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财政支出模式与碳排放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表3 财政支出模式与碳排放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下的碳减排该何去何从》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中三个计量模型的人均GDP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人均GDP(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带来人均碳排放污染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每提高1%会导致人均碳排放水平增加0.724%左右。GDP增长率的估计系数在三个计量模型中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说明GDP增长率与人均碳排放之间显著负相关。与人均GDP的估计结构不同,GDP增长率的提高会使得人均碳排放量降低。与本文预期不同的是,贸易开放度的估计系数在所有计量模型中的估计系数均在1%显著水平下为负,这说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并不会带来人均碳排放的显著增加。财政分权指标的估计系数仅仅在表2的后两个计量模型中显著为正。这说明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有较大的经济事务裁量权,在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与现有的激励体制下,更加努力地发展经济,而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碳排放容易被地方政府忽视,甚至被牺牲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了碳排放水平的提高。但是,人均碳排放与财政分权之间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并不存在于第一个计量模型中。人口密度的估计系数在表2的第一与第三个计量模型中显著为负,这说明人口的密集程度与人均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人口密集程度的加深,人均碳排放量会逐渐降低。人口密集的区域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公共项目,例如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等,公共支出的利用更加有效同时成本相对较低[24]。但这一结论也并不稳健,第二个计量模型中的估计系数尽管为负却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