装置549

9.3.14 斗式提升机如何供料549

9.3.15 斗式提升机运动部件和拉紧装置的保护549

9.3.16 斗式提升机操作和维护的安全要求550

9.3.17 斗式提升机安全销的要求550

9.3.18 单轨及双轨悬挂链式输送机550

9.3.19 悬挂链式输送机设备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措施551

9.3.20 悬挂链式输送机运转和使用的安全措施552

9.3.21 刮板输送机和埋刮板输送机552

9.3.22 刮板、埋刮板输送机输送危险有害物料时的安全措施552

9.3.23 刮板、埋刮板输送机给料和卸料槽、贮斗、料仓的要求552

9.3.24 埋刮板输送机的控制要求552

9.3.25 刮板、埋刮板输送机操作和维护的要求553

9.3.26 螺旋给料机和输送机及垂直螺旋输送机553

9.3.27 螺旋输送机输送危险品的安全措施554

9.3.28 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及加料的要求554

9.3.29 螺旋输送机操作和维护安全要求554

9.3.30 传动辊子输送机554

9.3.31 振动给料机和输送机、摇动或往复给料机和摆动输送机555

9.3.32 移动式输送机的安全要求555

9.3.33 气力输送装置零件的设计强度556

9.3.34 气力输送装置贮料容器的设计要求556

9.3.35 气力输送、动臂、贮存设备的安全装置556

9.3.36 气力输送装置软管的要求557

9.3.37 气力输送装置动臂上移动式吸管的安全要求557

9.3.38 气力输送装置料箱、料仓、筒仓的安全要求557

9.3.39 气力输送装置输送有害及易燃易爆物料时的要求557

9.3.40 气力输送装置设备及零部件的安全检查557

9.3.41 气力输送装置操作和维护的要求557

9.4仓储及其机械安全技术558

9.4.1 仓储系统消防安全558

9.4.2 仓储系统安全组织560

9.4.3 仓储系统工作环境管理与保护561

9.4.4 仓储系统安全防范措施561

9.4.5 仓储系统的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561

9.4.6 仓储系统有关安全标志561

9.4.7 仓储系统消防监督机构的职权561

9.4.8 仓储贮存物品一般安全要求563

9.4.9 仓储系统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564

9.4.10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要求564

9.4.11 储存粮油等库、场防治虫鼠害的措施564

9.4.12 仓储系统的检测设备565

9.4.13 库、场与甲类物品库房以及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565

9.4.14 库房设置机构和变动布局、储存类别565

9.4.15 库房区通道565

9.4.16 新建、扩建和改建仓库要求565

9.4.17 仓储机械设备管理565

9.4.18 流动机械的安全距离与速度要求566

9.4.19 仓储起重运输机械的安全要求566

9.4.20 高架堆垛机械的安全要求566

9.4.21 装卸、搬运设备的安全要求567

9.4.22 库区电器设备管理567

9.4.23 仓储系统电气设备的防护567

9.4.24 仓储系统火源管理567

9.4.25 仓储系统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568

9.5厂内运输作业安全技术569

9.5.1 厂内物料运输方法569

9.5.2 厂内运输事故分类与原因569

9.5.3 厂内运输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569

9.5.4 无轨车辆厂内道路要求569

9.5.5 机动车辆设备管理570

9.5.6 厂内车辆行驶作业570

9.5.7 叉车、铲车作业571

9.5.8 电瓶车作业571

9.5.9 集装箱作业车572

9.5.10 车辆装载与装卸572

9.5.11 机动车驾驶员573

9.5.12 厂内铁路运输573

9.5.13 铁路限界、线路间距和安全距离573

9.5.14 信号、安全标志574

9.5.15 道口安全574

9.5.16 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安全要求574

9.5.17 液体金属、熔渣和高温货物的铁路运输574

9.5.18 危险货物的铁路运输575

9.5.19 厂内搬运装卸安全575

10.建筑工程安全576

10.1建筑工程安全概论576

10.1.1 建筑施工的特点576

10.1.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工作的指导方针与原则577

10.2拆除工程577

10.2.1 拆除工程前的准备577

10.2.2 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578

10.2.3 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579

10.2.4 拆除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582

10.3土方与基础工程583

10.3.1 土方工程分类、鉴别和工程性质583

10.3.2 土方边坡稳定性计算及其稳定性要求588

10.3.3 流砂的产生、危害和防治593

10.3.4 土壁支撑594

