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校贫困学子家庭经济收入调查结果》

《表1 高校贫困学子家庭经济收入调查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扶贫视角的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思路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约20%-25%的学生为贫困学生,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更高。能否对这类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指导,直接关系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关系到教育公平能否得到保障。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工作,可以结合求职择业者的个人条件和意愿,同时结合社会用人需求提供指导和帮助,达到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讲,职业发展指导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得到职业能力的强化,进而取得更好的发展。而贫困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大多存在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将给学生的职业发展带来阻碍。受家庭环境、周边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贫困学生职业观和就业观容易出现偏颇,同样会给学生就业带来困难。而每个贫困学生的背后,都存在贫困家庭,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家庭人口就业不足。结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开展的贫困学子调查结果来看,如表1所示,在接受资助的1200名学生中,61.7%的家庭父母双方有收入来源,其中46.3%家庭通过务农获得收入。32.3%的家庭仅父母一方有职业收入,另外有6.0%的学生无法从父母任何一方获得经济支持。从总体上来看,家庭供养率平均值达到了2.85%,相当于三口之家几乎只由一个劳动力供养[1]。面对这一情况,只有增加家庭成员就业比率,才能使贫困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因此,高校还要通过职业发展指导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就业,从而满足国家的扶贫要求。此外,相对于非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一直承载着非公平的教育,导致学生能力、素质存在一定的局限。为体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需加强贫困学生职业发展指导,通过适当补偿来缩小弱势群体和普通群体的差距,以达到维护贫困学生群体就业职业发展利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