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顾村大居的空间开发阶段》

《表1 顾村大居的空间开发阶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上海顾村大居开发中的城市政体变迁研究——基于政策演进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2003年,面对世博会申请成功以来中心城区大量动迁需求,上海市决定配合市重大工程的建设,启动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计划,称之为“四高”小区建设(1)。顾村大居作为全市6个“四高小区”基地之一,在宝山区外环线外、沪太路以西选址开工建设,用地规模1.3km2,用地类型为保障房用地,住房类型全部是征收安置房。“四高小区”启动后,上海仍面临房价持续上涨和动迁需求高涨的压力。2005年,“重大工程动迁配套商品房住宅基地”应运而生,在全市选址11个基地。其中,顾村1号基地和2号基地紧邻顾村四高小区选址向北、向西拓展,用地规模2.05 km2。在这一时期,用地类型出现多元化,在大量的保障房用地中少部分用地转化为普通商品房、商业商务设施用地,但保障房的类型仍全部是征收安置房。随着全国房价大幅上涨,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央政府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再次提上日程。上海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政策落实计划,在规划中明确规定了保障性住房总体和年度的建设计划,以大型居住社区的形式承载这一建设任务。2009年5月,顾村配套商品房基地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紧邻原四高小区基地、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基地向北,规划了8.5 km2的拓展区。引入“混居”理念,采用“保障房+商品房”的配建模式,保障房用地比例大幅下降。住宅建筑量中,20%留给大居本地的农民拆迁安置(区属征收安置房),余下80%中,2/3作为保障房,1/3配建为普通商品房。保障房的类型也更为丰富,除了征收安置房外,还有少量共有产权房(也称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图1,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