10.3.5 土方施工601

10.3.6 不良地基土的加固处理602

10.3.7 桩基施工604

10.3.8 大直径挖孔桩605

10.4脚手架工程607

10.4.1 脚手架及其种类607

10.4.2 脚手架的作用及基本要求608

10.4.3 木质脚手架材料的材质和规格要求608

10.4.4 竹质脚手架材料的材质和规格要求609

10.4.5 钢质脚手架材料的材质和规格要求609

10.4.6 绑扎脚手架材料的材质和规格要求610

10.4.7 脚手架荷载610

10.4.8 脚手架设计计算规定614

10.4.9 脚手架各杆件的设计计算方法与实例616

10.4.10 多立杆式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26

10.4.11 单排脚手架的搭设627

10.4.12 木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28

10.4.13 竹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29

10.4.1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29

10.4.15 工具式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30

10.4.16 里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631

10.4.17 特殊部位脚手架的处理及高层脚手架的卸荷措施633

10.5建筑机械635

10.5.1 塔式起重机635

10.5.2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除要点635

10.5.3 塔式起重机使用的安全要求638

10.5.4 龙门架、井字架安装与拆除要点639

10.5.5 龙门架、井字架安全使用要求641

10.5.6 外用电梯642

10.5.7 中小型机械工作机构的安全注意事项643

10.5.8 中小型机械使用安全注意事项643

10.6高处作业646

10.6.1 高处作业646

10.6.2 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647

10.6.3 临边作业648

10.6.4 洞口作业650

10.6.5 悬空作业653

10.6.6 交叉作业654

11.个体防护用品656

11.1安全帽656

11.1.1 安全帽的结构与尺寸656

11.1.2 安全帽的材料656

11.1.3 安全帽的防护机理656

11.1.4 安全帽的技术性能656

11.1.5 安全帽的选择使用657

11.1.6 安全帽的采购、监督和管理657

11.1.7 安全帽的标记和包装657

11.2呼吸护具658

11.2.1 呼吸护具的作用658

11.2.2 呼吸护具防止的危害因素658

11.2.3 呼吸护具的分类与选择658

11.2.4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658

11.2.5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结构658

11.2.6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滤尘材料(滤料)658

11.2.7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技术性能658

11.2.8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选择和使用658

11.2.9 防尘口罩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60

11.2.10 防毒呼吸护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防护机理、种类和规格660

11.2.11 防毒呼吸护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的结构和性能要求660

11.2.12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663

11.2.13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采购、监督和管理663

11.2.14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663

11.2.15 防微粒口罩的结构与材料664

11.2.16 防微粒口罩的使用条件664

11.2.17 防微粒口罩的产品监督检验和管理664

11.2.18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664

11.2.19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的技术性能与检验665

11.2.20 送风式呼吸护具(长管面具)666

11.2.21 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666

11.2.22 空气呼吸器668

11.2.23 氧气呼吸器668

11.3眼(面)护具669

11.3.1 焊接护目镜和面罩669

11.3.2 炉窑护目镜和面罩671

11.3.3 防冲击眼护具672

11.3.4 激光护目镜673

11.3.5 微波护目镜673

