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西汉文献中“臭”的气味义和恶臭义的用例数》

《表1 西汉文献中“臭”的气味义和恶臭义的用例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臭”的词义演变看“气味”概念域词汇系统的古今差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西汉时期,“臭”表恶臭义的用例有所增多,表气味义的用例则逐渐减少,下面是此期几部文献中“臭”两个义位的用例数。从表1可知,在《史记》《新序》《盐铁论》等文献中,“臭”只有恶臭义的用法;《说苑》中恶臭义和气味义的用例数持平;在《淮南子》《素问》中,气味义仍是“臭”的主导义位。从语义上看,文献用例中“臭”的恶臭义已经十分明确。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句中“鲍鱼”的气味显然是难闻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