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二战以来英美德日产融关系的演进比较》

《表3 二战以来英美德日产融关系的演进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演化经济学视角的产融协调发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与金融业的演进过程,具有清晰的、受技术变革所影响的周期互动特征,并产生不同的主导金融模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地的英国,发展出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投资银行的推动与风险投资的活跃,并发展出世界最大、最发达的证券市场。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和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也都支撑了其不同阶段工业化的成功推进。进入21世纪后,世界正面临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浪潮,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经济金融化日趋加深的态势,作为知识创造和积累的核心产业制造业“空心化”,金融业通过复杂的产品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倒手”以实现“利润”,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也纷纷进入金融业。2008年以来,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各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加强对金融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并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作用,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力争顺应技术变革潮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这表明产融关系的演进正进入新的阶段。在微观企业层面,典型的如美国GE公司,一度曾为了迎合股东价值要求涉足金融业务,并逐渐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虽然在2015年实施了“去金融化”策略,但由于其一段时期内忽视甚至放弃了长期以来积累的专业和创新优势,在数字时代被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苹果、谷歌等新兴公司超越,正面临艰难的转型(Foroohar,2016;Nakada,2017)。表3对二战以来英美德日产融关系的演进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