11.4听力护具673

11.4.1 听力护具的防护原理与分类673

11.4.2 护耳器——耳塞674

11.4.4 耳罩674

11.5防护鞋676

11.5.1 皮安全鞋676

11.5.2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676

11.5.3 胶面防砸安全靴677

11.5.4 绝缘皮鞋677

11.5.5 低压绝缘胶鞋678

11.5.6 耐酸碱皮鞋678

11.5.7 耐酸碱胶靴679

11.5.8 耐酸碱塑料模压靴679

11.5.9 高温防护鞋680

11.5.10 防刺穿鞋682

11.5.11 焊接防护鞋682

11.6防护服683

11.6.1 阻燃防护服683

11.6.2 防酸工作服683

11.6.3 防静电工作服685

11.6.4 劳动防护雨衣685

11.7防护手套686

11.7.1 劳动保护手套686

11.7.2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687

11.7.3 耐酸(碱)手套688

11.7.4 焊工手套689

11.7.5 橡胶耐油手套690

11.7.6 防X线手套690

11.8劳动护肤用品691

11.8.1 亲水性防护膏691

11.8.2 疏水性防护膏691

11.8.3 遮光性防护膏691

11.8.4 皮肤防护膜剂691

11.8.5 滋润性防护膏691

11.8.6 皮肤清洗剂692

11.9防坠落护品692

11.9.1 安全带692

11.9.2 安全网693

11.10其他护品694

11.10.1 防砸背甲694

11.10.2 袖套与护腿694

11.10.3 辐射防护695

12.工业防尘与防毒696

12.1粉尘及防尘措施696

12.1.1 粉尘696

12.1.2 粉尘的分类696

12.1.3 粉尘的粒径696

12.1.4 粉尘的代表粒径698

12.1.5 粉尘的粒径分布698

12.1.6 粉尘的物理性质698

12.1.7 粉尘浓度702

12.1.8 粉尘的来源702

12.1.9 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尘设备及工艺703

12.1.10 粉尘在空气中的传播704

12.1.1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704

12.1.12 放射性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705

12.1.13 粉尘对生产的影响705

12.1.14 粉尘爆炸705

12.1.15 粉尘对大气的污染707

12.1.16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707

12.1.17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710

12.1.18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711

12.1.19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的测定方法711

12.1.20 防尘防毒的综合措施712

12.1.21 尘源控制713

12.1.22 湿法防尘714

12.1.23 通风除尘715

12.1.24 粉尘的个体防护715

12.2工业毒物与防毒措施716

12.2.1 工业毒物716

12.2.2 工业毒物分类717

12.2.3 无机类毒物717

12.2.4 有机类毒物717

12.2.5 窒息性气体717

12.2.6 刺激性气体717

12.2.7 有毒气体的浓度718

12.2.8 职业中毒718

12.2.9 职业中毒症状718

12.2.10 化学烧伤720

12.2.11 气体爆炸720

12.2.1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721

12.2.13 防毒的综合措施722

12.2.14 控制毒物的产生724

12.2.15 通风净化725

12.2.16 高烟囟排放725

12.2.17 有害气体的个体防护725

12.3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725

12.3.1 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725

12.3.2 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727

12.4除尘器728

12.4.1 除尘器的性能728

12.4.2 除尘机理729

12.4.3 除尘器的分类729

12.4.4 重力沉降室729

12.4.5 惯性除尘器730

12.4.6 旋风除尘器731

12.4.7 湿式除尘器731

12.4.8 袋式除尘器734

12.4.9 电除尘器737

12.4.10 除尘器的选择738

12.4.11 除尘器所收粉尘的处理739

12.4.12 除尘器形式代号统一编制方法739

12.5有害气体的净化741

12.5.1 吸附法741

12.5.2 吸附剂741

12.5.3 吸附净化流程743

12.5.4 吸附装置744

12.5.5 脱附方法747

12.5.6 吸收法748

12.5.7 吸收流程748

12.5.8 吸收设备的分类748

12.5.9 填料塔749

12.5.10 板式塔750

12.5.11 喷雾塔751

12.5.12 文丘里吸收器751

12.5.13 吸收设备的选择751

