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7、2011、2016年市域各类区域创新能力区的数量分布》

《表2 2007、2011、2016年市域各类区域创新能力区的数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山东省创新能力时空演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自然间断点法,将2007、2011、2016年山东省市域区域创新能力划分为4类,结果见表2和图2。第一梯队代表高区域创新区,第二梯队代表中高区域创新区,第三梯队代表中低区域创新区,第四梯队代表低区域创新区。高区域创新区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鲁东地区和济南及其周边地区,并形成两个主要集聚区。中高区域创新区数量呈波动状态,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大范围连绵集聚变为几个零星集聚。中低区域创新区总量上小幅上升,空间上形成由分散向集聚分布的状态,在滨州东营形成集聚区,泰安济宁地区形成集聚区。低区域创新区数量上有所减少,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集聚向分散变化趋势,主要分布在中高创新区的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