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和p H》
点击下载 ⇩图表编号 | B16663789666 |
---|---|
出版时间 | 2018.11.28 图表说明 ➫ |
作者 | 郑展耀、尹芳、张无敌、赵兴玲、刘士清、吴凯、王昌梅、柳静、杨红 |
研究主题 | 龙眼壳发酵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 |
出版单位 |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下载格式 | JPG、GIF(含无水印/未压缩) |
图片大小 | 20KB~2M(视下载方式而定) |
定制格式 | Excel、Word、PDF、PPT |
传媒
《表1 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和p H》图表

预计下载耗时:<2秒
图表说明及下载
龙眼壳发酵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中,试验前后发酵料液的TS、VS及p H等结果变化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发酵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S和VS在发酵之后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说明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原料被不同程度地分解利用。经计算可知,试验组TS、VS降解率分别为24.08%、16.35%,对照组的TS、VS降解率分别为3.90%、5.15%。其中对照组的TS和VS降解率都很低,可见对照组几乎不产气,因此接种物对试验组产气量的影响是极小的,这些均符合发酵过程中的产气规律。原料的TS、VS降解率明显高于接种物的TS、VS降解率,说明试验组的微生物活性良好、发酵完全。从发酵过程中p H变化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 H均没有明显变化,并处于正常范围(p H 6.5~7.5)[10]。发酵前料液的p H满足甲烷菌的正常生长条件,发酵后料液的p H略有上升,可能是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溶于水,中和了有机酸使p H回升[11]。综合而言,龙眼壳可以作为厌氧发酵的原料。
公告:考虑到大家可能需要图表高清原图或出处原文整套的PDF,但由于获取多是收费渠道,为方便大家博主会在收到相关邮箱留言求助后帮忙获取分享给大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