12.5.14 燃烧法752

12.5.15 直接燃烧752

12.5.16 热力燃烧753

12.5.17 热力燃烧炉754

12.5.18 催化燃烧756

12.5.19 催化剂756

12.5.20 催化燃烧流程758

12.5.21 催化燃烧装置758

12.5.22 选择催化反应器的原则759

12.5.23 热量回收利用760

12.5.24 燃烧净化的安全措施760

12.5.25 冷凝净化法762

12.5.26 化学反应净化法764

12.6主要有害气体的治理技术764

12.6.1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方法分类764

12.6.2 石灰/石灰石法765

12.6.3 氨吸收法767

12.6.4 钠碱吸收法768

12.6.5 金属氧化物吸收法769

12.6.6 活性炭吸附法769

12.6.7 催化转化法770

12.6.8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方法775

12.6.9 含氟废气治理方法775

12.6.10 硫化氢污染治理方法776

12.7通风净化781

12.7.1 通风方法781

12.7.2 局部通风781

12.7.3 全面通风782

12.7.4 自然通风783

12.7.5 防爆与事故通风784

12.7.6 车间通风方法的确定785

12.7.7 排风罩及其类型785

12.7.8 密闭罩785

12.7.9 柜式排风罩787

12.7.10 外部排风罩788

12.7.11 槽边排风罩788

12.7.12 接收式排风罩791

12.7.13 吹吸式排风罩792

12.7.14 通风机及其类型792

12.7.15 离心式通风机792

12.7.16 轴流式通风机794

12.7.17 通风机的性能795

12.7.18 通风机的选择797

12.7.19 通风管道系统798

12.7.20 通风管道798

12.7.21 风机及管道布置800

12.7.22 通风管道系统设计801

12.7.23 空气的密度806

13.振动及噪声809

13.1振动及噪声对人体的危害809

13.1.1 振动源及噪声源809

13.1.2 噪声对人的危害813

13.1.3 振动对人的危害816

13.2噪声控制及防护818

13.2.1 噪声主要的物理参量818

13.2.2 噪声评价参数820

13.2.3 噪声的容许标准824

13.2.4 噪声测量仪器及用法826

13.2.5 噪声控制及防护829

13.2.6 吸声830

13.2.7 隔声832

13.2.8 消声器834

13.2.9 噪声控制的实例837

13.3振动控制及防护843

13.3.1 振动的主要的物理参量及评价参数843

13.3.2 振动的容许标准845

13.3.3 振动测量仪器及用法850

13.3.4 振动控制及防护856

13.3.5 隔振的基本参数857

13.3.6 隔振设计的步骤859

13.3.7 隔振器和隔振垫860

13.3.8 防振沟864

14.职业病防治867

14.1职业病的产生、范围和管理867

14.1.1 生产性有害因素867

14.1.2 化学性有害因素867

14.1.3 物理性有害因素868

14.1.4 生物性有害因素868

14.1.5 其他有害因素868

14.1.6 职业病869

14.1.7 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869

14.1.8 劳动卫生标准870

14.1.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871

14.1.10 职业病诊断871

14.1.11 职业病报告872

14.1.12 职业病患者的管理873

14.2职业病预防873

14.2.1 职业中毒的预防873

14.2.2 尘肺病的预防876

14.2.3 矿山防尘877

14.2.4 物理因素职业病的预防877

14.2.5 工业卫生“三同时”879

14.2.6 劳动卫生评价881

14.2.7 职业危害对女工的特殊影响882

14.2.8 女工劳动卫生工作的主要措施883

14.2.9 职业性健康监护883

14.3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急性中毒救护886

14.3.1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886

14.3.2 职业病的治疗原则886

14.3.3 特殊解毒剂889

14.3.4 急性化学物中毒的院前救护889

14.3.5 急性化学物中毒的院内抢救896

14.4常见职业病900

14.4.1 矽肺900

14.4.2 石棉肺902

14.4.3 煤工尘肺903

14.4.4 石墨尘肺904

14.4.5 电焊工尘肺904

14.4.6 铅中毒904

14.4.7 汞中毒905

14.4.8 锰中毒906

14.4.9 砷中毒906

14.4.10 刺激性气体中毒906

14.4.11 窒息性气体中毒907

14.4.12 苯中毒910

14.4.13 甲苯中毒910

14.4.14 二甲苯中毒911

14.4.15 其它有机溶剂中毒911

14.4.16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911

14.4.17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913

14.4.18 农药中毒913

14.4.19 有机磷农药中毒916

14.4.20 有机氯农药中毒917

