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国内外多中心报道》

《表2 国内外多中心报道》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早在1977年Fisch首次提出了颞下窝径路,其报道面神经移位术后鲜有完全性面瘫,平均面瘫恢复率达80%(H-B II级),如果切除了被肿瘤累计的面神经外膜,则术后面瘫恢复率是70%(H-B III)[3]。1987年,Brackmann提出改良Fisch径路,着重强调保留茎乳孔处包绕面神经外膜的致密结缔组织,整体分离此处面神经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以利于保护面神经且便于钳夹牵拉,可减少术后面瘫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时86%的患者可达到H-B I-II级[4]。此后,国内外多家中心也相继报道了面神经前移术(膝状神经节-腮腺段)后面瘫恢复情况(表2)。其中,Llorente等人报道术后III级发生率较高,提到面神经移位过程中的“去血供化”,即切断面神经同骨管间的血管-纤维联系是导致术后面瘫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面神经功能的保持有赖于“内源性”及“外源性”血供之间的平衡。“外源性”血供主要包括茎乳动脉、岩深动脉及内听道动脉,其穿支动脉可穿透经面神经骨管骨膜滋养面神经,面神经前移后将切断部分外源性血供而仅依赖内源性血供。不同患者间面神经内源性及外源性血供存在差异,因此术后面神经功能主要由术中面神经损伤程度及内源性血供代偿情况所决定[13,14]。国内此类报道不多,吴皓等报道经颞下窝TypeA径路并行面神经前移的8例患者,术前均无面神经麻痹的表现,术后随访至6个月时6例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 I-II级,1例为H-B III级,1例为H-B V级,认为面神经前移对于暴露累及咽鼓管及颈内动脉的肿瘤是必要手段,移位后可提供足够的术野减神经损伤,移位的关键操作在于保留面神经邻近组织和营养血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