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7—2016年中国地级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Moran’s I指数》

《表2 2007—2016年中国地级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Moran’s I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地级以上区域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本研究运用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来检验中国地级以上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全局空间关联性。表2和图7显示了2007—2016年10年间中国地级以上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的Moran’s I指数的计算结果。由表2可知,2007—2009年中国地级以上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的Moran’s I指数的p统计量的值均小于0.05,其统计显著性在5%以内,而2010—2016年的Moran’s I指数的p统计量的值均小于0.01,其统计的显著性在1%以内。2007—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的Moran’s I指数的Z统计量的值均大于1.96,这说明中国的地级以上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由图7可知,这10年间Moran’s I指数的数值全部为正数,这表示其具有空间的正相关性,从2007年的0.070 6到2016年的0.127 4,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3年达到最高点0.153 8,这说明中国地级以上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在全局上呈现出空间依赖性的集聚现象,而且这种集聚特征还表现出总体上不断自我强化的发展态势,虽然在2014年和2015年出现了反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不断地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地级区域的创新要素被激活,区域创新活动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例如众多地级区域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众创空间、高新区等创新集聚基地,技术创新产出也开始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空间依赖性的集聚态势。总体来说,在观测期的10年中,中国地级以上区域表现为技术创新产出较高的区域与其他技术创新产出较高的区域倾向于空间上集聚在一起,而技术创新产出较低的区域则倾向于与其他技术创新产出较低的区域集聚在一起的空间组织模式。