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层孔虫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表2 层孔虫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层孔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Goldfuss(1826)在发现层孔虫的同时,对其主要构造进行了描述。人们根据他的描述发现,具有类似构造的生物从寒武纪到现代一直存在(Kershaw,1998)。关于层孔虫的起源有多种观点(表2)。最初的观点认为层孔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所谓的寒武纪“层孔虫”实际上是古杯类(Archaeocyath),与古生代地层中的层孔虫只是形态结构上具有某些相似性(Zhuravlev et al.,1994)。这种形态上的趋同可能是古杯动物自适应能力的体现,因为在早寒武世短时间内的温暖浅海环境中,古杯动物门Kazachstanicyathida目的一些分子参与了当时礁的建造。Galloway(1957)曾指出层孔虫可能是由古杯动物演化而来,即由Exocyathus的有关类群演变而来,但后来的学者指出,这些小型的古杯动物群并不是后来古生代层孔虫的祖先(Nestor,1966;Webby,1986),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层孔虫是由古杯动物演化而来的(Webby,2012)。另外,Khalfina和Yavorsky(1967)认为,一些奥陶纪的拉贝希层孔虫来源于诸如寒武纪的被称为Stromatocerium属的种。Khalfina和Yavorsky(1974)报道过西伯利亚西南地区2种寒武纪早期的所谓的“种”,但并未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他们将之归于层孔虫Stromatocerium属。但Zhuravlev等(1993)通过对比发现,Khalfina和Yavorsky(1974)报道的2个寒武纪的“种”与寒武纪早期的类珊瑚Flindersipora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而后,他将Khalfina的2个“种”结合成1个新的分类单位,即Yaworipora khalfinae。关于层孔虫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能有切实的证据说明层孔虫的祖先是何种生物。寒武系第二统至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地层中,至今未发现有类似于层孔虫骨架的生物,原因可能是当时海水的化学成分(Mg/Ca值)发生了变化,导致难以孕育出新的后生动物,而菌藻类乘虚而入,使得该时期形成的礁体主要由蓝细菌等菌藻生物构成(Rowland and Shapiro,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