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氮族元素知识点与化学原理结合讲解实例*》

《表1 氮族元素知识点与化学原理结合讲解实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关于氮族元素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中的章节名称、顺序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教材(第4版)[1]

例如在讲述氨气(NH3)时,首先用杂化轨道理论讲述氮原子的sp3不等性杂化,分子呈三角锥型结构,由于氨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因此氨可形成氢键;氨分子内含有孤对电子,具有配位性;根据酸碱理论,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依照氨分子结构,氨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和羟基(―OH)取代分别形成联氨(肼)、羟氨,根据N、O的的电负性,可判断氨、联氨(肼)、羟氨的碱性依次减弱等。这样运用化学原理指导元素化学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本质上认识问题,深刻理解本族元素及化合物相关性质及其规律。又如在讲解磷的含氧酸及其盐时,首先讲解(正)磷酸结构:中心P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内存在3个P-Oσ键,1个从磷到氧的σ配键和2个由氧到磷的d←pπ键。以磷酸为基准,推出其他磷的含氧酸结构,再分别讲解H3PO4、H3PO3、H3PO2、H4P2O7的成键情况、结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其他章节的教学实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