14.4.21 其他农药中毒917

14.4.22 高温中暑917

14.4.23 噪声性耳聋919

14.4.24 局部振动病919

14.4.25 电离辐射920

14.4.26 非电离辐射921

14.4.27 职业性肿瘤925

14.4.28 职业性哮喘926

14.4.29 职业性皮肤病927

15.应急与急救931

15.1应急计划与组织931

15.1.1 安全工程师与应急工作931

15.1.2 应急计划931

15.1.3 专业应急组织——救护队932

15.2应急装备与设施934

15.2.1 火灾报警装置934

15.2.2 气体和粉尘爆炸监测和报警装置936

15.2.3 救护人员的服饰937

15.2.4 救护人员的装备939

15.2.5 消防器材940

15.2.6 救生器材943

15.2.7 安全出口和安全峒室946

15.3典型灾害应急处理947

15.3.1 起火与报警947

15.3.2 灭火948

15.3.3 火场人员疏散949

15.3.4 火场物资疏散949

15.3.5 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950

15.3.6 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950

15.3.7 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950

15.3.8 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951

15.3.9 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952

15.3.10 易燃、可燃物料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952

15.3.11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953

15.4外伤救护的基本知识953

15.4.1 伤情的判断953

15.4.2 伤口的初步处理953

15.4.3 骨折的临时固定954

15.4.4 关节脱位的简易复位955

15.4.5 伤员的搬运955

15.4.6 伤员的途中护理956

15.5现场急救技术957

15.5.1 急救常用药物957

15.5.2 急救常用器械957

15.5.3 人工呼吸957

15.5.4 苏生器自动呼吸958

15.5.5 胸外心脏挤压法959

15.6常见灾害下伤员的急救960

15.6.1 现场救护组织和任务960

15.6.2 烧伤的急救960

15.6.3 触电的急救961

15.6.4 溺水的急救962

15.6.5 高温中暑的急救962

15.6.6 生产性毒物中毒的急救963

1995《安全工程师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玉元等主编 199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工程估价师手册(1994 PDF版)
工程估价师手册
199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与工程师  全一册(1944.04 PDF版)
工程与工程师 全一册
1944.04 中华书局
爆破工程师手册(1992 PDF版)
爆破工程师手册
1992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矿山采掘电气化(1960 PDF版)
矿山采掘电气化
1960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工程师通用手册(1989 PDF版)
工程师通用手册
198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程焊接冶金学(1993 PDF版)
工程焊接冶金学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程师手册(1997 PDF版)
铸造工程师手册
199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水泥工程师手册(1998 PDF版)
水泥工程师手册
1998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安全工程手册(1989 PDF版)
安全工程手册
198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夹具工程师手册(1987 PDF版)
夹具工程师手册
1987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工程师手册(1986 PDF版)
现代工程师手册
1986 北京:北京出版社
工程师实用手册(1992 PDF版)
工程师实用手册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1999 PDF版)
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
1999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当代工程师手册(1987 PDF版)
当代工程师手册
198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英汉泵词汇(1981 PDF版)
英汉泵词汇
1981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