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一代验证设计的2对引物序列》

《表1 一代验证设计的2对引物序列》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酪氨酸激酶受体1型基因突变致先天性无痛无汗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取其后背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见图1)提示:(背部皮肤)真皮层胶原纤维组织为主,见少量汗腺、毛囊,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未见神经组织,请结合临床,必要时作基因检查。同时,采用EDTA抗凝采血管采集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5 mL,-20℃保存,采用血液提取试剂盒(百泰克,AU1802)提取血液DNA,采用Kapa二代测序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DNA文库,反应体系:离心KAPA高保真热启动准备体系(2乘)12.5μL,PCR探针1μL,Adapterligated library DNA 10μL,加水至总体积25μL,98℃预变性2 min,98℃变性30 s,65℃退火30 s,72℃延伸30 s,共5个循环;最后一个循环72℃延伸4 min(血液标本委托北京金准检验检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家系调查见图2。基因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见图3)显示,内含子及外显子区域发现两处杂合突变c.851-33T>A,c.1958C>T。设计引物进行(表1)一代验证,结果提示患儿基因突变c.851-33T>A来自于父亲,c.1958C>T来自于母亲。其中c.851-33T>A杂合突变为文献报道的已知致病性突变[4-6],c.1958C>T检索基因突变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使用Polyphen预测软件该突变为可能有害,Mutation Taster和SIFT软件预测该突变为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