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细粒沉积岩定名依据及演变》

《表1 细粒沉积岩定名依据及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火山—热液作用相关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及前沿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杨朝青和沙庆安(1990)在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中观察到陆源碎屑与灰泥和生物碎屑混合沉积,提出混积岩概念。将碳酸盐矿物组分大于25%、陆源碎屑含量大于10%的岩石定名为混积岩。随后又有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混积岩定义(张雄华,2000;沙庆安,2001)。此时混积岩的定命以构成岩石的碳酸盐及陆源碎屑含量为主要依据,未考虑矿物粒径大小。随着在致密储集层研究中也广泛观察到混合沉积现象,有学者提出了细粒混合沉积岩概念(陈世悦等,2016;马克等,2017)。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国内湖相细粒沉积岩中发现了特殊的黏土-粉砂级深源碎屑、火山物质及热液成因矿物,提出了喷积岩的概念(表1),并以其中的碳酸质喷爆岩为重点分析对象,对主要组成矿物为深源碎屑的喷爆岩进行了深入研究(柳益群等,201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