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Ⅰ-Ⅲ-Ⅵ族量子点pc-WLED器件的性能参数》

《表3 Ⅰ-Ⅲ-Ⅵ族量子点pc-WLED器件的性能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Ⅰ-Ⅲ-Ⅵ族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照明显示领域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商用WLED主要是用蓝光InGaN芯片激发YAG:Ce荧光粉发出黄色光,通过发出的黄光与剩余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由于YAG:Ce荧光粉的发射光谱较窄,缺少红光区域的发射,因此通常需要加入红色荧光粉来提高器件的显色指数(CRI)。然而,微米级的荧光粉将造成一系列的散射而导致器件的光效降低。此外,针对大面积照明中低成本、高效率、高显指的需求,稀土荧光粉正面临着价格昂贵、资源紧缺、光谱可调范围窄等严峻挑战。而Ⅰ-Ⅲ-Ⅵ族量子点的发射谱覆盖范围宽,可有效补偿商用WLED中红光区域的缺失,为高显指WLED的组装提供了重要前提;此外,Ⅰ-Ⅲ-Ⅵ族量子点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可有效地减少因量子点本身自吸收作用而造成器件发光性能的下降,因而是用于WLED中的理想材料,表3列举了近年来Ⅰ-Ⅲ-Ⅵ族量子点在白光LED领域应用的相关成果。CuInS2基WLED器件最初被报道时的CRI仅有70~79[21,23],未能达到室内照明的标准(CRI>80),往往需要将两到三种量子点混合与蓝光芯片封装成白光LED器件以提高其CRI[83]。随后,Yang等[16]分别制备出量子产率高达85%和83%的Cu-Ga-S/Zn S(CGS/ZnS)绿光和CIS/Zn S红光量子点,将其按照一定比例与环氧树脂混合并与InGaN蓝光芯片组装成“贴片式”WLED器件。如图5所示,在100 m A的工作电流下,随着CIS量子点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加,器件的相关色温(CCT)由7582 K减小至4486K,发光效率(LE)由65.3 lm/W降低至40.5 lm/W,CIE坐标由(0.290,0.349)移动至(0.355,0.330)。随着电流的逐渐增加,器件的CRI最高可达97,获得了近乎于理想的WLED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